快樂農耕行
農業本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但在社會發展的進程中,人們看農耕的意義變得越來越窄,把多功能的農耕“邊緣化”為產業而已──現代化與城市化讓農村凋零,勞動力匱乏的農村只有靠農業工業化來增產,摧毀土地健康,農產品市場化亦令農民生計不穩。農耕的起源是養育生命,而經濟主導的現代農業,到頭來淪為對生態與生命的最大威脅。隨著農耕的意義被忽略,選擇務農是否意味著踏上艱難窄路?
農耕與大自然契合、從自然中獲取滋養等美好價值,在主流發展下遭到嚴重扭曲,人們再不能想像非以經濟為中心、非以增產增收為目標的生態農業如何能帶來快樂和幸福感。本期電子報嘗試透過個案,與讀者重尋生態農業在非經濟目的的前題下,能帶來怎樣的幸福,重新展現農耕的美好價值。
兩名農夫來自截然不同的背景,一個原來是從事貿易的典型城市人,在反思和體驗到現代城市生活的困境後,毅然棄城從農,過著雖不富裕,但卻自由自主的快樂生活。另一個是自小務農的老農民,熱愛自然與尊重所有生命的信仰,讓他盡享田中樂;又因感恩土地的給予,更熱情地向農民同儕推廣生態農業。於此同時,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州的森林中,一群哈尼族的阿卡人仍過著傳統刀耕火種的輪歇農業生活,享受傳統的節日與作樂方式,沒有現代化的浮華外像,卻體驗著古舊傳統與自然相互依存的和諧愉悅;儘管近年的經濟發展令村民可以放棄從農,以金錢購買糧食,但村民仍選擇輪歇耕作,可見輪歇農業的箇中魅力,非現代人所能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