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昭 (梁漱溟鄉村建設中心項目主管)
2012年10月15日晚上十時左右,帶著港產警匪片所營造的不安印象,把自己塑造成為脫線的獨行者,朝著想要去的山崗跋涉,開啟了這趟“落地生根”之旅。
其實,直至拿到通行證那天,我才下定決心去香港。沒有既定期許,所以顯得不那麼積極。內心似乎有些抗拒,也許我還是認為馬不停蹄地趕會議和交流,不如實實在在的嘗試和行動來的實在。
農村想像蒼白
對於鄉建,我一直是悲觀的。能夠一直堅持,全因抱著:“做該做的事,投身其中,不問成敗”的精神。我們都知道鄉村的凋敝,跟資本主義發展有密切關係,或說是整個社會資本化進程,裹挾著鄉村而發生的劇烈變化。它用經濟手段活生生的切開了延續五千年來鄉村社會的血管,挖斷了鄉土文明的命脈。當鄉村的資源、財富和土地不斷地流出,鄉土社會延續的物質基礎變得凋零,鄉土文明的根也就活生生的被一點一滴的破壞。這時養育人類的農民,對土地的信仰破滅,過去的驕傲與自信便消失殆盡。對家鄉的愛,面對著生存的困窘,想像變得蒼白。
這是第二次有幸接觸劉占紅 [1],他讓我看到希望:農民久違而該有的驕傲和自信,農民該有的胸懷和品質。我堅信農村需要更多這樣的農夫。一直想要弄清楚他何以能夠如此?聯繫到我在國仁綠色聯盟工作兩年、參加鄉村建設工作五年來所接觸的農戶,如順平的趙愛民、聊城的史朝旭、葛豔紅、於寶銀等,了解他們這些年的變化,似乎可以找到一個共通點──他們都跟所謂“天然敵對”的消費者群體逐步建立“相互肯定”的人和人的關係。彼此信任,相互認可。
打開困局關鍵
他們如何打破這天然的敵對關係呢?首先,農夫們都善待土地,勇敢地嘗試健康的生產方式;其次,他們都直接跟消費者“交易”,並且能夠站著對方立場思考,由此建立初步聯繫;第三,他們都盡最大努力使消費者瞭解產品的基本資訊,坦蕩、誠實、無欺;第四,他們跟消費者交朋友,常常見面交流互動;第五,他們瞭解消費者的狀況,真切關心他們;第六,讓消費者瞭解農夫的個人品格,怎麼樣處理事情,願意持續合作。
健康的食物成為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互動的物質基礎。這過程的關鍵是健康生產、資訊傳遞、公平貿易、理解與關愛。所以想要做到城鄉互動,這四個關鍵正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資訊傳遞,發心立人”是我們未來實踐鄉村工作的座右銘。發揮農民“敬天愛人”之心,使其關愛土地關愛生命,期望能夠出現更多如劉占紅一樣的農夫。至於城市方面,未來工作方向必然是加強對消費者的影響,使其走向土地,投身生產勞動,以瞭解土地、理解農民、尊重勞動、關愛生產者,而非單純計較價格和品相。連接這兩者的一定是勞動收穫的共同分享──基於健康食物的公平貿易!
非如此,城鄉互動永遠猶如海市蜃樓般虛幻!
沉殿擴濶想像
回來多時,北方已天寒地凍。回想 “落地生根”之旅,所得豈止這些?!其實,這趟探訪交流都是徘徊在情願與不情願之間,由到香港市區探訪土作坊、時分天地、香港故事館開始,瞭解到城市老社區的變遷故事,再後來跟隨著同伴們穿梭嘉道理農場,之後聽綠耕的分享,被“中心、中心,那是我心中的枷鎖”的話牽引,感慨地帶我回到四五年前的心境狀態,心潮澎湃。香港、台灣的經驗帶來太多的刺激和對於工作的想像……
無論我們過去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開始向土地漫溯,每個組織、機構,以及投身其中的個人,都讓人感到生氣勃勃的泥土香!在感慨“若篤信不會有收穫,那麼便一定會錯過精彩”的同時,我們總能在心裡感受到浮於地表的種子都在紮根、發芽,慢慢地開出大片絢爛的生命!
活動相片分享: | |||||||||||
+ 擊點放大圖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