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社區伙伴一直強調“整全健康”觀,因為“健康”不單是指個人生理上,更包含精神上,即人與環境和社會的互動上,能否呈現安康的狀態。當中“生態健康”是重要元素之一。在少數民族社群中推廣生態健康訊息時,我們重視反思傳統文化的意義和價值,並在實踐過程中著力找出哪些部份有助保護自然生態和建立和諧社區,以實現可持續生活。
今年十月中旬,我們與雲南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支持雲南少數民族及漢族共十二個民族,以“繪畫形式表達對生態健康的理解”為題,於雲南舉行的“生態健康國際會議2012”上展出畫。畫展旨在回顧近年少數民族文化的發展,探討如何利用民族文化裡的環保意識和傳統知識推動環保工作。數十幅畫作既斑斕多彩又風格多元化,以下是每個民族其中一幅畫作,透視著畫家對和諧村落的理解,體現少數民族對保護自然生態的觀念,亦顯示傳統宗教信仰如何能有效引導村民愛惜村落的自然環境。
畫作名稱:白族民居(李進軍) |
白族 |
白族聚居於雲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位於古時重要貿易樞紐“茶馬古道”。其文化體現中原儒道兩教、藏傳佛教、東南亞文化與當地民間信仰的本主崇拜[1]互相交融,這可從當地建築設計中清楚呈現。
此畫作反映白族民居講求體現風水概念,包括院子後面的正屋靠山,可以阻擋冬季寒風;屋脊要與背後的山勢平行,可起防風防洪作用;正屋後不能有開闊空地,而前方開闊庭院則可以得到良好的日照和通風;屋前的流水既保證了生活用水,又為發展農牧業提供方便,這些世代相傳的設計規則隱含傳統生活智慧。
|
+ 擊點放大圖片 |
|
|
畫作名稱:稻田養魚 (蚌有萬) |
傣族 |
傣族分佈在雲南省西部的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在幾千年的發展進程中,積累了特殊的森林文化傳統智慧,包括野生食用植物和藥用植物等知識,更發展以稻作農耕為主的完備灌溉系統。作品描繪了稻魚共作的智慧──春季稻秧移栽前,傣族在稻田中放養魚苗的情景。稻田養魚不但能大幅增加水稻產量,同時也為魚苗提供極好的放養場地。
|
+ 擊點放大圖片 |
|
|
畫作名稱:山鄉春早 (王順金) |
漢族 |
本於昆明市外圍的漢族聚居地呈貢縣,被急速擴展的城市化巨爪納入首都範圍,隨之農業發展便進入集約化發展時代,從傳統的自然資源管理模式,走向依靠生物化學品和石化能源以增加作物產量的道路。這顏色大膽且豐富亮麗、線條明確的畫作,透視農民畫家們眼中呈貢縣農耕生活的豐盛與和諧,以及他們對土地及自然環境的熱愛。
|
+ 擊點放大圖片 |
|
|
畫作名稱:退耕還林的社區 (蔣必梅) |
景頗族 |
景頗族主要分佈在雲南省西部的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他們和周邊的布朗族、佤族一樣,有很長的刀耕火種輪耕歷史。這裡每條村落都將自己的林地規劃為七八或十餘份,每年砍伐一份,燒林耕種,形成嚴格有序的輪歇週期。每當冬春季來臨,人們便砍倒林木,燒林除蟲,以灰燼為肥料;待雨季來臨,便耕地下種。此作描繪景頗村舍在退耕還林項目實施後,村民們在林地裡種植柚木等珍稀樹種。
|
+ 擊點放大圖片 |
|
|
畫作名稱:端陽泡酒 (餘海青) |
傈僳族 |
主要散居於泰國北部、老撾北部、緬甸東部和印度東南部,此族在中國境內主要聚居於西南地區雲南省和四川省山區和半山區。此次作品的畫家居於中緬邊境森林植被茂密之地,以珍稀的杉木、動物和多種中草藥材著稱,還有大量礦產資源和豐富的水資源。近幾十年傈僳族逐漸從山地輪耕和狩獵採集轉變為定居耕種,但此圖畫則反映傈僳人依舊保存某些傳統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如採集野生動植物資源等。作品內容描繪端陽節喝藥酒驅病的習俗,藥酒中包含的植物:大蒜、川芎、火草、三七和花椒。
|
+ 擊點放大圖片 |
|
|
畫作名稱:豐收時刻 (王建才) |
苗族 |
