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人文的源头──柏林湾社区生态村庄溪流治理的故事

村民漫步花溪河,视察河流的污染情况。
 
+ 击点放大图片
四川花溪河地理位置图。
四川花溪河地理位置图。
花溪河鸟瞰图。
花溪河鸟瞰图。
村民漫步花溪河,视察河流的污染情况。
村民漫步花溪河,视察河流的污染情况。
雨污分离系统收集的雨水,供旱季缺水使用。
雨污分离系统收集的雨水,供旱季缺水使用。
修复後的湿地局部图。
修复後的湿地局部图。
修缮的病塘在湿地系统的尾端,用来发展生态养鱼。
修缮的病塘在湿地系统的尾端,用来发展生态养鱼。
在湿地建设的堰塘上养鱼和在傍边种果树。
在湿地建设的堰塘上养鱼和在傍边种果树。
污水生物净化处理系统。
污水生物净化处理系统。
涵盖人文丶自然生态丶经济丶环境保护等多个元素的全面溪流治理概念。
涵盖人文丶自然生态丶经济丶环境保护等多个元素的全面溪流治理概念。

文丶图 / 张浩良(四川大巴山生态与贫困问题研究会秘书长丶林业工程师)

溪流 乡村历史文化源头

  四川东北山区花溪河是渠江水源集散地,爲长江水系的神经末梢。柏林湾社区位於花溪河畔,村民依赖花溪河滋养而生存,对它泛滥成灾毁灭生命而恐惧。进而敬畏河川,崇拜河神保护水资源的传统愈久弥新。村民在有水源的地方建房屋丶造梯田丶建湿地丶立宗庙。敬观音庙丶龙神丶二郎神,既是信仰与培护,更是朴素自然生存价值观使然。乡村因此 "清净水到处皆香",引领农耕文明三百年。

溪流 乡土社会的生命綫

  溪流维系着乡村衣丶食丶住丶行的生态安全,是社区旱涝保收,先贤智慧承载的通道,是乡村社会难以割舍的生命与文化之源。然而,随着乡村传统智慧渐次失承,而土地産权不确定性变化又造成剧烈震荡,以致村民失去土地依附丶田园失修丶溪流负重丶洪旱灾害肆虐丶农药化肥爲害丶垃圾毒污接踵而至。土地丶溪流丶河道地老天荒的无奈,承载了村民眼泪和“土地流血”,柏林湾社区及其下游社区村民处於疏於管治的状态,又出现"癌症村",山川"锅底效应"(水往低处流,导致一些污染物随水流向地势较低的地方集散)亦在负面发酵。另外,现代化引致生産生活方式及价值追求改变,近年的乡村三农问题亦积累困难,令溪沟进一步面临严峻形势。

  自2008年以来,社区伙伴支持柏林湾社区秉承"学习丶反思丶行动"的"知行合一"乡村重建理念,四川大巴山生态与贫困问题研究会与社区村民丶在地学校师生,对12条溪沟调查研究。调查显示,沿溪沟居住农户103户丶人口425人及1家叶岩砖生産企业,依靠流域灌溉农田369亩。该地的溪沟曾多次决堤丶坍塌造成滑坡,危及社区农田丶财産及生命安全。调查时有险情溪沟36处,其中垮塌15处丶决堤6处丶严重阻塞15处丶花溪河2处河道受到排泄物威胁。对大江大河行修水利设施,国家有专项投入,甚至不惜重金。而对承载社区生态安全,事关在地生计丶文化丶健康事业,具有在地文化元素和传统智慧的公益设施或社会事业却没有切实可行,稳定的政策支持,以致生态安全"欠账太多",难以爲继,致疏於维护丶修缮丶发展。

溪流 营造生态村庄的发端

  乡村丶社会丶公衆在问,路在何方?研究会丶柏林湾社区丶在地学校师生却在思考中行动!问题的根源在於"人",包括人的意识与人的需求及价值追求的回归。本土资源保护与利用,人与自然持续发展,是社区生存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的必然选择。一个与"水"相关的古老话题,重新被发现与创造!营造生态村庄,幸福家园,必从"水资源丶水坏境丶水産业丶水文化"发端!

  2008年以来,项目机构丶社区围绕改善“水”环境主题,开始了艰难而富成效的探索。从人的组织行爲到自我改善丶垃圾管理到农用化肥农药减量控制丶生态修复到水环境营造行动,涉及柏林湾社区生活自来水丶农田用水丶湿地营造丶溪流治理丶水産业培育等项目活动,循序渐进,收到预期效果。

溪流 生态健康动脉和显示器

  社区按照五自原则(自愿参与丶自我组织丶自主实施丶自我管理丶自担风险),建立7个社区组织,成功修建自来水系统8处,幷按照社区信仰,修复与新建水源保护标志性建筑,即修建观音庙,重现传统人文价值丶起到保护自然,敬畏自然丶保护溪流源头的作用。然後,新建和修复湿地及湿地植物园多处,面积近500亩(包括自然湿地丶农田湿地丶人居湿地),利用湿地水资源可以净化水质,与村民産业建设相联系,满足溪流可持续治理或净化,能改善村民生计和食物来源。例如,水质净化後可以服务庭院优质果园50处,同时培育本土特色生物资源10余种,继承传统农耕文明智慧,发展本土经济,构建社区本土市场,寻找共同价值观的同路人。柏林社区因此连续举办两届社区生态産品展示会,爲社区生态食品生産找到了知音,交易额从最初的4000元(人民币,下同),一跃上升到30000元。另外,新建生态养鱼池24处,面积近50亩,形成社区增收産业亮点。2013年鱼业産值近5万元。

  另一方面是治理病塘(年久失修的水塘或堰塘)2处,面积2000平方米,蓄水7000立方米,又建立公益性饮水合作社。另亦修建雨污水分流系统6处,生活污水得到净化排放。整修溪流300米,疏浚社区渠系5000余米;建立垃圾池多处,社区乱丢乱弃现象得到遏制,有效改善了河流生态丶社区农业生态及人居生态环境。其成功做法,爲乡村溪河治理走出了一条有效行动路径,成爲社区溪流管护的有效范式。这个有效范式,是结连了人文(对水及大自然敬畏的人文精神)丶保育自然生态丶利用水资源发展经济丶进行环境保护等多个元素的全面治理概念。

  从以上有成效的工作经验,社区对在地行动策略选择与成效,充满了信心与期待。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水畅其流,行畅其道,文畅其义。柏林湾社区成爲名副其实 "水的故乡",不尽的溪流,是乡村人文的历史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