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榎本先生減少了過去頻繁的出行,專注整理了推動轉型日本的體驗。在電郵通訊中,我們得知這本書會在日本發行,随即向榎本先生提出翻譯成中文出版的想法。感謝他慷慨答允,並邀得薛頌平先生参與翻譯工作,我們因此有幸分享到藤野居民的轉型經驗,看到這個在日本推動樸門設計的基地,如何整合了各方力量,立足於當地的社會脈絡及傅統,為當地的社區生活及生境,創造出讓人感動的自主生活方式。當中既有對全球生態環境及能源危機的覺悟,也切切實實的以地方的肌理及文化為核心,推動生活變革及社區营造。
在此年報中,我們回顧了內地項目的最新進展,也著重和大家分享了社區伙伴的新探索——香港項目。這兩年多來,香港項目從轉化學習、 應對氣候變化的社區韌性、社區經濟、文化和社區建設四個主題與伙伴展開探索。本年度的合作伙伴背景多元,包括社工、社區/社群工作者、設計師工作室,以及不同領域的協作者等。無論是在內地還是香港,我們都從伙伴身上看到熱誠和堅持,也學習到不同的實踐方法,期望未來有更多創造的機會。
和大家分享一個好消息,經過同事和伙伴們的共同努力,《社區伙伴年報2020-2021》終於印刷完畢,正式出爐啦!
2020-2021無疑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在此年度報告中,我們依循“大自然的智慧”、“生態農耕”、“社區經濟”、“傳統知識學習與創新”、“可持續生活網絡”和“公益領域互動”這幾大工作板塊,通過生動的行動案例與大家分享了社區伙伴是如何與多樣化的草根社區和社群建立伙伴關係,使社區變得有韌性,共同探尋和實踐可持續生活道路的。
“希望社區伙伴會繼續得到陽光、水和泥土的滋養,繼續自然生長,以回應社區不斷變化的需要……它不會拘泥於某種教條或手法,而是保持著開放之心感知世界。”
社區伙伴管理委員會主席 安德魯‧麥哥利
我們如何理解事情決定了我們的回應方式。社區伙伴選擇以可持續生活的視角去回應當下的生態危機及社會問題,意味著我們相信每個人都不可能用置身事外的心態去規劃社會改變的路徑。社區伙伴相信每一個個體可以藉著個人的覺醒與生命的轉化,找到與自然的連結,身體力行地投入到自己相信的生活,並且連接至一個推動社會改變的過程中……
社区伙伴与草根社区和社群建立伙伴关系,使社区变得有韧性,共同探寻和实践可持续生活的道路。
在中國內地,我們與草根社區和社群一起深化對可持續生活的理解,交流經驗;也因應生態文明、鄉村振興等重要策略,擴展多元網絡,促進不同群體的對話,把宏觀議題連結社區實踐。
2020年,我們正式啟動了香港項目,協作人們連結大自然,關注生態的現況,反思主流文化特別是經濟發展對生態和社區的影響。希望連結不同的社群和社區,擴大可持續生活網絡,一起探索多元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