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楊成 (貴州省現代農村發展研究中心民族學助理研究員)
協力 / 楊焱(社區伙伴貴州辦公室生態家園項目助理)
被形容為 "地球癌症" 的土地石漠化[1] 問題令不少專家束手無策!
然而,今年三月開始,我們和兄弟單位貴州省草業研究所的工作人員,一起在貴州省麻山苗族地區開展 "文化回歸與生態恢復行動" 研究項目,目的是希望運用貴州苗族的傳統生態知識和技術技能,與當地村民一起去研究怎樣把麻山喀斯特石漠化災變山區的自然生態恢復本來面目。
治療地球癌症
石漠化被認為像癌症一樣難以根治,其原因是:一、石漠化類型多樣,目前還沒有一種通用的科學方法能夠治理所有類型的“地球癌症”。二、治理方法單一,經濟效益明顯,生態效果不佳,而且這也違背石漠化地區缺水少土的客觀事實,因此治理效果不明顯。三、一般恢復方法忽視當地傳統知識的價值。普遍的觀點是:傳統知識不科學,要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來治理石漠化,但這樣的代價太大。
湖南吉首大學生態人類學教授楊庭碩通過多年在麻山地區調研的經驗,以及對於石漠化治理案例的分析研究,訂出治理石漠化的四個步驟:1. 藤蔓、苔蘚類植物種植 → 2. 灌叢種植 → 3. 喬木種植 → 4. 動植物混合種養殖。期望可以漸進的方式、不斷完善和恢復原本的生態系統。
本土智慧治癌
在現代農村發展研究中心孫秋所長和我的導師楊庭碩教授鼓勵下,我懷著滿滿的信心毅然接下這份生態恢復工作,負責在試驗區裡開展項目活動,並按照楊教授的治理步驟開展試驗研究,需作每個月不少於15個工作日的長期蹲點。當中的項目活動包括跟苗族村民討論當地有哪些原生植物,適合每個生態恢復階段所種植?收集而來的植物應該用什麼方法種植?例如村民提到在一些洞口小、洞體深的地表小洞,底部有一些泥土,可以種植特定的植物,但是由於洞體太深,植物的種子很難吸收陽光,村民建議可以在其它地方先培苗後移栽。於是項目組總結村民的經驗,設計出搭橋法,用繩子把育種的培養杯固定在洞口,根據生長的速度,在保證植物頂部能吸收陽光的情況下,逐步把培育杯往洞裡下移,直至它可以在洞底的泥土裡生根。這樣可以減少移栽的工作量,同時也便於管理和避免土壤流失。
化肥遺害巨大
近半年參與這項生態恢復工作,我對兩個方面有深刻的感受。首先,村民在生態恢復過程中貢獻了很多本土知識,例如種植一年生的植物會加快石漠化的速度,因為每年的翻耕和采摘會帶走更多泥土和水分。尊重當地生態特點和人們生活習慣的知識,對於生態恢復試驗十分重要。
其次,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生態恢復試驗所設想的發展步調與現實情況出現距離。原計劃一年就能達到長勢要求的藤蔓類莊稼,由過去長期施用大量化肥於土地上,而在試驗期間沒有再施用,土地還沒能恢復自身的活力,導致藤蔓長勢不佳;至於扦插的野生藤蔓類植物,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也需要較為漫長的過程。另外,在試驗田裡調整土壤活力所需要的大量勞動力,和社區青壯年勞動力短缺的情況,也讓我常常碰到焦頭難額。
以謙卑共摸索
還好,在這個過程中獲得團隊的支持,而社區的村民亦希望改變當地生態現狀,他們積極為解決試驗地的問題而獻計獻策,給我很大的鼓勵。今天,參與這項生態恢復工作讓我感受到:不論是面對麻山地區的生態環境、本土知識,還是生態恢復實驗性研究,我都是一位初學者。過程中,我必須隨時提醒自己用謙卑的心跟生態學習、跟社區學習,所以生態恢復是我們和社區一起共同學習和摸索的過程!
1. 貴州麻山地處紫雲縣、望謨縣、羅甸縣、惠水縣、長順縣等五縣的毗連地帶,總面積約5000平方公裡。麻山地區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峰叢窪地,受各種地理條件的限制,這裡峰叢窪地生態系統具有明顯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但由於兩百多年來中國歷代政府,先後引進棉、麻、玉米、馬鈴薯、紅薯等眾多的外來農作物,導致頻繁地翻動土地,清除地表的藤蔓植物和叢生植物的地下莖,對藤蔓叢林生態系統造成致命衝擊,導致原先被植物覆蓋包裹的岩石及礫石暴露出來,造成當代學術界所稱的“土地石漠化災變”。由於岩石暴露在強烈日光下,底層大氣的無序升溫,使殘存的植物處於不健康的生長狀況,並因此而降低了地表對大氣降水的截留能力,造成地表又干又熱的惡劣地方性小氣候,不僅令殘存的植物無法正常生長和繁殖,而且農作物的產量越來越低,最終使得原來可以穩定延續的文化生態共同體瀕臨解體的邊緣,當地居民的生活也因此而日趨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