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彭月丽
“我的时间不多了,我想要在离开之前做一件事……”2018年10月,池田老师找到我,说了一番话。听到这句的时候我心头一紧,看着早已白发苍苍的池田老师,莫名的悲伤不觉涌上心头,满是心疼。“不会的,池田老师身体还很健康,您干起活来力气比我还大……”我掩饰得有些刻意,匆匆回答了老师。“不不,我已经83岁了,我也觉得还可以再做下去,但是我的签证还有一年就到期了,因为年龄问题估计很难延期。你知道,现在的土壤问题很严峻,堆肥的事情很重要,如果有人愿意学习,我希望在离开之前把这些年的积累分享给大家。”
听到这里,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梦想开始于当下的问题
池田秀夫,1935年出生于日本福冈,1995年从传统媒体行业退休。退休之后发愿做中日韩交流的国际志愿者,于是开始学习韩语和汉语。1997年来中国,想看看可以在中国做什么样的志愿者工作。来中国途中,正值小麦收获的季节,飞机因为秸秆燃烧的烟雾而延迟降落,这事引起了池田老师的关注,随即开始调查具体的原因。研究后他发现,中国农村因为秸秆燃烧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农民种植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肥,最后又把秸秆等有机物当作垃圾烧掉,土壤则因为缺乏有机质而严重板结。虽然不是农业专业出身,他却决定要去深究这个悖论并设法找到解决之道。
于是,池田老师申请到山东农业大学学习。那里的老师被他的热心与热情所感动,尽力协助他学习农业基础知识,并提供方便使用图书馆资料。除了学习书本知识以外,他还经常跟农大的老师到田间实地考察,与农民交谈,了解当前土壤的问题与现状,并到实验室学习土壤和农作物的检测。就这样,池田老师不厌其烦往返于中国和日本之间,往返于田间地头、图书馆和实验室之间,只为寻找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进行土壤改良。
认真研究农业,解决土壤问题
认识池田老师是在2005年,那时候我正读大二。当时也是“一枚”爱学习的“学霸”,周末的时候我喜欢到学校的农田实验站溜达。有天像往常一样,在实验站一边观察一边背诵我的日语课文,恰好被正在那里做实验的池田老师听到。他走过来,耐心地指出我的发音问题。得知他是日本人,愿意给我指点发音,我很开心。就这样,他每周过来学校做实验,顺道也教我日语,还送我日语元音练习本,教我如何工整地书写日文。
除了日语的学习,我们也会聊到农业的问题,尤其是土壤问题,由此我得知他当时正在研究如何根治土壤的连作障碍。那时候,他和园艺学院的老师正在研究山东非常严重的番茄根结线虫病问题。 他不认同使用化学药剂杀灭根结线虫,“只要有一只没被杀死就会卷土重来,是不是?根结线虫的问题是因为土壤生态失衡,缺乏生物多样性,只有通过有机质才能恢复土壤的生态……”当时我还不太能完全理解他的说法,但是直觉非常可信,我要站在他这边。
一年以后,池田老师主持的使用树皮堆肥改良土壤根治根结线虫病的实验成功了,番茄生长恢复正常,根结完全消失。那一刻真为他欢呼。池田老师曾经说:“只要持续地做,一定会有答案。”他做到了,用十年的时间从一个农业外行转身成为一名农业专家,解决了当时众多专家都难以解决的问题。
之后,很多人邀请他去做培训,还有公司邀请他一起引进树皮堆肥。他应邀去了,也和日本的树皮堆肥公司联络,希望把树皮堆肥引进中国,帮助解决土壤连作障碍的问题。
研究推广在地堆肥
当时学校也引进了树皮堆肥继续做栽培实验,我还跟池田老师一起去一些农资展销会推广树皮堆肥。不料第二年,树皮堆肥在进口的过程中因为检疫问题被海关扣留。池田老师说,进口堆肥成本太高,手续也很麻烦,“由此看来,堆肥一定要用在地的材料由在地的人来做”。于是他开始研究在地堆肥技术。
在他看来,所有的有机物都可以用作堆肥。那时候我们学校旁边有一条河,有人把很多芦苇割下来准备烧掉。池田老师发现后,马上找到他们,问能不能把这些材料拿来做堆肥实验。于是,每天下课后,我就跟池田老师一起用这些材料做堆肥。因为只是做实验,也没有资金购买粉碎机,于是池田老师就买了两把修剪冬青用的大剪刀。我们俩就用剪刀一把一把地将芦苇剪碎到3—5 厘米长,整整剪了一个星期,才准备好一堆堆肥的材料。为了保证一定的碳氮比,我们还买来了一袋鸡粪。没有堆肥温度计,我们就用竹竿和玻璃温度计做了一个可以插到堆肥内部的温度计。就这样,我们开始了第一个堆肥实验。
完成一堆芦苇堆肥以后,老师拿去做种植实验。后来,用了芦苇堆肥的种植实验很成功,随后,他开始教农民做堆肥。最初,没有人愿意做,他就自掏腰包给农民埋单并承诺说,如果有损失他来赔偿。开始的时候他在山东烟台一家果园的一小部分田地做实验,和那家农民一起用当地的玉米秸秆做堆肥,腐熟后作为肥料用到果园里。经过两三年的实验,不仅改善了果实的品质,也扭转了果园原有的大小年现象。
这次的成功给了池田老师很大信心。后来,寿光农业局和当地的一家企业还邀请他一起利用当地的材料建堆肥厂。与此同时,只要有人提出对土壤改良和堆肥有兴趣,他都会答应一起研究,直到问题解决。
新农人培养
在池田老师推广堆肥和土壤改良的过程中,很多人听到总会说 “很好很好”,但邀请一起做的时候却往往回复“我不能做”。有些事情虽然不难,但如果需要持续地去做,大家就比较容易拒绝,不管它的有效性如何。比如,做堆肥改良土壤,大家会说成本很高,需要很多体力而拒绝,宁愿选择短效的化学肥料或者农药,即便这些化学制剂会破坏土壤环境,影响农业的可持续性。
