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支持農業經驗研習會  結聚兩岸三地同路人心得

     近十年全球經濟泡沫重複爆破,負面影響漫延全球每個角落,過去消費主義引導經濟走上無限發展的主流價值被強烈質疑,佔領華爾街反資本主義、反全球化及反都市化抗議行動席捲全球。發展本土經濟踏上真正可持續生活之路,過去認為是少數理想主義者高舉的旗幟,今天逐漸成為某些社區以至政府為人民謀幸福所嘗試的方法。以本地經濟為核心的社區支持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CSA)早於50、60年代發展,其多元價值與功能經數十年於歐美及日本等地的社區實踐至今,足證能讓社區邁向可持續發展之途。近三十年中、港、台經濟發展步伐雖有差異,惟同樣面對主流發展所造成無法根除的社會問題。社區伙伴過去十年持續透過CSA作平台,推動中國大陸的青年人反思生活價值和社會發展方向,過程中不斷發現CSA不論在農業、城鄉互動、食物安全、保護自然生態、傳統文化……以至人類生活和諧快樂上,均有其不可取締的重要價值。

  今年十月中旬,我們與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攜手,邀請中港台三地實踐CSA的主要旗手共120多人齊集香港,舉行 "落地生根─社區支持農業經驗研習會"。五天晝夜共聚交流所迸發的火花,激起的振盪與共鳴,讓不少與會者在理念、知識、技術、經驗與認識同行者上均滿載而歸。我們慶幸有機會搭建這平台,為立志為人類謀求可持續幸福者,製造交流與互相學習的機會。研習會產生的漣漪效應還有待日後反饋分享,今期電子報率先邀請部分與會者,就會議的三個主題:"社區、農民和城鄉互動、在地" 分享感受,期望能對未能參加的同路人有所啟發。

  1. 關於身體記憶‧關於生活文化 - 芳子 (CSA研習會協作者)
  2. 台灣農村陣線的實踐與反思 - 陳瑩恩(台灣農村陣線成員)
  3. 城鄉互動關鍵:"資訊傳遞,發心立人" - 李昭 (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項目主管)
  4. 香港"在地"行動催生保育農田革命 - "八鄉人食八鄉菜" 計劃經驗談
  5. 一趟奇妙的香江農緣之旅 ─ 賴青松 (台灣穀東俱樂部創辦人)
  6. CSA:回應主流發展的新生公民行動 ─ 芳子 (CSA研習會協作者)
  7. 研習會活動日程

項目焦點
可持續生活

披荊斬棘回鄉路

  失落的農耕價值,讓長輩把孩子推往城市,可卻無法擦掉他們在農村生活的快樂印記。CSA實習生姚慧峰決定返鄉創造生活,以自己的人生為家鄉的未來奮鬥,種田一年來,雖荊棘滿途,卻仍心懷喜樂…… [更多]

沃土歸樸嵩山下 潁水之畔耕讀家

  滿懷壯志的王寧病愈後領會人生真諦,發現種食不單關乎健康,實是對社會國家最實在的貢獻。09年香港探訪旅程,知道同行者眾,更找到人生道路,決定回鄉種田並成立 "耕讀圖書室"…… [更多]
 
文化反思

談談吃吃 "打拼伙"     說說笑笑齊解難

  "打拼伙"於雲南村子盛行,村民聚在一起吃一頓,在熱鬧歡樂的氣氛下分享及討論關心的事情。社區伙伴同事嘗試透過這平台,與村民一起討論及反思生活周遭的生態問題,過程中反思…… [更多]
 
生態農業

潮男養鴨

  貴州省黎平縣流芳村兩個憨直青年趁春節返鄉,大膽游說父母要留鄉養鴨,幾經波折今組成四人"潮男養鴨"團隊銷售有機鴨。其返鄉創業精神短時間內漫延全村,改變村落只剩"386199部隊"的窘況…… [更多]
 
整全健康

油彩線條呈生態健康 雲南民族繪傳統智慧

  十月中旬我們與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支持雲南共十二個民族以"繪畫形式表達對生態健康的理解"為題作畫,當中顯示各民族均有其保護自然生態以延續和諧生活的傳統,是構成整全健康的重要部份…… [更多]
協作者的話

一樣的村莊,不一樣的家鄉

  貴州雀鳥村楊勝文與他的好友,對於作為苗族青年卻聽不懂長輩凄苦的喜酒歌,無法安慰而深以為憾,反思體制教育的不足,決定加入貴州鄉土文化社,由重遊祖宗遷徙路線開始,認識成長的村寨,讓心靈回歸…… [更多]

