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过去三百年的发展史中,由科学理性结合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驱动着全世界奔向现代化,期以建立美好新世界。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亦曾被预视为所有社会进化向前的必由之路,即必定以工业化丶自然经济转型至商品经济,并以都市化为依归。过程中,传统文化被视作「落後」和「迷信」,予以排斥和拼除。
现代化建立了美丽新世界吗?
然而,现代化所憧憬的美丽新世界与现实似乎相距甚远。它虽然带来丰富的物质文明,但亦造成了全球生态大灾难,环境危机四伏,被污染的大自然引致人类罹患各种新顽疾。现代生产模式也令传统社区没落,社区内人际互助网络瓦解,原有能维护社区自信的文化精神崩溃,人失去精神价值和生存意义,现代物质生活不能赋予精神上的快乐和满足。
面对这些困境,部分学者和发展工作者反思了现代化和社区传统生活後,发现传统文化在应对现代化难题时,内中蕴藏丰富的智慧传承,能给现代化困境中找到出路,其文化价值主要表现於三方面:
传统文化应对现代化困境的三大智慧
一,传统文化包括的社区村民生产和生计知识,必多重视保育生态,让自然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而不会像现代化般提倡无止尽的消费来不断剥削大自然。 | |
二,传统社区组织有强调人与人之间团结互助的一面,让社区一体的发展能自力自足。这种团结关爱精神多由祭祀祖先,来体现血缘亲族的归属感及互助力。反之,现代化强调竞争丶掠夺,单人独斗以应付风险,原本自力自足的个别农户参加种植经济作物後,就要独自承担来自市场变动丶谷物收购商和消费者的压力。个人作业令社区分化,原有的互助传统剥落。 | |
三,传统文化背後实蕴藏一套精神文化价值,是物质以外对道德观丶价值观丶人生观及世界观的重视。传统社区村民有他们对幸福快乐的诠释,常不与物质相连系。但现代化既是一条单一化的发展道路,其价值亦是单一取向,以崇尚物质为单一的人生目标。 |
这三种传统文化的内涵实是体现人与大自然丶人与人,以至人与自我的和谐愉悦共处,是可持续生活的基石。
在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方面,传统的民族文化重视保护大自然,因为人的生存与自然相依,而传统乡土知识能够促进生物多样性和天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类学研究显示,较原始的部落都有一套高明的知识以保育周遭环境。例如,在半乾旱和乾旱的非洲草原,人类学家就发现当地的牧民於过去几个世纪以来,按照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深入认识,发展了一套多元化的草原管理系统,来规限牧民们的行动,长远而言令生产扩大,但又尽量减低风险。在中国,尊重自然的乡土知识更是多样化。在贵州,侗族人在稻田养鱼鸭的传统生态农业,有效解决虫害丶杂草和施肥问题;在云南西双版纳,探取轮歇农业,是以自然林为基础的半人工农林轮作方式,不破坏森林之馀,亦维持了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和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水平。
复归传统是「落後」和「迷信」吗?
有人质疑回归传统知识,是否让村民继续过「落後」生活,不让他们接触先进世界呢?。要实践可持续生活或实现人类福祉,关键并非人们是否过着「先进」的生活。以广西的水车文化为例,当地以水车这传统技术,有效解决了低河道岸边农田灌溉和人畜饮水问题。而水车以竹子和藤条等植物造成,简单易制,节本节能,又不受电力丶柴油控制,在缺水少雨时,是农业丰收的保证。然而,某些村落的政府引进「先进」的水泵灌溉,须拦河筑坝,以水泥修建,又需油料和电力供应,消耗资源,农民开始感到为电动抽水站付费是一种负担;另外,村里又「先进」地引入农民不熟悉和价格常变动的经济作物,令农民生计安全受影响。如果「先进」带来的不是幸福生活,那是否应停下来反思「先进」这概念呢?
在人与人和谐共处方面,在传统社区多体现於他们的核心信仰内,例如云南布朗族人的「赕」(奉献)和「松玛」(对耗用天然资源的歉疚)精神,造就了他们互助的集体供养制度及爱惜自然资源的美德,形成了村内发展社区经济的基础(本期电子报另文《传统文化精神如何成为社区经济的基础 – 云南章朗村案例》有详述)。传统社区另一个体现人与人和谐关系的关键元素,就是祭祀祖先。苗族人民祖先多处迁徙,形成一部艰辛的民族发展史,因此,透过祭祖来团结民族,不单能让历史传承,凝聚民族文化精神,并能激发新一代对社区及祖辈产生归属感,学习团结互助,为社区公共事务做贡献(请见另文:《寻找苗族村寨的集体记忆──「鼓藏文化」重建社区的精神文化凝聚力》)。
有人或疑问,恢复传统祭祖或仪式是否鼓励村民「迷信」?又或,村民恢复崇拜大自然,以达至回归传统保育生态的目的,又是否鼓励村民「迷信」?为何不向村民讲解现代生态知识,来让他们复归原有的爱护大自然传统?
纪念先祖在任何未发展或已发展的国家皆有,背後的价值均为纪念祖辈艰辛孕育後代,和传下智慧以利後人。只是,较传统的社区祭祀仪式或较复杂,过程中体现他们的信念,就如现代人凭吊祖先也有一定程序,我们难以批评祭祀模式是「迷信」行为,因为背後有可解释的价值观。至於让村民恢复传统对大自然的崇拜,只是尊重村民过往的传统信念,当传统信念被现代化狂潮所淹息,从而令生态受严重破坏时,村民反思过去的习俗後,愿意为保护整体利益而恢复崇拜自然来保育生态,就是一个奏效的方法。能够让村民理解现代生态知识,来助保护大自然是好事,但若村民的知识水平或语言跟现代知识未能即时接轨,须作长远沟通时,先恢复传统的保护自然习俗,来收过去行之有效的结果,对当地而言是利多弊少的。
在发掘传统文化背後蕴藏的精神文化价值方面,是一个社区及其村民一个重要的心灵探索。如果社区对本身的文化不了解,或在现代化冲击下误读为一无是处,社区就会失去文化自信,而社区传统内原先蕴含的可持续生活智慧亦烟灭,无法令社区以活力和复元力回应现代化带来的弊端。村民在社区内,因未能认同自身文化,亦不能体现到自身价值和人生价值。
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互相排斥吗?
那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是否互相排斥,非此即彼呢?我们并非全然否定现代化,事实上,历史已显明西方的科学理性曾让许多原始社区解昩启蒙,从而取缔一些残害人们身心的习俗。只是,自二十世纪至今,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狂飙中,人们过度迷信科学万能,并绝对排斥传统文化和地方知识,因而造成生态被毁和人际关系剥离,须以传统文化弥补。
事实上,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变动不居的。正如泰国发展工作者Chatchawan Thongdeelert指出,文化如活水江河,流动之际常有新水加入,一个地方的原初文化和现代文化是个互动关系。他并提及一个有价值的文化,须有以下三要点:
- 重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人群之间的互助支持;
- 承认社区精神:人群活在一起,彼此不能分开,意味着大家之间存着温暖丶爱丶互助丶安全;
- 重视自力自足:社区内实践互相关爱的道德。
现代化狂潮下的文化缺失,似乎就在上述三项,亟待探索传统文化中这三项元素进行协同互补,用以解难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