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生根》文集出版

社區支持農業《落地生根》
——文集出版與北京系列交流活動

0

~ 只有中文 ~

社區支持農業《落地生根》社區支持農業(CSA)在中國大陸的發展算起來已有十年,這種重視城鄉互相支持,又强調以有機種植確保食物安全的農業模式,逐漸流行起來。香港民間團體社區伙伴(PCD)一直在中國大陸推廣此農業模式,而大陸內部的院校、NGO、農夫市集、消費者團體和實踐CSA的農民們亦持續參與耕耘。爲進一步推廣這種可持續的農業模式,我們出版《落地生根——社區支持農業之甦動》文集,讓大衆思考CSA和分享有關經驗。(拉下至本頁末下載本文集

爲推廣《落地生根——社區支持農業之甦動》文集,社區伙伴跟伙伴機構北京有機農夫市集合作,於本月底在北京進行連串探討及研習CSA的講座。

2012年,社區伙伴與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在香港舉辦 "落地生根──社區支持農業經驗研習會",讓兩岸三地的CSA實踐者聚在一起,交流各自的經驗和困難。2014年4月,由這次研習會衍生的同名文集《落地生根——社區支持農業之甦動》("甦",同"蘇")簡體字版終於出版,它既是研習會的成果,也是其思考的延伸,將把兩岸三地CSA的經驗傳遞給更廣大的讀者。

兩岸三地的 "三農" 和食品安全問題,雖然內部脉絡不同,但是同樣面臨著來自全球化、現代化和發展主義的挑戰。香港和台灣的CSA運動相較於大陸,更加貼近宏觀社會議題、並具有對於日常生活的更加深入、細緻的哲學探討。因此,來自港台的經驗,會有助於中國大陸的CSA社群創造出更能回應現實的思想和實踐。

簡介

北京推廣活動

推廣《落地生根——社區支持農業之甦動》文集的附加活動,乃邀請香港和台灣CSA運動的代表人物楊寶熙和賴青松,於2014年4月26 - 29日之間在北京舉行一系列的交流活動,與大陸的同仁探討:如何讓CSA運動落地生根。

社區伙伴與北京有機農夫市集携手,邀請您加入這場邁向永續未來的腦力激蕩!

雲圖案

分間線 日程安排(4月26日~29日) 分間線

4月26日 (周六)
賴青松演講:"從歸農青年看台灣農事變遷"
時間: 14:30 - 17:30
地點: 四合書院
中老胡同28號,近五四大街西口,地圖:http://j.map.baidu.com/dGOlr
主持人: 陳宇輝(社區伙伴項目經理)
點評人: 吉雲亮(北京昌平興壽鎮德潤屋生態農場負責人)、劉海英(中國發展簡報高級研究員)
内容概要: 1960-90年代,台灣農村青年大量離鄉,湧入城市,造就了以農養工的歷史,然而,在工商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農村老化、土地破碎、環境污染,是整整一代台灣人付出的代價。90年代之後,開始有人從關注環境的角度切入,重新思索農業在糧食安全、生態保育,乃至於生命意義上的可能性,賴青松將以個人生命歷程的見聞,與大家分享這段台灣農村由興而衰,從而由困境中迸出新芽的種種。
下載 下載論壇發言速記
4月27日 (周日)
討論會:"社區支持農業的落地生根——兩岸三地經驗交流"
時間: 13:30 - 17:30
地點: 啓明星雙語學校食堂
朝陽區順白路2號,地圖:http://j.map.baidu.com/PAPlr
主持人: 常天樂(北京有機農夫市集召集人)
對談人: 賴青松楊寶熙鍾芳(小毛驢市民農園研究部主任)、成鵬飛(一墩青農村社區發展促進會負責人)、白飛(河南迦南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梁漱溟鄉建中心農村人才培養計劃六期學員)、王永波(河北省正定縣南樓村返鄉青年,梁漱溟鄉建中心農村人才培養計劃二期學員)、王申福(北京密雲古北口樂活村生態農場負責人)
注: 當天10:00~13:00,北京有機農夫市集在啓明星學校內舉辦市集,您可以先來趕集,再聆聽討論會,午飯可在市集上解决,附近也有餐廳。
下載 下載論壇發言速記
4月28日 (周一)
楊寶熙工作坊:"支持與協力——消費者工作的經驗"
時間: 19:00 - 21:00
地點: 集室
朝陽區三元橋鳳凰商街N33,地圖:http://j.map.baidu.com/Eb7nr
內容概要: 在推動CSA時,我們經常會聽到要做消費者工作,那究竟在CSA中的消費者教育與組織工作有什麼特別之處?如何才可以讓CSA中的消費者超越主流意義下的身份,真正展示出在CSA中十分強調的相互支持、相互協力的價值?寶熙將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與參加者分享個中的重點、經驗與困難。
下載現場錄音 下載現場錄音
4月29日 (周二)
楊寶熙工作坊:"從生活運動看社會改變——農業運動的案例"
時間: 19:30 - 21:30
地點: 一元公社
西壩河南路甲一號新天第B座2304室,地鐵13號綫柳芳站B出口,地圖:http://j.map.baidu.com/UsZlr
內容概要: 社區支持農業(CSA)不僅是一場消費者運動,更是一種生活理念,不僅指向生態和生活的永續關懷,而是對世界觀和價值體系的反思和重建。楊寶熙曾把CSA中的"A"從"Agriculture"換成"Anything",探討以"社區支持農業"的理念,來支持萬物,追求"自主生活"。寶熙過去十年游走兩岸三地,看到了各地的伙伴們在推動農業運動中的嘗試並親身參與其中,她的分享或許能為我們帶來一些新的思考。
下載現場錄音 下載現場錄音

