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帶車縫中。(韋羅東/社區伙伴) |
文 / 譚友昌 鄒忠瓊 黃麗驕(寧泰社區項目工作人員)
編按: 四川省宜賓珙縣孝兒鎮過去曾經歷垃圾圍城危機,社區伙伴八年前支持當地推行垃圾分類計劃。經多年努力,取得一定成效,居民對垃圾處理和衛生意識提高,並且明白有關努力能助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在後期更於垃圾回收後,把堆肥拓展至開發沼氣池能源。這個項目繼續延展,在垃圾分類之後踏出更多步伐,冀能進一步解決垃圾問題,同時引入可持續生活的理念。 其中兩個路向,是探索垃圾源頭减量,以及在社區內可持續利用垃圾作資源,締造循環經濟,變廢爲寶的可能性。項目人員多番探索可行措施,在苦思不果之際,驚喜遇見孝兒鎮寧泰社區一位以縫補維生的殘疾老頭,頭腦靈活一轉,想出把大量廢棄的纖維麻袋和褲子,變爲可讓鎮內農民受惠的資源。余老頭的愛物惜物襟懷,既減少物質對環境的傷害,又爲他開創生計,在减廢和實現循環經濟中打出活路。 過程中,社區伙伴支援寧泰社區內的廢舊衣服回收倡導教育活動,協同社區居民分類投放廢舊衣物,搭建環衛工人收運垃圾時收集廢舊衣服給余老頭,同時籌集資源幫扶他家庭開展小作坊計劃。 |
+ 擊點放大圖片 | |
余保書。(韋羅東/社區伙伴) | 余保書本為補鞋匠。(韋羅東/社區伙伴) |
廢棄的纖維麻袋。(韋羅東/社區伙伴) | 廢棄的衣褲。(韋羅東/社區伙伴) |
用以加工廢棄布料和衣物的機器。(韋羅東/社區伙伴) | 肩帶的內層物料。(韋羅東/社區伙伴) |
車工後的肩帶內層。(韋羅東/社區伙伴) | 電動縫補機。(韋羅東/社區伙伴) |
肩帶車縫中。(韋羅東/社區伙伴) | 背筐肩帶製成品。(韋羅東/社區伙伴) |
沒錯就是老余頭,就是余保書,就是他……
我們不曾想過會以這樣的方式走進這個身殘志堅縫補王的布衣生活裏,更沒想過他以廢衣改造的方式聯結著社區裏的每一個人。
在我們轟轟烈烈開展在場鎮的垃圾分類的時候,似乎大家的關注焦點都是河道的衛生、街道的保潔、垃圾如何分、如何收、如何運、如何堆、如何埋……
可是我們最終發現末端越來越埋不動了,垃圾量大,且不能降解。火電廠運作時,因洗煤碳要使用麻袋裝載物質,引致大量纖維麻袋廢棄,場鎮居民隨即丟棄的衣物全部進入了填埋場。
怎麽辦……
物質漸豐富,盡情〝要、買、丟、埋〞
回記童年,物質匱乏,子妹衆多,誰家孩子不是一褲三洞,誰家孩子不是老大穿了,改改給老二老三,或者大方地贈予街坊鄰居。如此這般愛人惜物,洗洗曬曬,縫縫補補又三年。
可如今的時代,孩童獨苗精貴,爺輩疼愛有加,新衣新物時常更換,大人亦如此。舊衣已無人穿,送無人接,時下的送者覺得舊衣不尊重人,接者有志更不願接納。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孩童出生,孝敬老人,自我形象設計都是買新的、新款的、當季的、潮流的、品牌的……外加國策擴大內需鼓勵消費,網購電商聯網成片,地方物流頻繁快速,鄉鎮的居民對於衣物的置辦已是要……買……丟……埋……
欲望就是這樣滋生瘋長著,原本社區裏零星的幾家縫補店也就銷聲匿迹了,橋頭街尾的那幾個補鞋匠也被市場擠壓著伺機改行中……慢慢的無人送補,自然也就無人會補了……
怎麽辦……
舊衣交換,換不走;舊衣送人,人不要;舊衣改造,技不精。就在社區伙伴的社區項目組所有人都在苦苦思索怎麽辦的時候,環衛工人胡雲寬說他收垃圾的時候,也會順手收些丟棄的褲子,五毛錢一條賣給老街一個殘疾補鞋匠余保書……
於是2015年1月的某個趕集天,我們在老街上會見了他,他言語不多,臉上也沒有太多的表情,手搖式的補鞋機還綁在拉貨車上沒解下來。倚坐在長凳上的他默默地點著手中的旱烟,有一句沒一句的搭腔著我們,嫻熟粘著手中膠水修補開裂的女靴……
衣履新換舊,縫補人無以爲繼
我知道他生意並不好,嘈雜的老街也讓我覺得這個男人並沒有什麽特別,只是比起常人少了條腿,匆匆的問了幾句廢舊衣褲改制背筐肩帶的行情,我們就離開了!
