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
鄧貴嬋 (社區伙伴項目統籌─貴州和雲南) 申頂芳 (社區伙伴雲南項目官員) |
社區經濟形式之一:有農戶須建屋,村內各戶壯丁齊來免費幫忙,然後換取飯餐或將來可交換的勞動力。 |
甚麽是社區經濟?從資源流動的角度,是指推動經濟資源於社區內良性流動的經濟模式?從受益群體的角度,是指以社區內各人群,甚至人類和各物種之間,平等共享利益爲依歸的經濟模式?百度知識搜尋網則下這樣的定義:「社區經濟作爲一種優化的資源配置方式,可將社區內互不相聯的各種經濟成份變爲利益共同體,建立一種新的經濟生産方式,從而帶動社區乃至更廣區域的經濟發展。」這個定義,反映了社會上部份人的看法,認爲社區經濟有以下三個重點:
- 性質:它是「優化」的「資源配置」方式
- 手段:通過利益共同體的創建,以發展出「新」的經濟生産方式
- 目的:促進社區乃至更廣泛區域的「經濟」發展
品味這個定義時,讓我們想起多年來在雲南西雙版納一個布朗族寨子,與村民討論社區經濟的經歷。對他們而言,這所謂「優化」的「資源配置」方式,其實一點都不新,它一直存在幷深深扎根於社區,社區原來就是一個「利益共同體」。之不過,這利益共同體致力促進的不只是物質滿足,還有是“賧”(布朗語,意即奉獻與行善)和“松瑪”(意即尊重與道歉)兩種傳統精神素養的增長。
"賧" - 資源是用來積累或消費的?還是用來奉獻的?
這布朗族寨子叫章朗,共380多戶,1200多人,全民信仰南傳佛教和原始宗教。人均土地面積7畝,經濟收入以茶和甘蔗爲主,糧食能够自給自足。全村保護完好的水源林、風景林、集體林約一萬畝。
社區信仰是南傳佛教和萬物有靈兩套價值的有機融合,南傳佛教與 "賧" 文化緊密關連,村民認爲今生奉獻和行善可消灾與換取來生的幸福。萬物有靈則與“松瑪”精神相關,村民認爲萬物都有靈魂,如人有靈魂,其控制著健康。若人的不當行爲影響了萬物,魂就會受影響,會産生健康問題,甚至死亡。因此,人要尊重自然萬物,與之和諧相處,有不當行爲影響了對方時,須道歉。社區組織有兩套:宗教組織和社區管理組織。宗教管理組織的核心人物是 "阿章",是社區和寺廟之間的橋梁,並主持社區內重大的宗教活動;社區管理組織的核心是“召曼”和“召堅”兩位頭人,前者主管村寨內家族習俗活動,後者主管森林、土地和對外事務。
記得社區伙伴與伙伴機構在章朗村開展「社區經濟」項目初期,向村民瞭解社區內的互助精神,以側面瞭解社區的資源配置情况。向不同的村民打探,村民總是回答村裏男孩到緬寺當和尚,或老人在重大節日集體念經的風俗,感覺問非所答。後來多番反覆問詢,及親身參加他們的活動時,才瞭解村民想說的是「集體供養」的制度。在章朗的傳統文化裏,男童年滿9歲之後,都可以成爲預備和尚,在緬寺學習佛教禮儀,接受修行前的教育;之後村民組織 "升和尚" 儀式,男童成爲小和尚正式出家修行,學傣文、習經書、守戒律,更可逐級晋升爲衆多更高級別的僧人。沒有晋級的可以繼續當和尚,也可以還俗。簡單而言,男孩年滿9歲後,都可以按自己的意願,在任何年歲到緬寺出家,出家時間可長可短;又可按自己的意願,適時還俗,離開僧人行列。
所謂的「集體供養」制度是指,僧人專心在緬寺修行,大小僧人的衣、食、住、行都靠社區供養。不管家裏有否現任的僧人,村裏每戶每天按時到緬寺奉上飯菜,節日送贈僧袍。向緬寺所奉物資,寺內統一分配:甲家奉上的衣物飯菜,可能是乙家的僧人受惠。僧人還俗,也加入供養行列,向現任僧人供養。
這個制度下,每個家庭只要家裏有男孩,男孩在緬寺的學習歲月或長或短,或早或晚,都有機會受人供養;同樣地,每個家庭也須向緬寺的僧人(即別家的男孩)供養。若家裏沒有男孩,則不論男女到了老年,在村內過重大節日時,由 "阿章" 組織,老年人都集中在緬寺集體念經,到時村內每戶的年青人都必須到寺廟送上食物,敬奉老人。這樣家家戶戶互相供養的「集體供養」制度,讓村內各人都有機會體會到成爲一個「利益共同體」,資源共同分配,不分彼此;而他們所看重的利益不是經濟利益,而是對修行學習,年幼至年老,共同參與,戶戶奉獻。
"松瑪" - 萬物有靈,耗用多少資源?就有多少的歉疚!
