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苗族村寨的集體記憶──"鼓藏文化" 重建社區的精神文化凝聚力

文 / 常竹青 (社區伙伴項目官員─貴州文化反思)

"吃鼓藏" 祭祀儀式是祭祀祖先的靈魂,祈求祖先保佑族人平安繁盛。

銀匠專業村的危機

  貴州省雷山縣控拜村是一個典型的苗族村落。這裡有悠久的歷史傳說、優美的自然環境、傳統的吊腳樓,還有獨特的節日習俗....,但是外人所知更多的卻是其銀飾文化 。這裡匯集了苗族地區最著名的銀匠,形成最有名的銀匠村。歷史上控拜村曾盛極一時,它提供了苗族地區大部分的銀飾用品,銀飾加工也成爲村民最主要的生計來源。

  近年來,銀匠們離村外出謀生,青年人外出上學打工,既失去苗族文化的村寨精神滋養,又很難融入陌生的城市生活環境,缺少精神寄托,逐漸成爲城市社會邊緣群體;而銀匠村亦隨之不斷沒落,只剩下老人和小孩,近200畝土地被拋荒,社區大多數文化集體活動無人參與,成爲缺乏活力與文化自信的空心村,村內銀匠們收入亦越來越少。

社區的反思與尋找

  社區伙伴和貴州師範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從2009年開始合作,嘗試以文化集體記憶社區記錄爲工具,協助控拜村民找回社區文化內涵、提升社區文化自信。通過開展以村民爲本的社區文化感知與記錄,進行不同族群、不同地域的社區文化交流,以及社區內部的交流分享等活動。控拜村民感知擁有的村落文化,開始思考社區現存的問題和未來的發展,達成傳承社區文化集體記憶的共識,開展“控拜鼓藏文化精神凝聚力”項目,重新找回社區文化自信,並積極面對未來變化的社區集體態度。

  在記錄控拜 "吃鼓藏" [1] 的傳統祭祀祖先活動中,控拜村民,尤其是青壯年男性村民,由最初的熱衷經濟收入,轉變爲關注社區公共發展及內在社會關系與精神價值缺失等問題。年輕人感受到 "鼓藏" 文化 [2] 正在弱化,權威性和約束力都在削弱,年輕人對傳統祭祀儀式的文化意義缺乏興趣,祭祀活動的神聖感逐步退卻,將“吃鼓藏”祭祀活動漸變爲村落整體性的文化娛樂活動。外出打工村民回到社區後缺乏歸宿感,在城市長大的孩子甚至不願意呆在村裡,産生各種形式的文化衝突。
   
  經過與村民一起分析後,村民認爲找回正在消失的”鼓藏”文化對於社區的發展來說至關重要。

奇特的吃鼓藏文化

  苗族是一個多次遷徙的民族,因爲沒有文字,而采用服飾、苗歌、節日、儀式等方式來傳承歷史。“吃鼓藏”就是苗族最重要的祭祖儀式,集中體現了苗族社區精神文化的核心價值。

  控拜村在歷史上共有九寨,在清代曾反抗清軍壓迫而起義失敗,被迫外遷,至今分散在今雷山、凱里的十幾個村寨。進行“吃鼓藏”的祭祀活動是十三年一輪回 [3],正是維系控拜人遷徙中對於這段歷史記憶的載體。

  “吃鼓藏”活動由鼓藏頭(祭祀師)來組織,整個社區都集體參與,是控拜社區精神文化凝聚力的集中體現,也是苗族文化身份確認不可缺失的重要組成部分。“吃鼓藏”期間,控拜人無論離家多遠,都會回到控拜參加儀式,親戚朋友和周圍數十裡的村民都會趕來參與這個隆重的儀式,是一個最高級別的苗族文化社區傳承形式。通過“吃鼓藏”祭祖使社區形成了穩定的地域血親體系,構建了苗族社區的公共文化精神:團結互助、爲社區公共事務做貢獻。此外,還增強人與社區之間的交流,減少隔閡和矛盾。控拜村正是在這種集體記憶中,維系著村寨的興盛和發展。

  爲了恢復“吃鼓藏”這種村寨集體記憶,社區伙伴與伙伴機構的項目組同村民一起回憶歷史上吃鼓藏的情形,幷且到外遷社區 [4] 去感受、體驗和比較鼓藏文化的變遷。通過與外遷社區的交流比較,村民們認識到鼓藏文化在控拜村缺失與變化;通過感受異文化,體會到鼓藏文化所蘊含的社區價值;幷通過在村寨內的社區分享活動,將所見所聞所想分享給其他村民,從而激發村民的關注和思考。

  在與外遷社區走訪過程及社區內的分享過程中,激發了控拜外遷社區村民之間強烈的集體意識。大家通過鼓藏文化交流等形式,將控拜村與外遷社區聯系了起來,形成了大的控拜社區網絡。