苗族散居於東南亞各地的山區和半山區,以農耕為業,遷到一個地方停留生活一段時間,然後又遷到另一新地方生活。雲南境內的苗族主要分佈在滇東北和滇中地塊,環境貧瘠艱難。如何在脆弱的自然環境中生存,是苗族每次遷徙所要面對的主要問題。因此他們十分明白自然資源之珍貴。此作畫家居住的山區長期面對缺水問題,故強調和諧的苗寨該是水源充足的苗寨,村落被多處水源包圍,充分顯示畫家對水的希冀,呈現水滋養了村落的美好景象。
|
+ 擊點放大圖片 |
|
|
畫作名稱:五穀神 (和秀東) |
納西族 |
納西族分佈于雲南、四川和西藏的交界處,宗教稱為東巴教。當代的環保科學家認為,傳統納西東巴教強調保護自然環境,這種傳統信仰有效地保護當地的生物多樣性。但是,面臨現代化和經濟發展,許多環境友好的生產生活方式正在遠離納西社區。畫中的五穀神是納西社區裡最重要的神之一,掌管五穀種植及牲畜,因此生產活動要尊重庇護著作物和家畜的神靈。
|
+ 擊點放大圖片 |
|
|
畫作名稱:佤族食物製作工藝 (劉如艶 /丁意飛) |
佤族 |
分佈在瀾滄江與薩爾溫江之間的山地,分屬於緬甸與中國。這畫展現了佤族傳統食物製作相關知識。畫中左邊描述的是佤族釀水酒的工藝,佤族認為"無酒不成禮",佤族人家不可一日無水酒;畫面右邊是傳統製作豆製品的方法。傳統食物保留了當地作物品種,小紅米和小黃豆是他們每年必種的品種。
|
+ 擊點放大圖片 |
|
|
畫作名稱:阿詩瑪 (楊建昆提供) |
彝族 |
諾蘇人是彝族的一個支系,居住在四川省涼山州地區,主要從事農牧業生產,種植的作物有大麥、玉米、土豆和燕麥,飼養豬、鶏、羊等家畜,也有採集和狩獵活動。畫作由居住在涼州美姑縣的諾蘇畢摩人創作,描繪彝族另一支系撒尼人的農耕傳統,他們種水稻和養羊,具有典型的農、牧特徵。
|
+ 擊點放大圖片 |
|
|
畫作名稱:森林與梯田 (龍子輝) |
壯族 |
壯族畫家們今次展出的主要是木版畫,展示民族信仰中對太陽、水和森林的自然崇拜。壯族人大都居住在海拔較低的河谷地帶,從事水稻和玉米種植。壯族村民相信,森林和其他生物都有自己的神靈庇佑,破壞森林會激怒神靈,給村裏帶來厄運。因此,他們對村寨附近的山林管護非常好,並制定了鄉規民約進行保護,特別是水源林、風景林和祭祀林。這版畫描繪了村舍周圍環繞的森林,保佑五穀莊稼。
|
+ 擊點放大圖片 |
|
|
畫作名稱:藏族社區生態圖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提供) |
藏族 |
藏族主要居住在西藏自治區,但在青海、甘肅和雲南省也有分佈。他們通常居住在海拔較高的山區,那裏的山峰有經年不化的皚皚白雪。對"神山聖湖"的崇拜是藏族傳統文化中最鮮明的特點,隨著佛教在青藏高原日益興盛,這種信仰得到進一步的強化。在藏民眼中,人的靈魂不滅,肉體只是軀殼,生命是六道的輪迴,因果循環往復,因此人只是自然界中的一部份。輪回和因果信仰成為保護植物、動物和環境的強大精神動力。
|
+ 擊點放大圖片 |
|
|
畫作名稱:哈尼族農事曆(妹蘭) |
哈尼族 |
哈尼族世代居住在雲南省中部的紅河地區,大約在西元18世紀中葉,一部分哈尼族遷徙到西雙版納。哈尼族早在一個世紀前就開始旱稻和藤的輪歇耕種,地裡除了旱稻和玉米等糧食作物,還會間作藤、竹和茶等多年生植被進行輪耕。哈尼族的傳統信仰是萬物有靈和對祖先的崇拜,他們相信植物和動物具有超自然能力,不同的靈魂有自己的歸宿,社區的墳山林受到保護。如今哈尼族的生活和生產隨著經濟發展而發生巨大變化,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哈尼文化始終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作品以哈尼族農事曆為主題,其曆法把一年劃分為三季:名為"叢塔"的冷季,相當於農曆十一月至次年二月;"窩奪"為暖季,相當於農曆三至六月;"熱翁"為雨季,相當於農曆七至十月。
|
+ 擊點放大圖片 |
|
|
-
本主崇拜是白族獨有的宗教信仰,源自原始社會社神的崇拜和農耕祭祀。其性質是多神崇拜,各地或各村寨本主廟內都塑有自己的本主神,也有幾個村寨共同信奉一個本主。本主神有管各種各樣的人間事情,例如有管疾病的、管軍兵的和管飼養牲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