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邻泥土香
成为改变的因子(代序)
在推动可持续生活的实践时,改变的主体与场域有哪些?所谓的个人转变与社会转变、生活改变与制度改变等看似二元对立的概念,是否只有难以调和、不可逾越的鸿沟?还是其实透过观念、视角、位置或者故事大纲的转换,我们可以绕过太擅于把事情分门别类、片面割裂的思考系统,找到整全的、相互包容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理解?
去年年中开始制作“生活作为志业”这专题,编辑小组围绕这些问题,以及该以怎样的文章和故事来呈现当中的思考、困惑与启发,来回讨论过很多次,偶有灵光一现,但更多时候却陷入迷惘。但我们一直十分淡定,因为当时手中预留了张“王牌”——打算完成组稿后访谈泰国的社会活动家、可持续生活推动者Pracha老师*,把问题都交给他来回答,相信这样的安排一定能完美解决编辑小组的难题。
令人痛心的是,Pracha老师在2023年5月因病离世,走完了他七十一年的丰盛人生。上述的计划变成无法落实的遗憾,而失去一位充满智慧和慈悲的老师也让我们伤心难过。但转念一想,Pracha老师过去十多年来,为我们举办过数之不尽的工作坊、培训与分享,还不算他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的社会实践。其实,他早就以自己的生命回答了我们的疑问。
在2014年广州一个关于“教育与社会改变”的分享中,Pracha老师提到“主流教育过于偏重头脑教育”、“主流教育往往片面化、割裂化......科目都是割裂地教授,缺乏整全的观念”,同时他也指出,透过解放的教育与真正的转化,我们能让“人拥有自信,感觉知足,自然就会长养慈悲心......我们就是真正成熟的人,成为社会改变的因子,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意识,也可以改变社会的结构,慢慢地构建一个更公正、更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而我们自己也因此成为更有觉悟的人。”对他而言,“个人转化与社会改变总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今天重读这些文字,仍深感其洞见。
除了“生活作为志业”专题以外,有感于新媒体和信息科技在日常生活中变得如此重要,这一期“见·远”栏目我们特以“慢媒体与生活”为题来组稿,希望与大家一起思考生活与媒介之间的关系。另外,我们也感谢其他作者的分享,让我们有幸知道他们这些年的思考与行动。本期《比邻泥土香》由陈宇辉、邓文嫦、霍伟亚、贾丽杰、顾晓峰、梁笑媚、缪睫编辑,同时也感谢所有对本书编辑出版提供协助的伙伴,让本期书刊得以面世。
斯人已逝,生者如斯。感恩Pracha老师的教导,我们会继续在生活里好好实践、验证与领会。
《比邻泥土香》编委会
二零二三年夏
* 全名Pracha Hutanuwatr,泰国社会活动家、可持续生活推动者。1992至2002年,担任泰国Wongsanit Ashram生态村负责人;2002年成立“青年觉醒”组织,助力年轻人探讨整全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方式;2012年联合创办“生态家园转型亚洲”(Ecovillage Transition Asia),致力于推动亚洲的生态社区重建;多年来一直协作生态家园设计教育、底层社区领导力培训、觉醒的领导力培训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