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形容為資本主義下的共產主義小社會的山岸會(幸福會),在日本成立逾五十一年。"謀求自然和人類的和諧,即天、地、人的和諧,給人類帶來充滿豐富物質的、健康的、有親密感情的、安定的、舒適的社會。"是山岸會的宗旨;所謂山岸主義精神,就是以"實現人人幸福的社會"為目標,以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協調的"一體"觀,徹底廢除私有制,也就是認為宇宙間存在的一切有形、無形的財和物(包括人),都不屬於特定的個人,也不應被集體或國家佔有,以達到"無所有"、消除一切私心雜念的"無我執"的境界。他們以集體討論、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形式鑽研和鞏固這一基本理念,並力求通過切身實踐來實現"無所有一體化的社會"
春日山實顯地
近年不斷有從大陸、臺灣的人來這裏參觀學習,中國大使館和國內的媒體也定期來考察。[1]對於自己的性質,山岸會的人們主張"既不是資本主義,也不是共產主義"的人有之。然而,也有人承認是終極的共產主義。[2]
山岸會的創始人是山岸巳代藏(1901—1961),滋賀縣人。自幼喜歡思考社會問題,從小切身體會到那種人人之間的爭鬥和不平等所帶來的苦難,下決心要改變這種現象,建立一個沒有私人財產、人與人和睦相處、親如一家的理想社會。已代藏本著自然與人為協調的理念,發明了種稻與養雞相結合的"農業養雞"技術,受到廣大農民歡迎。為推廣這項技術,並憑藉這種技術宣揚自己的理念、構建理想社會,他聯合二十幾位追隨者,於1953年3月在京都組建了"山岸式養雞法普及會"和山岸會。"山岸"不僅是巳代藏的姓,而且"山"代表著"崇高的理想","岸"代表著"彼岸"。1961年,又在三重縣伊賀市創立了第一個山岸主義社會實顯地——春日山實顯地,組織成員進行集體生活,體驗所謂真正意義上的山岸主義精神。其後,他的繼任者將其創立的事業不斷擴大。
實顯地規模不一
目前,山岸會在日本國內設有39餘個實顯地,幾乎遍佈全國,實顯地統成為"村",生活在村裏的人叫"村人"。"村",有大有小,大的實顯地有一千多人,小的實顯地也可以就是一個家庭、兩三個人的也有。山岸會擁有土地約1080公頃。在海外設立7個實顯地,分佈于泰國、韓國、澳大利亞、瑞士、美國、巴西6個國家,共擁有土地1200公頃。會員約30000人,實顯地成員約2000人,而參加過山岸會舉辦的特別講座("特講")[3]的已超過10萬人。每名希望加入山岸會實顯地生活的人都要進行長達八天七夜的特講,帶領者會不斷反覆問參加者一些聽起來沒有邏輯、不明所以的問題,不斷挑戰參與者既有的思考模式。(詳情請查看註3)
實顯地主要以農牧業為主,有大型的高度現代化的養雞、養牛、養豬場和各種食品加工業;農業方面種植水稻和各種蔬菜、果樹、茶等;有完備的農業、養殖業設施和各種加工業。三重的豐裏實顯地是最大的實顯地,可生產三十多種產品,年銷售額50億日元左右。
沒有階級的社區
人們平等相處、各盡其才、各顯其能、不計報酬、按需分配。山岸會村民的物質生活是不虞匱乏的,但他們崇尚儉樸的生活。 設有集體食堂,養老院、衛生院、村民涵養所、洗衣房、孩子們有幼兒園、有學園、學園是孩子們上學前、放學後集體生活、學習、娛樂、活動、健身的地方。 學園裡有孩子們的集體宿舍,圖書館、閱覽室、研鑽室、音樂窒、畫室、電影放映廳、棒球場、田徑場、室內體育館、室內游泳館等。 他們追求的物質幸福是滿足個人基本需求,但是,他們追求的精神生活都是高標準的。 這種精神追求是自由、平等、祥和。
注解:
- 劉改雲日誌:《日本國山岸主義幸福會實顯地實錄》
- 鄭萍:論文《日本農業集體所有制的合作組織:山岸主義社會實顯地——國外集體經濟的一種實驗》。
- 黎振君(黎屋夥房文化工作室負責人):《真正幸福的社會─日本幸福會的研鑽生活體驗與實踐》第一位台灣人在山岸會的體驗。
專題故事其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