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提供:潘永榮(社區伙伴貴州辦公室項目顧問)
文字整理:譚秀貞(社區伙伴傳訊主任)
人類的飽足端賴農田收成,惟收成有時遭到動物偷吃,就像老鼠愛大米,弄得人們充滿危機感,本能地要滅絕老鼠。但原來,人和老鼠不一定你死我亡──在中國的古老傳說和傳統農村實踐中,人和老鼠共享大米,相安和諧,比現代農田撲殺老鼠,更能解决老鼠吃大米的難題。
傳說人類社會開始時沒有穀種,天上的玉皇大帝就撒下兩顆種子,掛落在懸崖上,其中有一顆是的穀種,而另一顆是稗草。人們想去把這兩顆種子撿來,但懸崖太高太陡,沒有任何人爬得上去。人類想到老鼠小巧機靈,便派老鼠爬上山去撿種子。可沒想到山峰陡峭,老鼠爬到半山就摔下來了,而且還摔斷了腰,於是,老鼠的後代都是弓著背爬行的。
正當人類愁著沒有辦法時,螞蝗自告奮勇說讓它去取來種子,終於把穀種取回並交給了人類,人類感恩圖報,按螞蝗的要求,准許螞蝗吃人類的血。老鼠看到螞蝗得到如此待遇,覺得自己很不值,便去找人類理論:「這不公平,我雖然沒替你們拿到穀種,可是我也是爲了去拿穀種才會把我的腰給摔斷的,你們也應該拿什麽來補償我呢?」人類遂願意留下三顆稻穀給老鼠。後來,這三顆稻穀長得越來越好,人類有點捨不得,便自己收回這些稻穀。人類不再把這三顆稻穀留給老鼠了。老鼠很是生氣,認爲既然人類不講信用,它也不用講信用了,於是跑到田裏隨便吃。但又想,人類種田還是很辛苦的,雖然他們不講信用,但我還是不能全部吃掉他們的,總得留下一部分。所以現在的老鼠在稻田裏偷吃稻禾時總留幾根沒吃。
傳說中的人和老鼠,都爲彼此著想的。現實中,許多傳統的農村都流傳著一種古老方法,防止所有收成給老鼠毀掉──就是在稻米收成時,留一部分給田中的老鼠吃,老鼠吃飽了就不再打擾餘下的收成,人們亦有足够的糧食。以這種和諧共存的方法治鼠,較撲殺老鼠更爲有效。在現代農田中,人們撲殺老鼠,却撲殺不完,老鼠餓了,便又成群來訪,不共戴天的後果就把稻田變成戰場。
人和老鼠共享稻米的做法,現時在某些中國的傳統農村還留存著,例如貴州省黎平縣流芳村,有些老農民就和老鼠有個約定,彼此共育於大自然的涵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