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相遇 彼此激励

两岸相遇  彼此激励

2015 年12 月3 日,梁少雄与其他七位伙伴一起,踏上了台湾的土地,作为第三届实习生开始为期两个月的实习之旅。那一年早些时候,在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工作的少雄带着家人离开北京,正式进入山西永济的村庄,开始探索扎根乡土的人才培养。百事待兴的时候,却要离开团队跑去台湾两个月,不免忐忑,下了很多次决心才最终成行。

在台湾宜兰,赖青松2004 年返乡发起穀东俱乐部,邀请都市消费者集资预约订购稻米谷份,自己则开展友善稻米的计划耕作,建立起都市与乡村之间互信的连结。慢慢地,众多热爱乡村、友善耕作的新农人聚集一起,生发出各种创意和联结。少雄两个月的时间都待在这里,拜访了许多的组织和个人,还以自己擅长的北方面食为契机,通过面食交流会的方式广交朋友。

几年后回头看,少雄很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就在那两个月时间里,意识和视野都有很大的改变。居然有那么多年轻人,回到乡村,通过各种方式开展生态化的探索。从台湾实习回来之后,我就觉得让我看见了生活,也看见了扎根乡村的可能。”

实习回来后,少雄带着团队建了一栋发酵床猪舍,希望亲身实践,跟农民推广生态养殖技术,随后又改造了一个传统民居,租了20 年,真正下定决心要待下去,并启动了陪伴农户进行生态转型的工作。

之后的每一年,少雄都会邀请一位宜兰的朋友来跟大家分享他们的实践,这是一个让更多大陆伙伴看见台湾的机会,也是一个过程,让自己当年实习时的伙伴更多理解大陆。2017 年,当赖青松受邀到大陆访问时,他最想做的就是去看看少雄。在永济的重逢,让不同世代的两位返乡人百般感慨,在彼此持续的实践与对照里收获了鼓舞。

2019 年春天,台湾慈心有机农业发展基金会的詹于谆成了少雄新一年邀请的分享者,这是于谆第二次踏上永济的土地。第一次是两年多前,作为第四届台湾实习生,于谆在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实习了一个半月。“这是我首次到大陆,打开了我的许多视野,刺激我去思考对应过去的经验,对自己在台湾的工作,以及发展路径,产生了新的理解,以及新的行动策略。”于谆总结说。

再次来到永济,见到阔别已久的朋友,于谆欣喜地发现很多的变化:少雄的团队建立起来了,越来越多的青年留在乡村。曾经的记忆和情感再次被激活,彼此的变化也成为相互激励的力量。不久之后,于谆在台湾并肩工作的伙伴,将作为第五届台湾实习生,来到于谆实习过的地方,开启另一轮的实习与对话。

许多的关系,就是在这样一场又一场的真实相遇中,越编越密,一个基于团结的网络,浮现出愈加鲜活的样貌。

(摘自《社区伙伴年报 2018-2019》)

 

最新故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