自2017年以来,池田老师经常拜访从事生态农业的新农人,发现善始不善终的现象非常普遍。开始的时候大家兴致勃勃地制作堆肥,最后却成了垃圾摆放场,既不能持续地观察堆肥的发酵状况,也不能如期翻堆,最后没有发酵完成,出于需求也会勉强使用未腐熟的堆肥。
很多人喜欢做有机物覆盖,但覆盖过的土地往往仍然杂草丛生,干燥无活力。老师问:“为什么做覆盖呢?”大家通常答不出来。老师说:“看吧,大家喜欢覆盖只是因为这样做比较简单。”
“一定要知道我们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池田老师说:“事出有因,这是一条自然法则。”在他看来,只要循着问题去找,一定能找到原因,答案也在这个原因里。农业之道来自自然,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去认识自然的规律,而观察就是认识自然的根本方法,只要去认真观察,不断问“为什么”,就一定能找到答案。在生态农业和堆肥工作坊中,池田老师经常强调这一点,这也是他亲身实证过的道理。
2018年,依托沃土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心1的返乡青年生态新农夫网络,我协助老师启动了“堆肥笃农家”项目,在全国不同区域组织生态新农夫学习,旨在培养一批能研究、肯实干、会传播的生态农业种子人才,掌握堆肥的原理与技术本质,能够独立观察和思考,根据各自本地情况活学活用,研究适合本地材料的堆肥技术,并促进堆肥技术的传播与推广。这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池田老师想要找我一起着手的那件事。池田老师说:“生态农业的发展要靠大家,未来生态农业的希望就寄托在这样的新农夫身上,我希望通过多年的经历告诉大家,大家可以做得更好。我60多岁才开始都可以做到,大家更加可以做到。”
为了堆肥笃农家工作坊,80多岁的池田老师频繁穿梭于不同的城市,经常是一场培训连着一场培训。每次看见池田老师在候机楼或者课间打盹休息,我都觉得特别感动。曾经有位农友拍了一张池田老师课间坐在椅子上打盹的照片,后来用作了电脑桌屏。他说,每次看见老师这张照片都会感到莫大的鼓舞和力量。
池田老师的授课每次都有新内容,可以看出他对每场培训都很用心,而且一直在学习,结合大家的需求和反馈持续不断地改进授课的内容和方式。有一次,两个工作坊连着办,赶路已让人疲惫,老师却还在途中修改讲课内容。我很纳闷,忍不住追问原因,老师回答说:“我一边休息一边思考。”他就是这样,一直专注于更好地传授堆肥与土壤改良的方法。
堆肥材料的碳氮比至关重要,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碳氮比的方法,池田老师绞尽脑汁,终于在一次工作坊中想到一个图文并茂深入浅出讲解碳氮比的方法,让大家一目了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你这样的专业教育背景,一定要找到大家能够理解的办法,为此我一直在考虑和琢磨。”池田老师跟我说。参加过堆肥笃农家工作坊的农友大多反馈说,堆肥课程内涵非常丰富,跟老师学习到的不只是堆肥的技术,还有他对于农业和土壤的热忱,观察自然与认识自然的思维方式,以及研究生态农业技术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他那种专注笃定的精神,这一切都让人终身受用。
自2018年10月开始堆肥笃农家工作坊以来,池田老师一直让我担任助教,我知道这是老师有意要培养我。有一次在工作坊中,我讲完负责的部分之后就到一边喝茶休息,没有加入大家的自由讨论和交流。等大家都走了之后,池田老师跟我说:“你要做的不仅仅是教给大家一些知识,还要去了解他们。”我感觉好像被当头棒喝一般,突然意识到自己被知识本身灌醉了,忘了知识只是工具,人才是根本。池田老师讲堆肥也并不只是讲堆肥,更重要的是作为引路人,帮助大家意识层面的成长,打破思维的限制,找到自己本自具足的独立观察、思维与行动的能力。这么一来,让我幡然醒悟。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每每想到池田老师,我总会想到清代郑燮的《竹石》,这首诗可谓池田老师在中国二十余年经历的写照。从当下的问题开始探索,一旦决定了方向就义无反顾,坚持不懈,直到问题解决,就是这种笃定的精神成就了今天的他。
池田老师一生都在学习。退休后他用了十年时间钻研农业,再用了十年时间研究推广堆肥。如果再有十年时间,池田老师一定可以带领我们找到每个人内在的成长路径,以堆肥和生态农业为媒介,找到自己本具的智慧和能力,了解自然,成为自然,创造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为更美好的世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万般庆幸,我们已经启程。
1. 沃土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心 成立于2014年12月,是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民政局正式注册的民办非营利组织,通过参与农场或农户生产方式转变过程中,协力新农民技术提升,减少外来投入,从理论到技术范畴,引入可达到自然农业或生态上合理的可持续农耕方法。自成立以来,出版《可持续农业》杂志内刊,组织生态农业相关培训,在不同区域发起田间学校,传播可持续农业技术与理念。
■ 彭月丽 沃土可持续农业发展中心工作人员,广州、成都等多所田间学校联合发起人,沃土农耕学校教务协调人,堆肥笃农家项目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