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村民自助修復「團結井」

村民以自助形式投入人力修建水井。

 

村民踴躍參與修建水井。
小寨團結井終於建成。
村民為成功修井而加強了大家的團結精神而高興。

貴州一個小村在社區伙伴及貴州省生物技術研究所的協作下,自助復修水井,以解決乾旱影響下的供水問題。意想不到的是,在復修水井的過程中,大大地促進了村民的團結精神;而且成功復修水井後,更恢復了一些傳統文化習俗。

 這是位於貴州省貴陽市白雲區牛場鄉的瓦窰村,是一個群山環抱的布依族山寨,2011年經歷多個月乾旱。瓦窰村的一個地方名為小寨,原有一口水井,但因前幾年開山放炮,堵住了水源,水井乾枯,加上村民已有入戶自來水,故水井逐漸被村民遺忘,其後更徹底廢棄。

 遇上乾旱後,自來水只能間斷供應,村民只有到其他地方挑水。他們強烈渴望恢復水井,貴州省生物技術研究所與村民多次開會討論後,雙方建立共識,決定修建水井。合作的形式是由社區伙伴提供購買原材料的費用,並由村民擔任義工提供人力。大家並同意工程須使用瓦窰村的本地石材、本地智慧及本地工匠;而原材料的購買、賬目及財務要公開透明;全個小寨的村民皆投工投勞,由小寨二傳手*組織實施工程。

 工作開始時,二傳手和幾個村民,先後幾次進洞探查,確保有水源後,才開始動工修建。

 在修建工作進行時,二傳手負責分工,每天根據工程量來決定多少戶村民參與工作。村民非常積極,踴躍參與,並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盡量降低成本。例如,二傳手羅秀瓊和班小芬利用她們在石場打過工的經驗,購買毛石後,自己加工打磨,節約了一筆開支;村民劉吉珍自己開了打石場,也以優惠價格供應石料。

參與的村民不分男女老少,年齡最大的有80多歲,最小的18歲。80多歲的唐秀珍說:「我年紀大了,做不了多少活路,但來給大家鼓鼓勁也不錯。」男人們做技術工程和體力量較大的活,婦女們就挑沙、和灰漿、鋪石塊等。有個手部殘疾的村民,除了幫挑沙子外,還外出聯繫材料、開票等。他說:「我做不了重活,但跑跑腿還是可以的。」

到修建後期,小寨33戶村民都以不同形式全部參與了水井的修建。

小寨的四位二傳手都投入極大的精力和時間,安排組織村民,購買及運輸物資,晚上還要一起對賬、討論開會等。他們內部還建立了一套財務管理制度,進材料、管材料、記賬、現金管理都井井有條,並隨時向村民公佈。

村民團結修井歷時2個多月,終把水井建成,從洞內300米內用引水管引水出洞,修好三口井,引水洗衣、洗菜。不單如此,為了美化水井周邊的環境,村民們還自發到山上,挖來花卉栽種在水井周邊。大家都很愛護水井周圍的環境衛生,而且輪流派人打掃清理。

水井的修建不單解決了供水問題,還意外地大大加強了村民之間的團結,彼此群策群力,愉快地自助協作,因此水井取名為「團結井」。

成功修建水井後,村民們討論決定必會保護環境,敬畏自然,做到遵章守法,杜絕井水和小寨附近環境出現髒亂情況,保持清爽美。若有犯規者,群眾商議處罰。

不單如此,修建水井更帶動村民自行恢復多年沒有舉行的「火焰會」,每年由4戶村民共同主持,即村民們一起到水井邊吃飯、商討大事,並由寨上的祭司們到每家每戶打掃,祈求來年風調雨順,身體健康,全年平安。

 

*二傳手──參與社區伙伴發展項目的核心村民,他們把工作向其他村民匯報,被稱為二傳手。

註:原文由貴州省生物技術研究所丁映老師提供,經社區伙伴修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