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社区故事说下去

土瓜湾是一个会说故事、有历史感、多元拼贴的旧社区。地铁沙中线土瓜湾站探土时在工地附近发现宋代千年古井,还挖出200多件古迹及数千件文物;外墙色彩缤纷的地标“十三街唐楼群”,屹立至今,见证了社区60年的变迁。社区内聚居着新旧移民和少数族裔,当中有资深的工艺师父,也有年轻艺术家。这里没有大型商场和连锁店,但平民小店、自家工场、宁静书店各自精彩。街坊大多相识数十载,慢生活,重人情。人和地,都留下深刻的历史和生活痕迹,成为独特的文化风景。


社区文化关注投入土瓜湾社区,
在迁拆中一起重建社区的价值和精神。

看见彼此

不过,城市高速发展,新旧更替与变迁却是不能逆转。土瓜湾及九龙城一带早在十多年前已纳入重建项目中,这数年间,好些存在半个世纪的街店已是人去楼空,预计代之而兴的会是高楼、豪宅和商场。对于深刻思考城市发展的社区文化关注(Community Cultural Concern)来说,社区文化和关系在重建下所受的冲击,都是能预视的,但却相信街坊不一定是“受害者”或“弱者”,而是充满能动性,能连结彼此去推动社区改变。

社区文化关注在2013年进驻土瓜湾,希望在推土机进入前,重塑社区的历史文化身分。团队建立公共空间“土家故事馆”,凝聚不同文化背景的社群及族群,参与社区事务;出版刊物讲述多元小店的故事,如车房、油庄、五金店、医馆;举办社区厨房、墟市,连结少数族裔社群;也邀请不同专长的街坊成为社区导师,教授乌都语、刺绣、灯笼制作等。因为看见,因为参与,小店和街坊对社区也生起了归属感。

社区文化关注多年来在社区深耕细作,以文化手法介入社区。社区伙伴沿着这思路,在2020年开始合作开展“非时”(“face”的音译,取意面对面、彼此看见)项目,支持街坊赋能,建立更强的主体性,迎向社区的改变。非时项目包括“非时工作坊”、“非时小店”及小额资金自主项目。“非时工作坊”邀请了10位“卧虎藏龙”的导师开展课程,每班约有15位街坊参与。课程涵盖语言、生活技能、传统手艺等,有印度妇女分享印度料理,本地街坊妇女制作小吃,工艺师教授传统铜制招牌。长远来说,希望街坊借此提升自信,传承文化的同时有意识地连结不同社群,巩固社区网络。


参与“非时小店”的年轻人探访社区的小店,
让小店说自己的人情故事。

留住小店人情

“非时小店”在2022年展开,报名踊跃,最后选出25位主动热诚的年轻人参与“落铺生根”(连结店铺,扎根于社区)共学工作坊及记录小店故事,包括学生、教师、艺术工作者、瑜珈导师。“社区文化关注”团队在其中化身导赏员,向参加者介绍社区的小店和考察的技巧,也邀请专精于不同领域的导师,分享口述历史、纪录片、绘本、社区艺术等记录形式。

诚如一位培训导师所言:“社区要累积,要建立日常。所谓介入就是让看似没关系的事物连结”。参加的年轻人一家一家的店铺去访谈,慢慢发现了社区。“落铺”的故事很丰富,有以“茶店”及新来港妇女街坊作主轴,连结不同家乡的语言及饮食文化;有的发掘到车房的“佬味”(“佬”为中年男士,“佬味”指他 们的气质:不修篇幅,或是粗犷、有型格),呈现车房行业及社区文化;有的以重建议题带出对社区的关注。小店成为积极的说故事者,重新肯定自我;也造就了年轻人与小店的互动,拉近彼此。

作为总结,“非时”项目会以体验工作坊、展览、课程等不同形式,向社区与公众展示“非时成果”,令更多人了解土瓜湾社区文化、价值与关系。项目还支持街坊导师、小店及年轻街坊申请小额资金,筹办连结社区的文化活动。

项目的开展,正是社区文化关注基地受重建影响而从街店迁到工厦之时,既是艰难也是机遇——团队失去了唐楼群的社区网络,就像迁徙的居民,要重新适应,重新建立街坊网络;但同时发现新进驻的年轻艺术家和设计师,可以合作社区项目。

“社区未完”——正如“土家故事馆”门前的直幡上所写。地方或有变更,社区的力量却不会就此溃散,人情、历史、文化也不会就此湮灭。我们在项目推行时深深感受到街坊的投入、协作者的热忱,看到年轻新生代的创意和动力,就能相信,一个彼此看见、团结而自主的社区将指日可期。

最新故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