直到7月項目組欲與他溝通更多的合作計劃才走進石龍村走進他的小院子,房前屋後種滿了蔬菜瓜果,圈裏喂著幾十隻雞,庭院裏堆放著電廠的廢棄纖維麻袋,堂屋左側框裏堆滿了廢舊褲子,淩亂有序,想必是勤快人家……
時年60歲的余保書原是村裏的打石匠,更是家裏的頂梁柱。可30來歲時却不慎屋頂滑落摔斷了左腿,截肢後的他並沒有抱怨生活放棄生活,而是拄起了雙拐跟隨一位補鞋的老師傅學藝,由此開啓了他的後三十年的縫補生活。
每逢農曆三六九趕集天,就是他最忙的時刻,背著他的補鞋機走街串巷,一路吆喝,十年的縫補,生活才算泛點顔色……
十年之後的十年,老餘發現補鞋的人少了,丟鞋多了,眼下的生活何以爲計?
手巧的他嘗試用麻袋與廢褲改造而成的背筐肩帶深受村民的喜愛,因爲這樣的肩帶結實耐用,舒適美觀,不像之前的肩帶都是粽繩與穀草,受潮之後就不能用,材料也越來越難找,由此,他開啓了新的方向──利用廢舊衣物製作農村背筐肩帶。
人還是那個人,設備還是那台容易斷針掉綫的手搖補鞋機,就是這樣每月加班加點搖出一百五六十副肩帶,拿去賣……
心念一轉,廢舊衣褲成恩物
老余是個韌性而誠實的人,正如他製作的肩帶般結實而富有彈性,知道我們要來,定要騎著他的三輪貨車來接我們。與上次不同,這次他臉上掛滿了笑容,言語也很多,看著堂屋裏橫著幾台尚未接綫的電動縫補機,儼然已是個小型作坊。老余似乎看出我的好奇說,這三台電動縫補機,是前三天我背債(借錢)三千多從火電廠那邊盤[*] 下來的,以後打肩帶可以省很多勞力,也能多睡會了……
背筐肩帶銷路很好嗎?肩帶很結實嗎?材料來源充足嗎?你的精力顧得過來嗎?……
珙縣、筠連、高縣、加洛、攢灘的農貿市場現在都有我對接的批發點呢,三元一副送貨上門,供不應求,遠點的我每月一次性送300副,近的50~100也送,村民也可以拿舊褲子來直接換肩帶……你是不知道火電廠生産過程産生的纖維麻袋太多了,社區居民丟棄的廢舊褲子太多了,我把纖維麻袋材料做毛坯內層很受力,衣褲做外層包扎很舒服,如此配搭利用,一副肩帶至少能背爛三四個背筐才會爛哦!
現在環衛工人胡雲寬每月能撿到四五百條廢舊褲子給我,但還是不够,我還得在周邊去收一點。綢緞的褲子是不能用的,車工不好弄容易斷;白色的褲子製作的肩帶不經髒也不受村民的喜歡;垃圾堆裏刨出的褲子太髒也不行,我腿脚不方便,清洗成本太高;襯衣布料過短,製作的肩帶有結疙背著不舒服賣不出……
不過,現在農村用的噴霧器出廠時設計就有缺陷,肩帶過細勒人不舒服,我也在嘗試用襯衣布料、褲子邊角料等來製作噴霧器肩帶出售……
減廢環保,開創生計活路
我想這樣的廢舊衣服改造,農民得到實惠,環衛工收到舊衣物低價賣給我也獲得額外小費,你們社區垃圾也能减廢,我也能找到生計的路子,貼補家用,互惠互利才能長久持續。
我一個人精力肯定是不够,我老伴早些年就不在了,兒子在天津打工,孫子還小,還好有兒媳在家幫扶著,每月我還得清掃鄉村公路拖運垃圾,趕集天就去街上補補鞋,雖然生意少但這個不能丟,丟了,補鞋的人就更少了……
「丟了,補鞋的人就更少了……」
老余的話始終在我耳邊回繞,一連串的問題直扣我心底:我們到底丟了什麽,什麽該丟,什麽不該丟,丟了多少;什麽是垃圾,什麽是資源,什麽是技藝,什麽是生活,什麽是互助互利,什麽是城鄉互動……
面對著社區裏的廢舊衣服、厨餘潲水、電池電器、玻璃塑料……
我們真的需要更多的“余保書”來一起創新創業,如果你不是余保書,那麽你也一定有“余保書”要的東西,也請你參與分類出來,給予那些奮鬥的人兒,社區會因你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