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主导航

  • 關於我們
    • 簡介
    • 願景使命
    • 我們的歷史
    • 年度報告
    • 聯絡我們
    • 招聘
  • 我們的工作
    • 工作理念
      • 協作文化反思
      • 培育社區協作者
      • 建立内在力量
      • 搭建網絡
    • 項目焦點
      • 大自然的智慧
      • 生態農耕
      • 社區經濟
      • 可持續生活網絡
      • 傳統知識學習與創新
    • 項目列表
    • 同行伙伴
  • 資源共享
    • 出版物
    • 比鄰泥土香
    • 資料庫
      • 往期電子報
      • 社區支持農業
      • 影音資料列表
  • 最新消息
首頁
  • 简体
  • EN
首頁
社區伙伴與社區和相關人群一起努力,恢復人們內心與大自然的聯結,探索實現可持續生活的道路和方法。

主导航

  • 關於我們
    • 簡介
    • 願景使命
    • 我們的歷史
    • 年度報告
    • 聯絡我們
    • 招聘
  • 我們的工作
    • 工作理念
      • 協作文化反思
      • 培育社區協作者
      • 建立内在力量
      • 搭建網絡
    • 項目焦點
      • 大自然的智慧
      • 生態農耕
      • 社區經濟
      • 可持續生活網絡
      • 傳統知識學習與創新
    • 項目列表
    • 同行伙伴
  • 資源共享
    • 出版物
    • 比鄰泥土香
    • 資料庫
      • 往期電子報
      • 社區支持農業
      • 影音資料列表
  • 最新消息
首頁
  • 简体
  • EN

當科技遇上愛:生態文明與整全教育

2019年12月14日,慈海生態環保公益基金會(行動源計畫)和社區伙伴(香港)北京代表處聯合邀請英國舒馬赫學院創始人薩提斯·庫瑪(Satish Kumar)和北京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田松,就“生態文明與整全教育”進行沙龍對話。為了增進可讀性,我們對是次活動筆錄進行了部分的刪減與編輯,與夥伴分享,同學共勉。

《比鄰》與《年報》攜手出爐

2020年5月,《看見地方——毗鄰泥土香2019》與《社區伙伴年報2018-2019》先後完成製作並對外發佈。

《比鄰》以「看見地方」為專題,收錄了來自不同地方實踐者的經驗,與讀者分享我們對於社會改變的思考。

《年報》延續上一期的六大部分,在五個項目焦點的工作中,今期重點分享了「可持續生活網絡」,同時以圖片故事的方式展示了「大自然的智慧、生態農耕、社區經濟、傳統知識學習與創新」四個焦點的工作內容。

 

中國-東南亞青年可持續生活研習計劃

“中國-東南亞青年可持續生活研習計劃”針對中國關注鄉村建設的青年行動者,支援他們去到菲律賓或泰國深度研習交流,學習內容聚焦于傳統智慧和文化傳承、生態農業發展與綠色可持續社區建設等議題。2019年,項目支持了七名有農業、傳媒和青年人培養經驗的伙伴,分別前往菲律賓和泰國的七個村莊,進行為期一個半月的研習……

前項 下一頁

項目焦點

大自然的智慧

協作人們意識到自然是一個有機體,生活在其中的所有生命彼此依存,並把這種意識轉化為日常生活的實踐。

生態農耕

關注農耕的關鍵議題,如保育地方品種的遺傳資源、傳統農耕創新、社區支持農業、培養返鄉青年生態骨干等。

社區經濟

探討多樣化的經濟實踐,提倡節能、合作、環境友好、在地等被主流經濟所忽略的價值。

可持續生活網絡

支持以社區/社群為本,扎根日常生活和具創意的實踐,進而搭建網絡,加強成員之間的互助與經驗交流。

傳統知識學習與創新

協助社區重新認識傳統知識的價值,傳承和創新傳統知識,使社區得以恢復身份的認同,建立社區精神。

項目列表

同行伙伴

我們理解的「可持續生活」是在有韌性的社區裡,
人們意識到人類與大自然的相互依存,
過著簡單知足,互相關愛,充滿安全感和創造性的生活。
關注微信公眾號
版權所有 © 2009-2021 社區伙伴
制作:悉數行數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