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转型城镇:一场连结个人与世界的社区实验》中文版出版序

 

中文版  出版序

2018年11月,我和香港几位关注及推动可持续生活的朋友,一起坐上往中山的高速船。同行的伙伴都是推动市民积极参与社区经济探索的组织者,其中有在香港西北部天水围及上水组织“时分券”及各种街坊合作互助的尝试。那个时候,大家通过社区种植、共同购买和地区肥皂师培育等方式,搅动了很多有意思的想像。我和这些香港的朋友都是怀着好奇,到中山旗溪生态社区去拜会榎本英刚先生(Hide Enomoto)。榎本先生在英国苏格兰的芬德霍恩生态村(Findhorn Eco-Village)生活期间初次接触“转型城镇”概念,2007年,榎本英刚前往伦敦参加一个名为“成为改变”(Be the Change)的会议,听到了罗布·霍普金斯(Rob Hopkins)的演讲,深受启发。翌年,他又参加了“转型网路”会议(Transition Network Conference),看到了一个能赋予人力量的可能性,于是决定要回日本开始转型城镇运动,创设了“转型日本”(Transition Japan)。2008年,在榎本先生与藤野居民共同努力下,转型藤野正式成立,成为全球第100个转型城镇。

2006年发源于英国托特尼斯(Totness)城镇的转型城镇运动,至今已经17年。早在2009年,香港嘉道理农场就组织过转型城镇工作坊,邀请了英国的组织者纳瑞什·吉恩葛兰德(Naresh Giangrande)和索菲·班克斯(Sophie Banks)分享正在发展的全球转型城镇运动。当时我也参加了工作坊,听到他们提到这个运动已开始与全球许多关注气候变化及石油顶峰议题的社群互动,就很好奇道个立足于强调社区治理及全方位的可持续生活运动,若果在亚洲有机会发展,会是怎样的模样。后来我到东京出差,探望了当地一位致力推动转型城镇的英国人保罗·谢泼德(Paul Shepherd),从他口中知道了在日本这个运动正静寂无声的酝酿生长。

2018年,在广州和中山旗溪,我们邀请了榎本先生分享他在藤野与当地居民一起探索的转型城镇运动如何落地生根。身为生活教练的榎本先生,很看重和伙伴一起共创的经验,印象深刻的是他提到转型日本办一个亲子工作坊,邀请家庭一起制作迷你太阳能发电系统,当参加者努力接通电路板后,看到手中灯泡发亮的那个神奇的转型瞬间(transition moment),醒觉“原来我们可以自己做”。这种在自己生活中创造出新的想像的可能,能有效应对2011年日本311地震引发的海啸和核泄漏带来的种种无力感。榎本先生相信转型瞬间的经验提醒了我们,人是有能力、潜能、自主和力量去面对种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及生态灾难。当人们相信“人的力量”,这份信念会扩展到社区,让人相信“社区/社群的力量”。

过去几年,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榎本先生减少了过去频繁的出行,专注整理了推动转型日本的体验。在电邮通讯中,我们得知这本书会在日本发行,随即向榎本先生提出翻译成中文出版的想法。感谢他慷慨答允,并邀得薛颂平先生参与翻译工作,我们因此有幸分享到藤野居民的转型经验,看到这个在日本推动朴门设计的基地,如何整合了各方力量,立足于当地的社会脉络及传统,为当地的社区生活及生境,创造出让人感动的自主生活方式。当中既有对全球生态环境及能源危机的觉悟,也切切实实的以地方的肌理及文化为核心,推动生活变革及社区营造。

今年二月,我们和榎本先生在线上对话,谈到面对全球问题例如气候变化,人们各有考量和主张,要就解决方法达成共识,很困难。榎本先生觉得,当人们的着眼点放在“内容(content)”时,通常会争持不下。但当人们把关注放在“脉络(context)”时,就较能找到共识。以《巴黎协议》为例,当年,各国讨论协议内容时,争论不休,无法达成共识。眼看时间一点一滴过去,但共识遥遥无期,会议主持人后来换了个提问方式,邀请大家思考之所以参加这次气候峰会,“你渴望的是什么?(What are you longing for?)”。这一问,让大家都提出了很多争持背后的共同愿景,最后,《巴黎协议》也有让人喜出望外的结果。

我祝愿榎本先生的《日本转型城镇:一场连结个人与世界的社区实验》,也一样激发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的想像,并愿意积极投入在自己生活的地方,建设更有韧性和生命力的社区。

邓文嫦
社区伙伴总干事
2023年5月8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