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房屋缔造美好家园

动画:「一封家书」──   一名出城打工的四川年青农民对现代建筑的疑惑及对农村生活的反思

房屋除了是我们的栖息地,也是建立温馨家庭的地方,它大大影响着我们的福祉。不同地区的房屋建筑本来风格各异,反映房屋所在地的独特文化与生活习性㿝。但全球一味追慕现代化,现代式水泥建筑已千篇一律替代多元性房屋文化。当代中国农村建屋,就抛却了地方特色,主力采用混凝土、钢筋和红砖,埋没了地区文化和传统技艺之余,现代建筑更在多方面不符合保护环境的原则,代价不菲。   

当然,现代建筑有其优点,包括结构坚固、建造快速、居住条件标准化能满足高密度的居住要求;但亦有难以克服的缺点,且与乡村生活未必兼容,简述如下。

(一)能耗严重

现代建筑在建造和运行的过程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和能源。据统计,中国大陆建筑业消耗的物资占全国物资消耗总量的15%,而建材生产和建筑能源消耗更占全国的能耗总量25%;加上建筑材料在运输中亦产生能耗,过程实是相当环境不友善。

(二)生态成本沉重

现在建筑的原料生产造成严重的生态污染。例如,水泥厂是极污染工业,尤其空气污染,严重威胁周遭的空气、水源和土壤;烧制实心粘土砖造成毁田;开采黄沙破坏河流生态;建筑过程亦产生大量建筑垃圾,污染环境。

(三)健康隐忧大

所使用化学物威胁居住者的健康。室内装修和合成家具广泛使用甲醛作粘合之用,但吸入甲醛可以导致咳嗽、鼻粘膜刺激等症状,严重者则患鼻炎、肺炎;大理石和花岗岩等建材时常出现氡超标,氡经过呼吸进入人体,或粘附人体表面,会有致癌风险。

(四)经济负担繁重

大多中国农民入息微薄,有可能十年劳动的回报一朝花在建屋材料上,为现代建筑付上沉重的成本。

(五)当地个性消失

中国陕北窑、藏民碉楼、永定土楼、傣族竹楼、北京四合院等,以土木或砖瓦建成,均是因地制宜,形态丰富。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一律的现代建筑,令多样化的乡土建筑文化雕零、传统工艺丢失、乡村风貎划一。

(六)社区自信心低沉

如果一个社区的传统建筑文化价值被贬低,而一味复制城市现代建筑,对社区和祖辈智慧的自信心自然低沉。

(七)配套设施不兼容

现代建筑伴随着配套设施一起引入农村,例如冲水式厕所,带来的好处是改善了乡间的卫生情况,但同时出现问题。例如,农村尚未有排水系统,有供无排的情况引致污水横流;农村一向「粪归于田」,引入冲水式厕所后却欠缺粪便处理系统,惹来卫生问题。

因此,社区伙伴在2008-12年参与四川汶川地震重建工作中,曾与合作伙伴协力村民思考及尝试具有下列效益的生态房屋,并在过程中制作关于农村、城市和生态建筑的资料套

(一)生态效益

注意节能减排,亦减少污染。生态房屋的建材最好是就地取材,使用乡间能供应的可循环或可再生物料,如木和竹,便能减少运输建材的能耗。设计生态民居时采用保温隔热措施,如缓冲空间、设置保温门窗等,可减少室外温度的影响,令室内使用耗能空调的需要减低。传统建筑的开间和天井等通风结构,能使室内空气清新和保持合适温度,减少使用空调的需要。

房屋若要翻新、拆卸或改建,建材都可以回归自然,容易回收再用,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

(二)健康效益

少用或不用对人体有害的工业材料(如甲醛和苯系物),减少健康隐患。老式建筑一般都备生态功能,但仍有需要思考如何在空气质量、采光照明、隔音效果、微小气候、环境及卫生设施方面都进行改良,确保居住的舒适度和健康质素。

(三)经济效益

提倡就地取材和由村民协力建造是生态房屋的两大特色。使用当地材料作建材,可省外购和运输建材的花费和劳动力;而协力建屋能促进亲情、家庭和社区的凝聚力。

(四)人文价值

建筑形式和建筑知识是重要的社区文化载体,设计建筑时要考虑乡土性,同时要与新生活和新生产方式相互适应,在过程中亦能展示出生态、健康、发展的新理念,在传承中亦有发展。由于对传统建筑有传承,生态房屋就能保留乡村当地的特别风貎。

因此,生态房屋是集结良好的传统建筑文化和现代环保理念而成的一种可持续建筑技术,让农村居民建造绿色的美好家园,过着健康和䬷舒适的生活,而不须一味追慕潮流,兴建昂贵、能耗高又具健康隐患的洋房。

在中国内地,近年亦有民间人士尝试推动生态房屋,就如社区伙伴生态房屋顾问任卫中先生,来自浙江省安吉县,本是该县港航管理处的一名职工,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关心环保。2005年,他在安吉县建起了几栋「又土又木」的生态房,更因推动生态房屋而获内地颁发建筑及环保奬项。(在此按下,观看任卫中先生的生态房屋建筑范例

在未来,社区伙伴将继续探索推动内地村民兴建生态房屋的可能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