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黄丽仪
“这就是大家称的小黄玉米!我以前都没见过这(老)品种,但为什麽(现在)其它农户都换成种植杂交玉米?我们要保存小黄玉米种,它营养价值高丶又适应我们地方的天气丶土壤,而且收成也高,又可以煮酒又可以吃,老一辈的人都是吃这个的……”贵州白云区牛场布依乡瓦窑村农民罗秀琼说,小时候母亲一直有保留传统品种的习惯,因为这些老种操作简单,又不用下很多肥料,但不知为何後来那些老品种都丢失了。
一种一故事
从罗秀琼收集的近40个传统老品种中随便拿起一袋,她都可以详细告诉你她从老农夫那里收集到丶有关某个作物品种的历史故事。例如前述的小黄玉米,罗秀琼说:“我们罗家有个老祖公,当时他去一家地主家做帮工喂猪,地主家农地种有很多这样的玉米;人们都说 ‘地主家所种的你们家没有这样的能力种!’。那年,也就像这几天,是玉米播种的时间,老祖公想了个办法,他穿着水胶鞋(雨靴)去地主家,当时他就把种子偷偷放到水胶鞋带回家种植。种子带回来的那年,因为数量不多,他就在自己的地里种植,第二年种子多了就分给其它农户一起种植,所以说这个品种可说是大家一起发展出来的。”
说到留种,罗秀琼态度明确清晰:“永远都要把 (老)品种保护下来,因为它不施肥都能种活,比杂交玉米好,那个(杂交玉米)要买很多化肥丶也要更多的劳动力来种植。我们做试验,用小黄玉米来喂养鸭子,它们都能正常下蛋,但喂杂交玉米一星期以上,鸭子不会正常下蛋……”罗秀琼以农民最寻常的日常操作例子,简简单单的便道出推动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大自然环环紧扣,人类若违反既定规律,便只会自吃苦果。 “小黄玉米不论做饭制酒的味道和质量,都比其它的品种优胜。现在自己种想吃的品种,十分齐全;即使是拿到市场去销售,质量仍然较其它品种高。现在杂交的玉米卖一元,而小黄玉米则要卖一元五角。”罗秀琼自信的语气和眼神,彷佛告诉大家保留老种能保留农夫的尊严。
二传手的双重意义
社区伙伴称罗秀琼为协作者中的“二传手”。社区伙伴相信除了合作的伙伴机构外,更重要是当地农夫的参与,有意识地发掘丶保留传统农耕文化的智慧和经验。罗秀琼作为农夫二传手的一份子,她在留种的工作上有双重意义:首先,她亲身收集老祖宗经过数百年来筛选,质量产量稳定,而且最符合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老品种,是实物上的传承;其次,她也像老祖宗一样,自己尝试种植後,也把种子和种植经验与村民分享,传承了瓦窑村老祖宗的分享文化。
社区伙伴自2005年开始与贵州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生态农业项目,罗秀琼是其中一名对传统老品种兴趣甚浓的农民。她08年已经收集到36个本地老品种,09年又增加3个,目前她已经完全不需使用化肥农药生产。
更多信息:
瓦窑村生态农业关於二传手的机制:《在田间》网上版第86页
+ 击点放大图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