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瓜灣是一個會說故事、有歷史感、多元拼貼的舊社區。地鐵沙中線土瓜灣站探土時在工地附近發現宋代千年古井,還挖出200多件古跡及數千件文物;外牆色彩繽紛的地標「十三街唐樓群」,屹立至今,見證了社區60年的變遷。社區內聚居著新舊移民和少數族裔,當中有資深的工藝師父,也有年輕藝術家。這裏沒有大型商場和連鎖店,但平民小店、自家工場、寧靜書店各自精彩。街坊大多相識數十載,慢生活,重人情。人和地,都留下深刻的歷史和生活痕跡,成為獨特的文化風景。
社區文化關注投入土瓜灣社區,
在遷拆中一起重建社區的價值和精神。
看見彼此
不過,城市高速發展,新舊更替與變遷卻是不能逆轉。土瓜灣及九龍城一帶早在十多年前已納入重建項目中,這數年間,好些存在半個世紀的街店已是人去樓空,預計代之而興的會是高樓、豪宅和商場。對於深刻思考城市發展的社區文化關注(Community Cultural Concern)來說,社區文化和關係在重建下所受的衝擊,都是能預視的,但卻相信街坊不一定是「受害者」或「弱者」,而是充滿能動性,能連結彼此去推動社區改變。
社區文化關注在2013年進駐土瓜灣,希望在推土機進入前,重塑社區的歷史文化身分。團隊建立公共空間「土家故事館」,凝聚不同文化背景的社群及族群,參與社區事務;出版刊物講述多元小店的故事,如車房、油莊、五金店、醫館舉辦社區廚房、墟市,連結少數族裔社群;也邀請不同專長的街坊成為社區導師,教授烏都語、刺繡、燈籠製作等。因為看見,因為參與,小店和街坊對社區也生起了歸屬感。
社區文化關注多年來在社區深耕細作,以文化手法介入社區。社區伙伴沿著這思路,在2020年開始合作開展「非時」(「face」的音譯,取意面對面、彼此看見)項目,支持街坊賦能,建立更強的主體性,迎向社區的改變。非時項目包括「非時工作坊」、「非時小店」及小額資金自主項目。「非時工作坊」邀請了10位「臥虎藏龍」的導師開展課程,每班約有15位街坊參與。課程涵蓋語言、生活技能、傳統手藝等,有印度婦女分享印度料理,本地街坊婦女製作小吃,工藝師教授傳統銅製招牌。長遠來說,希望街坊藉此提升自信,傳承文化的同時有意識地連結不同社群,鞏固社區網絡。
參與「非時小店」的年輕人探訪社區的小店,
讓小店說自己的人情故事。
留住小店人情
「非時小店」在2022年展開,報名踴躍,最後選出25位主動熱誠的年輕人參與「落鋪生根」(連結店鋪,扎根於社區)共學工作坊及記錄小店故事,包括學生、教師、藝術工作者、瑜珈導師。「社區文化關注」團隊在其中化身導賞員,向參加者介紹社區的小店和考察的技巧,也邀請專精於不同領域的導師,分享口述歷史、紀錄片、繪本、社區藝術等記錄形式。
誠如一位培訓導師所言:「社區要累積,要建立日常。所謂介入就是讓看似沒關係的事物連結」。參加的年輕人一家一家的店鋪去訪談,慢慢發現了社區。「落鋪」的故事很豐富,有以「茶店」及新來港婦女街坊作主軸,連結不同家鄉的語言及飲食文化;有的發掘到車房的「佬味」(「佬」為中年男士,「佬味」指他們的氣質:不修篇幅,或是粗獷、有型格),呈現車房行業及社區文化;有的以重建議題帶出對社區的關注。小店成為積極的說故事者,重新肯定自我;也造就了年輕人與小店的互動,拉近彼此。
作為總結,「非時」項目會以體驗工作坊、展覽、課程等不同形式,向社區與公眾展示「非時成果」,令更多人了解土瓜灣社區文化、價值與關係。項目還支持街坊導師、小店及年輕街坊申請小額資金,籌辦連結社區的文化活動。
項目的開展,正是社區文化關注基地受重建影響而從街店遷到工廈之時,既是艱難也是機遇——團隊失去了唐樓群的社區網絡,就像遷徙的居民,要重新適應,重新建立街坊網絡;但同時發現新進駐的年輕藝術家和設計師,可以合作社區項目。
「社區未完」——正如「土家故事館」門前的直幡上所寫。地方或有變更,社區的力量卻不會就此潰散,人情、歷史、文化也不會就此湮滅。我們在項目推行時深深感受到街坊的投入、協作者的熱忱,看到年輕新生代的創意和動力,就能相信,一個彼此看見、團結而自主的社區將指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