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吳美玲 (社區伙伴項目統籌)
在社區伙伴的項目中,「學習」佔據了核心的位置。我們的工作人員、伙伴、參與項目的社區和個人透過培訓、交流等多元化方法,學習不同的議題,例如是有關農耕、生態與健康、文化藝術、與青年人成長有關及與教育有關的工作方法和技巧等等,不一而足。
我們重視學習,不僅是為了增加知識和能力,去把事情做得更好,更是著眼於透過學習,讓人的內心變得更充實平和,更能清楚認識自己,看到自己與他人和萬事萬物之間的連繫。我們相信這是「可持續生活」的一種基本態度。這樣的學習,除了是運用腦袋的知性學習外,還包括用心去感受、培養情感、動手創造和實踐[1]。
EDE課程的啟發與嘗試
社區伙伴的基本工作手法是培育協作者。我們相信,人是一切改變的關鍵。要讓社會出現正面的轉變,就得依靠當地社區的協作者播種。2008年一次泰國的交流,讓我們遇上了「生態家園-可持續生活教育課程」(EDE課程),並發現EDE課程能為我們的社區工作提供整全的理念和手法,讓我們能透過培育協作者,與社區共同探討可持續生活之道。
EDE課程分為四個主要領域:世界觀、社會、經濟及生態。其中對參與者最大的冲激,要算是「世界觀」部分──回溯西方近200年的科技發展和工業革命後帶來現代化的歷史,引導參與者反思主流資本主義文化下的發展觀,重探金錢、物質享受和何謂幸福等問題,讓大家重新建立以尊重大自然、本土文化及社區關係的精神價值作為新的世界觀,並據此精神創建生態家園。
不僅如此,EDE課程重視體驗式學習、自我察覺、與生活整合,及建立學習社群等獨特培訓元素,以達至精神價值轉化的效果。
都說中國以30年的時間,完成了西方國家以超過200年才走過的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變化是如此急劇和巨大,人們似乎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消化和思索這樣的轉變會為我們和下一代的生活、或為我們世代以來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帶來甚麼影響,以至我們應該如何回應。甚麼才是幸福生活?我們應該如何重新建立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係,去回應當前嚴峻的全球生態危機?如何建立可持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這些都是我們和合作伙伴共同關心的問題。
我們遂自2010年開始,按著國際上EDE課程的框架,作本土化的設計,分別在中國貴州和四川舉辦了兩輪「生態家園培訓」,參加者超過60人,他們當中有善觀察愛試驗的生態種植農民、熱心參與社區事務的長者和婦女、愛護家鄉的青年人、關心下一代教育的家長和老師、城市裏的消費者和推動社區工作的NGO工作人員等。
EDE課程是參考全球生態家園網絡(Global Ecovillage Network,簡稱GEN)在不同國家實踐建設生態村或生態社區的經驗而發展出來的教育項目,可以為我們提供借鏡,回應中國內地極速工業化和現代化衍生的問題。我們沿用了EDE課程所涵蓋的四個課題作為我們「生態家園培訓」的內容,每個課題培訓為期一周,並且邀請EDE網絡中來自泰國的資深協作者Pracha Hutanuwatr先生及其團隊指導。
整全的學習體驗
「生態家園培訓」培訓中有一個重要理念,就是相信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設計者,課程內容是讓大家探索可持續生活的原則和學習相關技巧──比如在世界觀學習周裏,大家會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或個人與社會的互動;在社會周裏,大家學習社區協作技巧、團隊精神和領導力的培養;生態周[2]是關於適切技術、本土食物和生態原則等;而經濟周則探討可持續經濟的理念、符合生態與公平的生計模式。培訓的方法包括小組活動、團隊挑戰、情景遊戲、讀書會、社區調查、動手實踐和個人靜思時間等。
這項培訓給不少參加者帶來深刻的體驗。一些設計巧妙而又充滿挑戰的團隊遊戲讓參加者在安全的環境下,探索自我、思考領導和合作等人際關係的道理。大家學習非暴力溝通,認真看待別人的需求和感受。我們從又大自然中得到啟發,思考人與萬物相互依存的關係。讀《道德經》成為每一天的功課,我們從經典中探尋「永續」的道理,以新的眼睛從傳統的智慧得到啟發,解讀「領導力」、 「知識」、 「財富」和 「快樂」的意義。當然還有很多情感和經驗交流的時刻,充滿歡笑,間中也有淚水!
「生態家園培訓 」著重的不只是知識和技巧的傳遞,而是包括調動身體所有感觀的整全學習,把學習與經驗連繫起來,同時著重培養個人的情感力量。每一個學習周內的生活,都貫串了「生態家園」的精神和原則。個人從中經歷轉化,體認可持續生活的價值。
發揮星火燎原作用
貴州和四川培訓的學員完成課程後,都回到各自工作的崗位和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可持續生活。有的參加者計劃把所學應用在培養青年人的工作中;有的應用在城市可持續生活項目上;有的得到啟發,嘗試從傳統文化和農耕中進一步探索如何實踐生態家園的精神。好些來自同一地區的參加者,正計劃在他們的所在地共同發展可持續生活教育的內容。學員之間亦已形成一個學習網絡,我們都希望這個平台能讓懷抱共同理想的朋友,有更多知識分享、經驗交流,甚至是情感的支持。
我們深信,透過培訓先讓社區協作者深刻經驗個人轉化,體認可持續生活和建立生態家園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再由他們在自己生活的當地實踐建立生態家園或推進可持續生活,或再由他們培訓其他協作者,最終達至星火燎原的效應,讓可持續生活的實踐力量壯大,令社會出現正面的轉變。
活動相片分享: | |||||||||
+ 擊點放大圖片 | |||||||||
|
|
|
- 整全教育(Holistic Education)的理念中提到「手-腦-心」並用的重要。可參考薩提斯·庫瑪博士(Dr. Satish Kumar)於2011年11月8日應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之邀,在香港大學舉行的演講,題為「身心連結的學習」(Learning with Your Whole Being)。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Wo1k4jrbgk
- 2012年四川培訓只包括世界觀、經濟和社會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