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ort url(nav.css);
~ 只有中文 ~
社区支持农业(CSA)在中国大陆的发展算起来已有十年,这种重视城乡互相支持,又强调以有机种植确保食物安全的农业模式,逐渐流行起来。香港民间团体社区伙伴(PCD)一直在中国大陆推广此农业模式,而大陆内部的院校丶NGO丶农夫市集丶消费者团体和实践CSA的农民们亦持续参与耕耘。为进一步推广这种可持续的农业模式,我们出版《落地生根——社区支持农业之甦动》文集,让大众思考CSA和分享有关经验。(拉下至本页末下载本文集)
为推广《落地生根——社区支持农业之甦动》文集,社区伙伴跟伙伴机构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合作,於本月底在北京进行连串探讨及研习CSA的讲座。
2012年,社区伙伴与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在香港举办 "落地生根──社区支持农业经验研习会",让两岸三地的CSA实践者聚在一起,交流各自的经验和困难。2014年4月,由这次研习会衍生的同名文集《落地生根——社区支持农业之甦动》("甦",同"苏")简体字版终於出版,它既是研习会的成果,也是其思考的延伸,将把两岸三地CSA的经验传递给更广大的读者。
两岸三地的 "三农" 和食品安全问题,虽然内部脉络不同,但是同样面临着来自全球化丶现代化和发展主义的挑战。香港和台湾的CSA运动相较於大陆,更加贴近宏观社会议题丶并具有对於日常生活的更加深入丶细致的哲学探讨。因此,来自港台的经验,会有助於中国大陆的CSA社群创造出更能回应现实的思想和实践。
推广《落地生根——社区支持农业之甦动》文集的附加活动,乃邀请香港和台湾CSA运动的代表人物杨宝熙和赖青松,於2014年4月26 - 29日之间在北京举行一系列的交流活动,与大陆的同仁探讨:如何让CSA运动落地生根。
社区伙伴与北京有机农夫市集携手,邀请您加入这场迈向永续未来的脑力激荡!
4月26日 (周六) 赖青松演讲:"从归农青年看台湾农事变迁" |
|
---|---|
时间: | 14:30 - 17:30 |
地点: | 四合书院 中老胡同28号,近五四大街西口,地图:http://j.map.baidu.com/dGOlr |
主持人: | 陈宇辉(社区伙伴项目经理) |
点评人: | 吉云亮(北京昌平兴寿镇德润屋生态农场负责人)丶刘海英(中国发展简报高级研究员) |
内容概要: | 1960-90年代,台湾农村青年大量离乡,涌入城市,造就了以农养工的历史,然而,在工商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农村老化丶土地破碎丶环境污染,是整整一代台湾人付出的代价。90年代之後,开始有人从关注环境的角度切入,重新思索农业在粮食安全丶生态保育,乃至於生命意义上的可能性,赖青松将以个人生命历程的见闻,与大家分享这段台湾农村由兴而衰,从而由困境中迸出新芽的种种。 |
下载论坛发言速记 |
4月27日 (周日) 讨论会:"社区支持农业的落地生根——两岸三地经验交流" |
|
---|---|
时间: | 13:30 - 17:30 |
地点: | 启明星双语学校食堂 朝阳区顺白路2号,地图:http://j.map.baidu.com/PAPlr |
主持人: | 常天乐(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召集人) |
对谈人: | 赖青松丶杨宝熙丶钟芳(小毛驴市民农园研究部主任)丶成鹏飞(一墩青农村社区发展促进会负责人)丶白飞(河南迦南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梁漱溟乡建中心农村人才培养计划六期学员)丶王永波(河北省正定县南楼村返乡青年,梁漱溟乡建中心农村人才培养计划二期学员)丶王申福(北京密云古北口乐活村生态农场负责人) |
注: | 当天10:00~13:00,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在启明星学校内举办市集,您可以先来赶集,再聆听讨论会,午饭可在市集上解决,附近也有餐厅。 |
下载论坛发言速记 |
4月28日 (周一) 杨宝熙工作坊:"支持与协力——消费者工作的经验" |
|
---|---|
时间: | 19:00 - 21:00 |
地点: | 集室 朝阳区三元桥凤凰商街N33,地图:http://j.map.baidu.com/Eb7nr |
内容概要: | 在推动CSA时,我们经常会听到要做消费者工作,那究竟在CSA中的消费者教育与组织工作有什么特别之处?如何才可以让CSA中的消费者超越主流意义下的身份,真正展示出在CSA中十分强调的相互支持丶相互协力的价值?宝熙将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参加者分享个中的重点丶经验与困难。 |
下载现场录音 |
4月29日 (周二) 杨宝熙工作坊:"从生活运动看社会改变——农业运动的案例" |
|
---|---|
时间: | 19:30 - 21:30 |
地点: | 一元公社 西坝河南路甲一号新天第B座2304室,地铁13号线柳芳站B出口,地图:http://j.map.baidu.com/UsZlr |
内容概要: | 社区支持农业(CSA)不仅是一场消费者运动,更是一种生活理念,不仅指向生态和生活的永续关怀,而是对世界观和价值体系的反思和重建。杨宝熙曾把CSA中的"A"从"Agriculture"换成"Anything",探讨以"社区支持农业"的理念,来支持万物,追求"自主生活"。宝熙过去十年游走两岸三地,看到了各地的伙伴们在推动农业运动中的尝试并亲身参与其中,她的分享或许能为我们带来一些新的思考。 |
下载现场录音 |
台湾新竹人,1970年出生。成长在台湾反公害运动风起云涌的1980年代,为此选择就读环境工程系,却发现所学不足以淑世,后来陆续参与环境教育丶生态研究及绿色消费等工作,最后在2004年发起了谷东俱乐部,邀请都市消费者集资预约订购稻米谷份,支持农民进行友善稻米的计划性耕作,建立起都市与乡村之间互信的连结。
已出版着作有:《从厨房看天下》(远流出版,2002)丶《青松e种田笔记》(心灵工坊出版,2007)。
曾任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农业部主任,2005年离职后,先后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创立"土生合作社"及"自在生活"两个非营利商店,尝试透过售卖本地及香港周边地区(包括台湾丶中国大陆丶菲律宾等)的农産品及加工食品,推广社区支持农业并支持在地小农的生计。
2009年,再度参与发起香港第一个永续栽培(permaculture)组织——永续栽培学苑,现为该会顾问。2012年,又与朋友发起活耕建养地协会,保育新界东北一些荒废农地,投入推动复耕及本土农业的教育工作。
香港民间组织社区伙伴(PCD)是中国大陆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CSA)运动早期的思想播种者之一。2012年10月,PCD与姐妹机构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在香港举办了一场 "落地生根——社区支持农业经验研习会",120名来自大陆丶香港丶台湾的社区支持农业实践者济济一堂,在为期一周的交流中分享了各自实践中的宝贵经验和喜怒哀乐。筹办团队有感于当时的讨论未能面向更广大的实践者和公众,也因研习会的讨论激发了团队自身对于社区支持农业的更多思考,遂有了筹组这本《落地生根:社区支持农业之甦动》的决定。
文集共214页,收录了二十余篇文章,分为香港篇丶台湾篇及大陆篇三个篇章,内容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创造城乡共好的社会环境,重建社区丶社群关系,农耕所带来的价值转向等几个主题,试图集中呈现两岸三地社区支持农业实践的共性与差异,其中的经验及反思,以引发更多的思考和讨论。
按此下载全书版本分章节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