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孫秋 (貴州省現代農業發展研究所所長)
"日本生態農業和生態社區"為期10天的考察活動,內容豐富,信息量大,時間安排緊湊,整個行程我對日本自然農法體會較深。考察前我對"自然農法"的認識大多在農業耕作方式的技術層面,而沒有從自然法則的哲學原理去思考。通過閱讀福岡正信先生的《一根稻草的革命》及在日本親身參觀考察,讓我重新認識"自然農法"的意義和價值。為此,我要真誠感謝香港社區伙伴提供這次到日本學習的機會。
由"自然無為"到"自然農法"
早在1931年岡田茂吉先生發表的詩歌《從一片朽葉領略自然輪回的法則》歌頌了大自然的意志。他認為"土地是物質,物質由土地產生又回歸土地", 他的這一思想閃爍著以生命為中心的物質循環法則,這就是日本自然農法的基本點。事實上,岡田茂吉先生是從中國老子的"自然無為"哲學中汲取智慧,逐步萌生了"自然農法"。《老子》第二十五章寫道:夫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亦即自然界中人、地、天的關系。人的許多方面是由其賴以生存的"地"的條件所決定的,即植被的多少、土壤的酸堿度和肥沃程度,"地"的許多條件是由"天"──即氣候條件如降雨量、氣溫、光照等決定,而氣候遵循自然規律,即道法自然。人、地、天這三個因素是缺一不可的,所以農業必須遵循自然規律,也就是自然農法的基本出發點。
神便是自然,而自然就是神
秉承岡田茂吉的自然農法思想,福岡正信先生明確提出了"四無"的"無為農法",即無肥料、無耕起、無農藥、無除草的農業耕作方式。用經過腐熟、淨化的秸稈、人畜糞尿、綠肥等有機肥培肥土壤;利用天敵、天然物質和物理、機械等方法防治病蟲害;采用輪作、作物覆蓋和以草壓草等措施防除雜草;盡量少耕作或不耕作等等。福岡正信最根本是從哲學的根源,去反思現代農業發展對自然界和人類帶來的風險。正如在他的著作《自然農法》中文版序指出:"我確信,真正的真、善、美、歡樂只有在自然當中才會被發現。因此,我一直在追求著'什麼也不做(無為自然)'的農業方式,不耕作、不施肥、不用化學物質的自然的農業方式。' 現代的農業則是建立在西方哲學(使人與環境之間產生對立)的思想基礎之上。所以,今天,我們便會為了人類自身的目的而任意開發自然、破壞自然。農業,在人的欲望的支配下,已經墮落為產業、商業──使我們成為石油與金錢奴隸的產業、商業的過程的一部分。在過去的數百年間,單一耕作培育出了虛偽的綠色,它們僅僅是為了人類而存在。對於人類來說,唯一的方法就是作為一切生物中的一員,重歸自己本應存在的位置上。只有這樣,人們才能恢復自己的靈魂,復蘇大地的綠色。我以為,農業是為侍奉神,接近神而存在的,它的本質也就在此。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神便是自然,而自然就是神。"
自然農法主張:(1)自然是由動物、植物、微生物相聯的自然生態系統。自然界中的生物之間既有食物鏈,也有物質循環,處於反復不斷的、不生不滅的運動之中;(2)自然就是資本,人類應當尊重自然,更多地與自然合作而不是對抗,盡量少或完全對自然"不為",實行"無為農業",以有利於保護自然環境和生態平衡,不污染空氣、水、土壤和農產品為原則;(3)現代技術應用的失誤在於"以人的方法取代一切,無視大自然的力量,就連土壤的本質、肥料的性能都搞不清楚",在此情況下,人類對自然的干預改造,進行所謂的培育,只不過造成自然界的混亂,中斷了物質循環,導致自然系統崩潰滅亡。人類從單一的目的出發,是不可能真正了解自然的,必須融於自然,將自己作為自然的一部分,從整體上把握自然;(4)人、農業作物和農業動物與其生活環境中的其它動植物的價值是相等的,相互關系是互惠的,不存在誰為中心地位的問題。"人只不過是自然的一員而已"。"自然農法"是建立在生態哲學思想下的節約生物資源的農業技術模式,蘊含了許多有價值的思想,它批判了現代農業技術的機械化、化學化、工業化、集約化和單一經營的弊端,試圖建立一種新的人與自然和諧的關系模式。
人類向自然回歸和覺悟
川口由一先生在自己的農田實踐了33年自然農法,他使用自己繁育的常規稻谷種子、蔬菜種子(非雜交種子、非轉基因種子),利用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和雜草;不翻土,秸稈回田養育土壤。經過多年的實踐,他已總結出一套實用經驗,他所實驗的自然農法證明了沒有外在的投入(化肥、農藥、機械、生物技術),農業系統的平衡更能穩定和持續。
山岸會的創始人山岸先生從雞的自然散養,領悟到了物質、能量的自然循環。他認為這種養雞方式不僅是技術上的變化,更是一種生活理念的變革。正如山岸會的成員介紹的那樣:"我們做農業不僅是為了獲取利益,更是為了向農業學習,學習與自然和諧相處。自然界的和諧給予了我們人類相互友好相處的啟發,我們還有很多需要向自然學習的東西。我們做決策的出發點不是從某一點,而是從一個整體的思路"。
對人與自然關系的反思,不僅在於自然對人類的重要性,更要深入到人與人關系的重新認識。人要放低自己,在自然面前和在他人面前,超越自我、心懷宇宙,傳播善良、愛。就像木之花生態社區的座右銘"種地之前先種好自己的心靈"。實踐農業是為了向農業學習,學習與自然相處、與人相處。農業是最接近大自然,通過農業勞動使人與大自然交流,感受自然的美、自然對人的意義。"自然農法"的興起,是人類向自然之子的回歸,是人類自身定位的覺悟。
活動相片分享: | ||||||||
+ 擊點放大圖片 | ||||||||
|
|
|
專題故事其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