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
潘永榮 (社區伙伴貴州項目顧問) 何成文 (貴州省農科院現代農業發展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兼副研究員) |
圖 / | 何成文 |
編按: 中國貴州省麻山地區屬高度「石漠化」地區,當地的生態受損情况嚴重。要恢復這裏生態的一大重要舉措,是保育當地的中華蜜蜂,因爲牠們是當地植物群落及傳統農業的主要傳花授粉昆蟲。牠們一旦消亡,當地農作物將會减少、本土植物逐漸消失,從而打斷生物鏈,進一步危及已遭破毀的生態系統。但不幸地,由於當地近年植被受嚴重破壞、部分農民又引入意大利蜂,並大量使用農藥,令土著中華蜜蜂减少至瀕臨滅絕邊緣。因此,保育中華蜜蜂成了恢復生態的關鍵環節。要保育中華蜂,首先必須深入瞭解村民現時養殖牠們的基本情况及其與傳統生活的關聯,從而規劃下一步行動。 社區伙伴遂於去年8月,支持伙伴機構在麻山腹地的紫雲縣宗地鄉苗族地區進行爲期9個月的養蜂調查,不單發現傳統養殖中華蜜蜂的信念和方法滿有妙趣,當中蘊含人、蜜蜂與自然相生相適的種種智慧,還看到盲目追慕新技術和規模化養蜂所引致的反效果。 |
中華蜜蜂是麻山地區植物群落及傳統農業的主要傳花授粉昆蟲。 |
麻山是貴州省最貧困的地標之一,因過去以種麻爲主而得名,是一個以苗族和布依族爲主的少數民族聚居區。麻山的地貌特徵以岩溶佔多,集中連片,地勢陡峭,山石裸露,土層瘠薄,植被稀少,氣候乾旱少雨,生態系統極爲脆弱,嚴重影響當地鄉民的生存。
從2011年3月開始,社區伙伴支持貴州省農科院現代農業發展研究所、湖南吉首大學歷史與文化學院、貴州省草業研究所共同在麻山腹地石漠化地區開展生態恢復試驗。工作之一的“中華蜜蜂保育現狀調研”,讓我們更瞭解蜜蜂養殖背後的生態觀與相關知識,爲未來宏觀的生態恢復提供思考方向。
調查發現,全鄉22個村現有中蜂養殖約1053桶,每個村寨都有養殖農戶,少的1桶,多的20餘桶,幾乎都是保持采用傳統養法。
傳統養蜂:讓蜜蜂自由穿梭於自然野生與家養中
麻山苗族傳統養蜂一般采用木桶,也有個別用竹篾編制而成,然後敷上牛糞。將蜂桶懸挂或擺放於房前屋後、屋頂、果樹下、畜圈旁、山洞裏,蜂群主要是野蜂。苗民認爲“猪來窮,狗來富,蜂來旺”,多數養蜂農戶的蜜蜂是自然飛來的,哪家有蜜蜂飛來,認爲那家人丁要興旺;若蜂自然飛走,則預示該戶人丁衰敗,所以人們對自然來的蜂,精心照料,總擔心牠離去。平常也把牠當成家庭成員之一,將蜂桶挂在門上或窗上,不僅可以幫助人們看門守家,亦可以辟邪。就連家中老人過世,除孝子孝孫披麻戴孝外,也給蜂桶戴上,否則牠會飛走。
當然也有一些養蜂愛好者或世家,會上山收捕野蜂,根據野蜜蜂排泄糞便的方向和飛翔方向尋找,找到後用一竹簍收捕回來,放在事先準備好的蜂桶裏,如果環境適合蜜蜂生存,蜜蜂就開始做窩,如果不適合生存却又飛到野外,變成“野蜂”。村民飼養的中華蜂常處於 "野生 —— 家養 —— 野生" 的生存狀態,這很適合蜜蜂的生存特點,哪里環境好就選擇在哪里生存,來來去去,與自然和諧相處。
更傳統的做法是在野外岩洞、樹洞發現了蜂群後,乾脆原地保護,打上一個草標,表示該蜂群已有主人,任何人見“草標”後,都會自覺遵守,不輕易去收捕或割蜜,否則會遭責罰。主人擔心的只是野獸偷食,爲防野獸,傳統上當地人也有一些土辦法,帶著獵犬到洞口周邊撒尿,野獸聞到狗尿味,落荒而逃。
現代農業:威脅中華蜜蜂的存活
