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A地区经验

从红到绿 反璞归真——杨宝熙谈共同购买

爱农会的合作伙伴——香港自在生活杨宝熙
贸易全球化,食品工业分工精细,人类对食品来源和生产,掌握愈来愈少,不少食物利用了化学物,加入添加剂;要确保下一代健康成长,更不容易。

杨宝熙是本港推动「共同购买」先锋,成立社会企业「自在生活」(Life in Harmony),推动共同购买。她说欧美也有类似组织,一些农夫想种植健康有机食物,难於找买家,便组织起来找消费者。有时会直接把农产品送到消费者家中,又或把东西拿到 Farmers' Market上去卖,这种把农产品卖给自己住的小区内的人,而不是交由大企业或财团收购,然後卖到世界各地去的做法,统称为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天然食物不能存放太久,包装简单,只有就地消费,所以叫社区支持,也不无道理。」

「『共同购买』这个名词,源起台湾90年代初,一群台湾『主妇联盟』的环保妈妈,为了想吃健康无农药食物,发起找农夫种植有机稻米及有机蔬菜,(台湾在1988年发生过桃园水稻田遭受镉废水污染事件),後来发展成『台湾主妇联盟生活消费合作社』,会员现已达数十万之众。」

杨宝熙说共同购买至今,有数项特色;首先双方关系,必须平等合作,甚至有商有量,该生产甚麽,如何定价,双方先行商议;第二,生产必然是环保丶对大自然有益及不用农药;最後是双方共同承担风险。

本港环境较为特殊,实践方式仍在摸索之中。「本地农场出产较单一化,不及日本和台湾之多元化,难以用一位生产者,全面供应一家全部食物。此外,本港社区感薄弱也是困难之一。所以现时我们共同购买的消费物件,多以单位为主;如学校及志愿组织等。」

杨宝熙推广绿色产品,既推动生产有机豆腐,也出售乾货丶肥皂及天然洁肤用品。她说本港陆续成立不少消费者和生产组织,共同购买正在成形。本港也有不少女性,如由「绿色女流」衍生的「绿慧公社」,以回收食油生产回圈再造清洁用品,甚具创意。

火红年代 转折投身环保

杨宝熙的少年时代,投入轰烈的学生运动,到了火红尽褪,人生几经转折,投身绿色怀抱。最近,她夫子自道,发表演说介绍自己的转变,以「从红到绿,从『人定胜天』到『天人合一』」,总结多年来,为不同理想奋斗的心路历程。

当年学运先锋,左倾反叛,思想激进,她毕业後念了一年教育学院,仍找不到津校教席,最初执教私校,辗转再进入金禧中学封校後新成立的津校五育中学。

「82年,老师们想教中国近代史,便教学生唱《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战歌曲,以国歌作抗日历史教材。当时普遍的香港社会,对国内政治敏感,校长激烈反对。」如今听来理所当然的事,当年却引起轩然大波。

及至89年任全职主妇,最终至92年,她决定到由几位中大社工系毕业校友创办,位於沙田大围的汇贤社会服务中心兼职。「汇贤不属社会福利署属下,而是私人集资,由十位志同道合社工组成。汇贤聘请不少人组织补习班,收到补习费後,再用诸小区活动;如环保回收及义工活动。」「当时虽是兼职,薪水低微,其实是全身投入。但到95年,汇贤终於入不敷支而倒闭。」

有机耕作并合共同购买

96年,杨宝熙凭着社工经验,进入了社联新闻部,四年後又转往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出任农业部行政主任。「嘉道理农场刚成立农业部,希望发展社区工作,思想前卫。他们认为兴办农业,不能只追求技术,同时希望通过活动,让大家认识社区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嘉道理农业部刚成立,她负责有机农业背景研究,阅读大量资料,赫然发觉有机耕作,原来乃解决人类当前环境和污染的最大契机。「其实有机非单指不用化肥农药,而是指如何养好土地,生生不息,可持续生产农作物。」

03年,杨宝熙转职为专案主任,推广有机耕作。嘉道理农场角色既教育农民,传授转型有机耕作知识,也教消费者接受有机食物。

当时渔护署亦推广有机耕作,却无法帮助农民拓展市场,刚巧杨宝熙又接触到共同购买观念—外国消费者为生产者分担风险,让有机农夫维持下去,生产和消费互为其利。

「蔬菜统营处进行收购,再分销不同地方,但统营处出价甚低,生产者根本无以为继。外国却很早就看出,不解决生产者收入问题,根本无从提供诱因,让农夫投入有机耕种。而台湾和日本的经验,均证明行之有效。」

05年,杨宝熙前往台湾拜访主妇联盟取经,回港後逐步建立共同购买点。在离开嘉道理农场农业部後仍深信共同购买是发展本地有机生产的不二出路。於是离职後与朋友搞「土生合作社」,先在国内采购有机食物,再转售给社员和共同购买点。

不过,土生合作社是渔护署注册机构,规模有限,非商业经营,去年初终於结束,留下一批有机黄豆售不出去。

後来,杨宝熙偶尔读明报资深记者伍成邦所写文章,慨叹香港豆腐,愈来愈没有味道,灵机一触,找豆腐厂合作,将剩下的黄豆制成豆腐,她又成立社会企业「自在生活」,继续推动共同购买方式,营销有机豆腐,转售共同购买点。起初厂方只愿承接生产任务,後来生意不俗,愿意自行生产。

「有机豆腐广受欢迎,厂方甚至应接不暇,除了健康,味道也是原因。」「市面上普遍出售的豆腐,因成本关系,放入石膏比例较高。而有机豆腐利用古法,利用天然盐卤作为凝固剂。盐卤所用黄豆比例较高,卖相没有市面豆腐好看,却较天然和耐放,豆味浓郁,用水煮会愈煮愈滑。」原来有机豆腐非新鲜事物,古来有之,反璞归真而已。

不过「自在生活」处於草创阶段,未能收支平衡,每月的营业额大概只有两万多元,除了杨宝熙这个「一脚踢」的主席外,只有三位兼职员工,负责接订单丶联络供应商丶共同购买点和其他客户,收送货物等。最近「自在生活」也在大埔南华甫租下地方,除了存放乾货,也预备将来举办活动,推动有机和绿色消费。

杨宝熙除了推崇有机食物,也向共同购买点,推销古法炮制食物,如本地的「大孖豉油」,不致在工业化生产洪流中消失。也许通过「共同购买」,至少能让一些传统风味,不致只流为集体回忆。

注:内容摘自《中大校友》.2008年12月.5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