身體力行

與小雞同樂 與果菜為友

  負責"生態墊圈養豬"項目的四川同事胡小平,懷著對小時候養雞的快樂記憶,大膽地在陽台實踐"生態墊圈養鶏",閑時遛雞,後來更嘗試陽台種植。他把經驗延伸至辦公室,養鶏和種植不單豐富了餐桌,更把同事連系起來…… [更多]
資源共享
共讀好書:古巴農業的另一種選擇
這是有關古巴農業發展及生態農業運動的報告,這份報告緣起於中國有越來越多正在學習和實踐生態農業的人對古巴農業具強烈興趣。內文闡述了古巴的經濟狀況和食品危機,而這個背景使得古巴的生態農業能取得成功有其特殊性;報告的作者為兩名來自古巴哈瓦那農業大學的學者。 [更多]
共讀童書:春之秘密
中華蟾蜍(癩蛤蟆)是不大受人歡迎的動物,但接觸過牠的人,也許會覺得牠不是想像中的可怕。我們對大自然的許多事物都未必了解,甚至有誤解。社區伙伴與成都城市河流研究會合作出版的這本童書繪本,就讓讀者對癩蛤蟆有個不一樣的認識,小蟾蜍帶著兩個男孩子到森林裡到處遊玩,認識春之秘密。 [更多]
雲南昆明首個有機市集
去年11月3日,在雲南省昆明市舉行了"采耘農夫市集",這是當地首個銷售有機農產品的市集,由內地和香港包括社區伙伴在內的13個機構聯合支持。參與市集的人不單可買到有機農產品,還可參與手工製作,造出不同美食、唇膏、肥皂和陶藝品等。中國內地的"6維度環境與健康網"在事後報道了這個市集盛況。點擊此處進入網站
南南論壇
聯繫發展中國家、探討全球發展問題的國際 "南南論壇" 第二次會議於去年12月在中國的西南大學舉行,研討主題為"可持續實踐與鄉村建設",探討在當前金融危機、能源危機和生態危機下的糧食安全和食物主權議題,進而討論鄉土經濟與社區建設。論壇上講者的發言稿稍後將上載於"南南論壇"網站上。
四川社區藝術剪影

"社區藝術"是一種社區工作方法,能有創造力地在社區推動尊重和讓社區發聲,增強社區凝聚力,拓展個人及社區自我發展的可能性,促進意識和行動改變。

社區伙伴四川辦支持當地的社區藝術,以達至我們的工作目標,例如加強社區關系、推廣傳統文化和可持續生活觀念等。要了解這些藝術活動,請點擊此處進入網站

雜誌共享:比鄰泥土香
近年,越來越多中國大陸的青年人選擇返鄉,重尋生活價值。社區伙伴出版的《比鄰泥土香》第五期已經面世,主題是「返鄉青年」。透過了解個案,讓我們明白離鄉青年選擇復歸土地的心路歷程,他們回到原生社區"尋根",找回個體與社群及土地的聯繫。在城市化洪流中,我們真正目睹了生活的可能性和人的自由。請按此下載有關刊物

也許您會對以下信息感興趣:

我們的願景與使命 / 關於社區伙伴的歷史 / 我們出版的刊物 / 基本項目手法─培訓協作者 / 我們在哪裡工作?
冬季感言

農家謙卑自抑求諸己的簡樸生活觀,不是透過貨幣獲得生活所需,在面對地球資源漸趨枯竭的當下,為人類文明出路保留一種可能。

~ 台灣高雄市旗美社區大學主任張正揚

歡迎投稿分享
我們都為實踐可持續生活而努力,即使是地區和手法不同,但所產生的漣漪效應定能讓其他伙伴有所得著。請把你們的故事投進:enews@pcd.org.hk,與我們分享你的經驗和反思。題材與項目相關,請提供作者名稱、項目背景及相片,字數限3,000以下。
連系 PCD
公開招聘
  青年實習生及青年人行動網絡項目官員
關於我們
  "社區伙伴" 是一個社區發展組織,於2001年5月由 "嘉道理基金會"創辦及資助(經由尊貴的麥哥利夫人所管轄的基金部分)。"嘉道理基金會" 成立於1970年,創辦人賀禮士嘉道理勛爵一直秉持 "助人自助"的信念。

  社區伙伴相信,每個人不管物質如何匱乏,都有權利和能力與別人、大自然以至整個世界和諧共存,過有尊嚴而可持續的生活。要維持一個和諧而永續的社區,人身心的康健至為關鍵。社區伙伴相信,社區要團結起來,反思社區與大自然的關系,重尋傳統文化的根。

聯絡我們
香港總部:
香港九龍佐敦西貢街 20 號
志和商業大廈 13 字樓
電話: (852) 2458-0011
傳真: (852) 2430-7099
電郵: info@pcd.org.hk
網頁: www.pcd.org.hk

項目辦公室:
四川項目辦公室
貴州項目辦公室

  訂閱本通訊
如閣下不希望收到本通訊,請按下面的連結取消訂閱。
訂閱提示:為免本通訊被電郵系統誤作圾垃郵件,請把此郵址enews@pcd.org.hk 加到地址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