有精神歸屬的控拜人

  當“吃鼓藏”這一話題成爲控拜村民中的“公共議題”之後,鼓藏文化喚起了控拜村民的集體記憶,使村民有了強烈的社區文化歸屬感,認識到團結、互助、奉獻等精神對於社區發展的重要意義,也激發了村民對可持續生活的追求和行動:村民仍然樂意透過“ 鼓藏頭”和 "打平伙" [5] 等傳統機制來處理家族內的民間糾紛;鼓藏頭們也以自己的社區身份,仍然在社區發揮作用感到自豪,以鼓藏頭爲代表的老年協會也想了各種辦法來吸引青年人回歸社區。通過鼓藏頭、寨老、村委會和銀匠協會的不斷影響,現在控拜村的銀匠們無論有多忙都會趕回來過節。

  傳承苗族文化成爲許多控拜村民的共識。獲得工藝大師稱號的李正雲免費爲青年銀匠們提供技藝培訓,希望能改善銀匠們的生計。婦女們則積極參加刺綉培訓 [6] ,女歌師們積極組織苗歌比賽,期望能通過這些技藝和苗歌的傳承,將蘊含的歷史和文化信息傳遞給年輕人。

  由此,對苗族文化産生強烈自豪感與自信的青年銀匠龍太陽,便與周邊4個村寨的村委會聯系,提議舉行幾個村的文化集體活動,使傳承苗族文化集體記憶不僅在控拜,還要擴展到周邊社區,使文化自我傳承成爲周邊苗寨的共識,以自己文化自信面對不斷變化的外來影響。爲期一周的 "吃新節·苗族文化之約" [7] 由此誕生,使得控拜和周邊4個社區舉辦苗族文化社區展示,舉行銀飾、刺綉、苗歌舞、鬥鶏、鬥牛等文化比賽與交流,吸引年輕人關注與學習苗族文化,形成濃厚的苗族文化社區自我傳承的氛圍。

  控拜人以鼓藏文化所蘊含的苗族社區集體記憶重新喚醒了控拜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雖然他們仍然靠“打銀子”爲生計四處奔波,但是以作爲“控拜人”而自豪,未來社區無論遇到什麼挑戰和危機,“吃鼓藏”這種社區集體記憶仍然可以幫助控拜人去面對未知的衝擊。

活動相片分享:
+ 擊點放大圖片

控拜村全景圖。
"吃鼓藏" 祭祀儀式是祭祀祖先的靈魂,祈求祖先保佑族人平安繁盛。
"吃鼓藏" 期間,控拜人以豬作祭祀,之後也送豬腿給客人親戚,作為交往的重要 "禮品",從而增加人與人之間的凝聚力。
控拜鼓藏頭邀請外遷社區舉行鼓藏文化交流會。
控拜青年銀匠協會舉辦銀飾比賽,傳承銀飾文化。
苗族婦女舉行刺綉比賽,推廣能夠傳承祖輩歷史的活動。
控拜兒童用相機記錄家鄉環境,幷制作成影片在社區分享。
 
 

  1. "吃鼓藏" 是苗族用語,意謂有血親關系的社團一起祭祀共同的祖先。
  2. "鼓藏文化" 是苗族人民一套包含多種元素和細節的祭祀祖先的文化,內容包括“吃鼓藏”的來歷、有關祖先的靈魂、祭祀活動的社區組織、祭祀活動的領頭人 "鼓藏頭" 、祭祀地點、祭祀日期確定的方式和祭祀期間的禁語等等。
  3. 控拜先祖因反清失敗而被迫艱辛遷徒,事隔多年後,部分人又回到控拜定居。定居下來再經過十二年的奮鬥,獲得了豐收。爲慶祝豐收,也爲紀念祖先,決定舉行祭祖儀式。故過程中是十三年一個循環,而這個循環來臨時,祭祀儀式大幅增加,祭祀規模較平常年更爲盛大。
  4. 外遷社區主要是由原控拜人組成。據控拜人的傳說和清代史記載,1735年苗民起義反清失敗後,控拜的戰敗村民紛紛外逃,散居於外遷社區,現在的控拜村民主要是1874年後回遷的原控拜村民。
  5. "打平伙" 是苗族一種傳統的社交活動文化,透過輕松的吃喝聚會無所不談,包括商討和解決嚴肅的社區問題。
  6. 苗族的服飾記載了苗族的遷徙歷史,苗族人通過刺綉的方式來向後人傳承歷史,也是傳達母親和女兒之間愛的表達方式。控拜婦女受到項目的影響,認識到服飾所蘊含的意義,期望能通過刺綉等活動來傳承“刺綉”文化。
  7. 在“吃新節”這一天,每家每戶會到田裡采些秧苞,然後配上米酒和魚供奉祖先,以祈求五谷大王保佑不發生蟲災、風災、病災、獸災,表示預祝豐收和祭祀祖宗之意。

最新故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