村寨的“松瑪”精神則可以通過森林保護制度來體現。章朗村的風景林包括水源林、竜林、古茶園、傳說遺址、佛教場所等。風景林長期以來受到全村村民的尊敬和保護,村民不能隨意在風景林中活動。村民認爲人應該居住在村子裏,而精靈們則住在村外的林子中,人類不侵擾和影響它們,它們就與人類和諧相處。若人類砍伐風景林,破壞和侵占精靈的居住地,它們就會跑到村子與人同住,使社區發生瘟疫和灾害。山區民群難免每年也要消耗山林資源,如砍伐薪柴建材、采摘野菜山珍、過路時碰撞了石頭泥巴,村民爲了防止自己的不當行爲破壞了與精靈的和諧相處,每年都由“召堅”組織全村性“松瑪”儀式,跪謝長者和萬物,以向山林裏的所有精靈致歉,並送出祝福。同時,村民也會在“松瑪”儀式裏相互致歉,對村社內有意無意的人際間矛盾,互表歉意。
章朗是通過舉行特殊儀式來劃定風景林。通常在建寨時會初步劃定,但是在村民生活過程中遇到特殊事件時,也會增加風景林,如章朗有一處叫“鬼街”,因村民去砍伐該地的森林時,全村會失火,據村民介紹已發生兩次,後將其劃定。劃定風景林有儀式進行,須由“召堅”主持,全村村民參與,亦由召堅帶頭管理風景林,由中年組織協助。風景林一經劃定,通常村民會自覺遵守。當國內或國際很多組織爲「落實山林資源私有化,或山林明確權屬劃分到戶,才能强化山林保護」討論得沸沸揚揚的時候,章朗社區對風景林的劃界與配置,沒分彼此沒有私心,視人與萬物皆有靈魂,爲一個「利益共同體」。當人們視資源耗用爲經濟發展的代名詞時,章朗村民却對自己每天得耗用了的資源,感到心中有愧,每年耗用了多少資源,就要表達多少的歉意。
"賧" 和 "松瑪" 精神能傳承下去嗎?
傳統上,章朗村的年輕男孩的培育、山林資源的使用,以至稻穀(村內的主要糧食爲旱稻)種植,社區都體現爲一個利益共同體。在旱稻的種植過程中,從選地與分地、砍地、燒地、播種、田間管理,直至收割整個過程,每個階段都由召堅和老人共同選定吉日方位,進行儀式,互相合作有序進行。對於孤寡老人,青年組織會幫忙其完成整個旱稻種植周期的所有活動。
十九年前,爲了提高稻穀産量,引進了水稻,村民選擇了在具有水源的地方,開挖水田來種植水稻。由於適合開挖水田的地方有限,開挖時勞動力充足者和有權勢者佔據了更多資源。種植水稻後,與之相關的信息或知識不再源於傳統的、內部的社區組織,而是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和商人。農業生産「現代化」進程中,也逐步引進了種植雜交稻和其它經濟作物、施化肥、用農藥來提高産量;耕作變成農戶與土地氣候、與農藥化肥、與農技人員、與收購商單打獨鬥的搏奕。社區傳統文化還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已不系統和不全面。記得,我們曾經向村民詢問農業上的文化元素如何?年輕村民想也不想,直截了當地回答「農業種植,不是文化活動,它只是經濟活動」。傳統上,集體勞動,每個耕作步驟都伴隨著集體的祭祀活動,已成爲遙遠而褪色的的記憶。村民各自在追逐著現金收入時,原來存在已久的不分彼此的「利益共同體」逐漸淡化。
經過多年來和社區共同對傳統文化的探討,爲推動章朗社區經濟重建,我們的「社區經濟」項目開展了:認識社區文化(挖掘和確認社區信仰和相關社區組織);推動社區文化傳承(增强社區信仰及社區組織/機制的建設);讓社區的資源配置切實體現社區的精神信仰。現時,對章朗村社區經濟推動還處在初步階段,今後將繼續在社區文化體系重建和經濟運轉上作更深入的探討。
再品味百度對社區經濟的定義,通過創建利益共同體,來帶動「新」的經濟生産方式,這樣一種「優化」的「資源配置」方式,可能不必要由外來引進,也不須重新創建,向傳統的價值觀念學習,回溯我們祖輩們曾堅守的傳統美德,或能讓我們對現今的經濟模式,有另外一番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