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陆文东 (广西民族博物馆馆长助理)
感谢"社区伙伴"给予我个人难得的外出学习机会,到日本考察生态农业丶社区精神,备加珍惜,归来之後感想很多。
1.《道德经》相伴全程
《道德经》是老子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同行的日本人各自也有不同理解,但其"道法自然"丶"无为而无不为"等思想却是基於现实而产生的,具有光辉的人性力量和普世价值,不仅是属於中国的,更是属於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此次日本之行,很多地方都能感受到与《道德经》精神相契合之处,说明古人的思想并不都是"过时和无用"的,古人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道德经》贯穿整个旅程,是联结每个不同的考察点的珍珠链条,不可或缺。
2."自然农法"── 一根稻草的革命
印像深刻的是拜访川口由一先生,以"自然农法"种植庄稼。也许家住农村,从小就看到父母早出晚归,人勤春早,多劳多得,村子里的懒汉也都是穷人家,所以在眼见为实之前,根本无法想像"不施肥"丶"不耕作"丶"不除草"的农业也会有收成,这与我们传统的"精耕细作"传统完全背道而驰。直到亲眼看到川口先生所种丶所讲,才明白大自然有很多的法则是我们现代人类所没有参透的。当然,川口先生也做了很多实验,才慢慢摸索出"自然农法"的平衡点,而不尽是什麽都不做,其实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达到某种想要实现的目标。"不要对土地过度索取,要怀着感恩之心去对待土地","农业本是要孕育生命,但现代农业却变成威胁生命"。当然,川口先生的"自然农法"可能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但重要的可能不是他的具体做法,而是法背後所反映的哲学思想。
种田也有哲学吗?种田也需要哲学吗?那不是文化教育水平低下的体力劳动者,用蛮力就可以做好的事吗?与川口先生交流後才知道农民完全可以不是粗汉,做一个有思想的农民也是很伟大的,正如我们看到很多大学生来拜川口先生为师,以农民为师,这在中国是很难想像的。我国的农民一直处於社会底层,差不多与"无能"划上等号,川口先生促使我们对农业和农民的"传统看法"。
这与我们参观"晴天农场"毛利先生的想法不谋而合:农业并不仅仅只是生产农产品,而是要看到农产品背後的人。每一个生产者在过程中要看到消费者是"具体的某个人",而不是模糊的丶可以对之不负责任的一群人。要建立起"让消费者放心"与"生产者负责任"之间的有机联系,如果生产者都这样想,就不会随意生产有毒药残留的农产品。无论是在参观白王町集落营农组织还是米原市近江饭庄,都可以感受到农业生产过程中,可以有很深厚的人文关怀,这是我们以前想不到,或说想得不多的。
3.山岸会春日山实显地:神秘的社区合作典范
本次参观中待的时间最长丶与社区居民交流最多的是山岸会春日山实显地,给自己的触动也是最大。分工合作,我为人人丶人人为我,财产共有,按需分配,友好相处等等,加上相对富足的生活质量,真要让我们这些受过"未来美好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教育的内地人士艳羡不已,而这也是我与居民交流中经常想要更深入了解的事情。最後,我确认了他们并不是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他们要麽根本就不知道什麽是"马克思主义",要麽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我们截然不同。在内地"共产主义社会"描绘了很多年,逐渐地从我们的意识中变成了不可能实现的"乌托邦",一提及大家都是付诸一笑。
在春日山,我依稀看到了一点"曙光",其实是不是叫做"共产主义"并不重要,而是要建立一个人人友好的社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个人的快乐都发自内心,都是因为"我为社区"丶"我为他人"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而产生。如何让"自私之心人皆有之"的每个人组织起来,"不约而同"地"克制私心"(其实应该不是刻意地去"克制",而是"自然没有了"),营造出"简单"的"幸福",欲望少的人是幸福的。其实我们也都知道,为他人付出是可以让自己很快乐的事,但也许我们"付出"了许多,却因为没看到或不相信别人也会这麽地"付出",於是慢慢地"付出"越来越少,於是我们就处在这样自私的社会中生活了,不满意但却又习惯这种生活。但在春日山,我们看到的完全是与我们现实生活不一样的社区,它们是如何做到呢?!富足的生活条件显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据说加入山岸会前要经过"特讲""研钻"这麽一个过程。从某种层面上看,"特讲"与"洗脑"丶"做思想工作"(中性词,不是贬义词)的功效应该差不多,这种"洗脑"(特别是"洗"去"私心"这个几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生物特性")是怎样实现的呢?惜乎我们在那里的时间太短,"特讲"对我们来说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很多时候,我们都说人的思想工作是最难做的,可能是因为没找对方法,或者所做的与社区原来的理念相差太远。从某个角度来说,社区伙伴所倡导的理念如果能在每一个社区实现,那也是有着自己理念社区,包括生态农业,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友好相处,这些也都是人们支援拥护的。我们的工作就是把人们本来脑里已有的东西激发出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每个社区伙伴的参与者对这一点都应深信不疑,那剩下的就是我们具体在每个项目每个社区中该怎麽做了。当然,每个社区的情况千差万别,对我们来说日本的情况也许有些无法实践的,因为日本是发达国家,居民生活水平普遍较高,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已经不是问题,而我们所工作的每一个社区,多数还停留在为填饱肚子而努力奋斗的阶段,或者至少物质生活条件并不太好的。我们的理念能否超越一定的物质条件去实现呢?怎样才能实现呢?这是我一直还在思考的问题。
活动相片分享: | ||||||||
+ 击点放大图片 | ||||||||
|
|
|
专题故事其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