分間線 關於賴青松和楊寶熙 分間線

賴青松

賴青松

台灣新竹人,1970年出生。成長在台灣反公害運動風起雲涌的1980年代,爲此選擇就讀環境工程系,却發現所學不足以淑世,後來陸續參與環境教育、生態研究及綠色消費等工作,最後在2004年發起了穀東俱樂部,邀請都市消費者集資預約訂購稻米穀份,支持農民進行友善稻米的計劃性耕作,建立起都市與鄉村之間互信的連結。

已出版著作有:《從厨房看天下》(遠流出版,2002)、《青松e種田筆記》(心靈工坊出版,2007)。

楊寶熙

楊寶熙

曾任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農業部主任,2005年離職後,先後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創立"土生合作社"及"自在生活"兩個非營利商店,嘗試透過售賣本地及香港周邊地區(包括台灣、中國大陸、菲律賓等)的農産品及加工食品,推廣社區支持農業並支持在地小農的生計。

2009年,再度參與發起香港第一個永續栽培(permaculture)組織——永續栽培學苑,現爲該會顧問。2012年,又與朋友發起活耕建養地協會,保育新界東北一些荒廢農地,投入推動複耕及本土農業的教育工作。

分間線 活動相片專輯 分間線

分間線 關於《落地生根:社區支持農業之甦動》 分間線

香港民間組織社區伙伴(PCD)是中國大陸社區支持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CSA)運動早期的思想播種者之一。2012年10月,PCD與姐妹機構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在香港舉辦了一場 "落地生根——社區支持農業經驗研習會",120名來自大陸、香港、臺灣的社區支持農業實踐者濟濟一堂,在爲期一周的交流中分享了各自實踐中的寶貴經驗和喜怒哀樂。籌辦團隊有感于當時的討論未能面向更廣大的實踐者和公衆,也因研習會的討論激發了團隊自身對于社區支持農業的更多思考,遂有了籌組這本《落地生根:社區支持農業之蘇動》的决定。

文集共214頁,收錄了二十余篇文章,分爲香港篇、台灣篇及大陸篇三個篇章,內容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創造城鄉共好的社會環境,重建社區、社群關係,農耕所帶來的價值轉向等幾個主題,試圖集中呈現兩岸三地社區支持農業實踐的共性與差異,其中的經驗及反思,以引發更多的思考和討論。

按此下載全書版本

分章節版本

緣起篇 — 上下求索 感謝
寫這些文章的背後
是關於身體記憶 是關於生活文化
再認識以農為本生活的價值
香港篇 — 近鄉情怯 歸去來兮?!
共同購買二十年—香港社區支持農業小史
香港社運青年的歸農路
農墟 — 展現生活的精神
大城小事 — 大埔共同購買小組的靜默革命
城市連結農業
在香港思考農業與社區
台灣篇 — 遍地花開 野地花開、農藝復興
一名台灣社運青年的歸農旅程
農村是一所學校
CSA是一種生活方式
讓 "社群"述說"美好生活"的故事
腳踩土地面朝天
因農而起、為農而聚
勞動的春耕 — 關於台灣的農事變遷
大陸篇 — 生活革命 鄉村重建與城鄉協作
沃土有好米
沒有夢想,我們還能活得幸福嗎?
對學做"農人"的點滴思考 — 香港CSA研習會啟示後記
守住社區,做生活化的革命 — 與張和清教授的一席話
當代中國的新鄉村建設
附錄 附錄一: "落地生根:社區支持農業經驗研習會" 分享機構簡介
附錄二:詞彙
0
雲圖案 牛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