現代農業也令當前麻山蜜蜂遇到不少問題,突出的是大量使用化肥農藥,尤其是除草劑,死蜂普遍。其二是農作物種植品種逐步單一 —— 過去爲適應當地環境和生活需求,農戶種植的農作物品種非常多,尤其是豆類和藤蔓作物,現這些作物多被單一的玉米所取代了,蜜源自然隨之减少,影響了蜜蜂生存與蜂蜜質量。其三是意大利蜂的威脅 —— 境內有個別農戶養殖引進的意大利蜂,同時外地養蜂者也常將幾百箱的意大利蜂運到麻山放養,既與中華蜜蜂搶奪有限的蜜源,更直接獵殺了中華蜜蜂,而意大利蜂雖然産蜜量高,但其生物特性却未能爲當地植物有效傳花授粉,意大利蜂已成爲外來入侵生物。
展開保護中華蜜蜂工作,一開始自然想到技術,是我們衆多生態農業項目走過的歷程,這一個蜜蜂保育現狀調查項目也不例外。因爲該項目合作伙伴多爲農學背景,又是優秀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他們很自然地向養殖戶推廣現代養蜂技術 —— 活框養殖等,並動員大家規模化飼養,以給農戶更多幫助與扶持。
現代養蜂法:增産增收 却未必能持續
在經濟與技術的推動下,期望擴大養殖,並從蜂蜜銷售中獲得更大收入的農戶,部分放棄傳統養殖法,改爲活框養殖。蜂蜜也從當年的80元/公斤,飈升到200元/公斤,給規模養殖的農戶帶來希望。
但以往的項目經驗告訴我們,靠經濟爲動力,依靠現代技術,却會受市場波動影響,村民們的積極性最容易受挫傷,弄得不好,甚至將整個傳統産業毀於一旦!我們不得不與合作伙伴進行溝通,討論傳統技術與現代化問題。大家承認現代農業技術確給農民帶來了增産、增收,但也不能懷疑傳統技術就是落後的,只有兩者有機結合,才能給社區帶來可持續的發展。
傳統養蜂習俗:蘊含重大的文化和生態價值
於是,他們在後期調查過程中變得更加重視對傳統養蜂技術和相關文化的挖掘與整理,例如舉辦經驗交流會,項目人員與養殖戶共同探討,發現蜜蜂養殖背後的一些價值 —— 除生計(經濟)價值外,還有豐富的文化價值和生態價值。
傳統上,人們養蜂的主要目的,一是爲了取蜜,用當地老百姓的話來說,就是爲了“吃糖”,以解决當地不産糖問題;二是將蜂作爲吉祥物或寵物來喂養,保平安的同時,也可舒心養性;三是爲農作物、植物傳花受粉,使農産品增收,植物枝繁茂盛。四是養蜂人在當地比較受人尊重。每年於春、秋末取蜜1—2次,得多得少都與親戚朋友和鄰里分享,不僅加强了人們的情感聯繫,更促進了人與人的和睦共處。
"養了蜂,就十分關注蜜源與環境"
“不養蜂,不關心蜜源與環境;養了蜂,就十分關注蜜源與環境”,這是麻山養蜂人總結出來的心聲體會。麻山人認爲當地中華蜜蜂養殖戶較多,有賴於豐富的零星蜜源,尤其是南瓜、豆類、野藿香、野桂花、野菊花、葛藤、烏桕、板栗花等。如在當地擴大養殖數量,得考慮自然生態的承受力。傳統上的養蜂禁忌,是最多只能養9桶/戶,多了要倒置放養,及只有土、木命的人才能養。限量養殖的背後不毋因由,現時村民認爲這可限制盲目擴大養殖數量,以免超過生態的承載力。這樣,正如田壩村姚正榮延續養蜂祖業,每發展到10桶,就叫兄弟們來扛去餵養,可兄弟們的命無一是土和木,不知扛去了多少,都無一養成。現他養有20多桶,堅持傳統養殖法,多出來的是倒立放養的,不這樣,他擔心犯忌。雖然不太知道禁忌背後的微義,就只知這種祖輩傳承能濟事。
甚麽動力才令生存變得可持續?
反之,曾經出現這樣一樁事情:灣塘村村民楊石保被現代養殖法迷倒,20餘桶全改用活箱養殖,以便清掃與割蜜、分箱等管理上的方便。却不知是由於現代技術不好掌握,還是當地中華蜜蜂本身就不喜歡住這“洋房”——活框,他的蜜蜂現幾乎全飛走了!
經過與村民的共同回顧和探討,尤其是對養蜂多元價值的挖掘後,加上現實的一些案例,提升了村民對傳統養蜂技術和相關文化的自信,對保護和恢復生態的意識也加强了,同時也爲我們和伙伴帶來共同的省思:“非經濟動力才是可持續的!”
活動相片分享: | |||||||||||
+ 擊點放大圖片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