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彭月麗
「我的時間不多了,我想要在離開之前做一件事……」2018年10月,池田老師找到我,說了一番話。聽到這句的時候我心頭一緊,看著早已白髮蒼蒼的池田老師,莫名的悲傷不覺湧上心頭,滿是心疼。「不會的,池田老師身體還很健康,您幹起活來力氣比我還大……」我掩飾得有些刻意,匆匆回答了老師。「不不,我已經83歲了,我也覺得還可以再做下去,但是我的簽證還有一年就到期了,因為年齡問題估計很難延期。你知道,現在的土壤問題很嚴峻,堆肥的事情很重要,如果有人願意學習,我希望在離開之前把這些年的積累分享給大家。」
聽到這裏,我的眼淚奪眶而出……
夢想開始於當下的問題
池田秀夫,1935年出生於日本福岡,1995年從傳統媒體行業退休。退休之後發願做中日韓交流的國際志願者,於是開始學習韓語和漢語。1997年來中國,想看看可以在中國做什麼樣的志願者工作。來中國途中,正值小麥收穫的季節,飛機因為秸稈燃燒的煙霧而延遲降落,這事引起了池田老師的關注,隨即開始調查具體的原因。研究後他發現,中國農村因為秸稈燃燒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農民種植過程中使用大量的化肥,最後又把秸稈等有機物當作垃圾燒掉,土壤則因為缺乏有機質而嚴重板結。雖然不是農業專業出身,他卻決定要去深究這個悖論並設法找到解決之道。
於是,池田老師申請到山東農業大學學習。那裏的老師被他的熱心與熱情所感動,盡力協助他學習農業基礎知識,並提供方便使用圖書館資料。除了學習書本知識以外,他還經常跟農大的老師到田間實地考察,與農民交談,瞭解當前土壤的問題與現狀,並到實驗室學習土壤和農作物的檢測。就這樣,池田老師不厭其煩往返于中國和日本之間,往返於田間地頭、圖書館和實驗室之間,只為尋找一個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進行土壤改良。
認真研究農業,解決土壤問題
認識池田老師是在2005年,那時候我正讀大二。當時也是「一枚」愛學習的「學霸」,周末的時候我喜歡到學校的農田實驗站溜達。有天像往常一樣,在實驗站一邊觀察一邊背誦我的日語課文,恰好被正在那裏做實驗的池田老師聽到。他走過來,耐心地指出我的發音問題。得知他是日本人,願意給我指點發音,我很開心。就這樣,他每週過來學校做實驗,順道也教我日語,還送我日語母音練習本,教我如何工整地書寫日文。
除了日語的學習,我們也會聊到農業的問題,尤其是土壤問題,由此我得知他當時正在研究如何根治土壤的連作障礙。那時候,他和園藝學院的老師正在研究山東非常嚴重的番茄根結線蟲病問題。 他不認同使用化學藥劑殺滅根結線蟲,「只要有一隻沒被殺死就會捲土重來,是不是?根結線蟲的問題是因為土壤生態失衡,缺乏生物多樣性,只有通過有機質才能恢復土壤的生態……」當時我還不太能完全理解他的說法,但是直覺非常可信,我要站在他這邊。
一年以後,池田老師主持的使用樹皮堆肥改良土壤根治根結線蟲病的實驗成功了,番茄生長恢復正常,根結完全消失。那一刻真為他歡呼。池田老師曾經說:「要持續地做,一定會有答案。」他做到了,用十年的時間從一個農業外行轉身成為一名農業專家,解決了當時眾多專家都難以解決的問題。
之後,很多人邀請他去做培訓,還有公司邀請他一起引進樹皮堆肥。他應邀去了,也和日本的樹皮堆肥公司聯絡,希望把樹皮堆肥引進中國,幫助解決土壤連作障礙的問題。
研究推廣在地堆肥
當時學校也引進了樹皮堆肥繼續做栽培實驗,我還跟池田老師一起去一些農資展銷會推廣樹皮堆肥。不料第二年,樹皮堆肥在進口的過程中因為檢疫問題被海關扣留。池田老師說,進口堆肥成本太高,手續也很麻煩,「由此看來,堆肥一定要用在地的材料由在地的人來做」。於是他開始研究在地堆肥技術。
在他看來,所有的有機物都可以用作堆肥。那時候我們學校旁邊有一條河,有人把很多蘆葦割下來準備燒掉。池田老師發現後,馬上找到他們,問能不能把這些材料拿來做堆肥實驗。於是,每天下課後,我就跟池田老師一起用這些材料做堆肥。因為只是做實驗,也沒有資金購買粉碎機,於是池田老師就買了兩把修剪冬青用的大剪刀。我們倆就用剪刀一把一把地將蘆葦剪碎到3—5 釐米長,整整剪了一個星期,才準備好一堆堆肥的材料。為了保證一定的碳氮比,我們還買來了一袋雞糞。沒有堆肥溫度計,我們就用竹竿和玻璃溫度計做了一個可以插到堆肥內部的溫度計。就這樣,我們開始了第一個堆肥實驗。
完成一堆蘆葦堆肥以後,老師拿去做種植實驗。後來,用了蘆葦堆肥的種植實驗很成功,隨後,他開始教農民做堆肥。最初,沒有人願意做,他就自掏腰包給農民埋單並承諾說,如果有損失他來賠償。開始的時候他在山東煙臺一家果園的一小部分田地做實驗,和那家農民一起用當地的玉米秸稈做堆肥,腐熟後作為肥料用到果園裏。經過兩三年的實驗,不僅改善了果實的品質,也扭轉了果園原有的大小年現象。
這次的成功給了池田老師很大信心。後來,壽光農業局和當地的一家企業還邀請他一起利用當地的材料建堆肥廠。與此同時,只要有人提出對土壤改良和堆肥有興趣,他都會答應一起研究,直到問題解決。
新農人培養
在池田老師推廣堆肥和土壤改良的過程中,很多人聽到總會說 「很好很好」,但邀請一起做的時候卻往往回復「我不能做」。有些事情雖然不難,但如果需要持續地去做,大家就比較容易拒絕,不管它的有效性如何。比如,做堆肥改良土壤,大家會說成本很高,需要很多體力而拒絕,寧願選擇短效的化學肥料或者農藥,即便這些化學製劑會破壞土壤環境,影響農業的可持續性。
自2017年以來,池田老師經常拜訪從事生態農業的新農人,發現善始不善終的現象非常普遍。開始的時候大家興致勃勃地製作堆肥,最後卻成了垃圾擺放場,既不能持續地觀察堆肥的發酵狀況,也不能如期翻堆,最後沒有發酵完成,出於需求也會勉強使用未腐熟的堆肥。
很多人喜歡做有機物覆蓋,但覆蓋過的土地往往仍然雜草叢生,乾燥無活力。老師問:「為什麼做覆蓋呢?」大家通常答不出來。老師說:「看吧,大家喜歡覆蓋只是因為這樣做比較簡單。」
「一定要知道我們行為的目的是什麼。」池田老師說:「事出有因,這是一條自然法則。」在他看來,只要循著問題去找,一定能找到原因,答案也在這個原因裏。農業之道來自自然,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去認識自然的規律,而觀察就是認識自然的根本方法,只要去認真觀察,不斷問“為什麼”,就一定能找到答案。在生態農業和堆肥工作坊中,池田老師經常強調這一點,這也是他親身實證過的道理。
2018年,依託沃土可持續農業發展中心1的返鄉青年生態新農夫網路,我協助老師啟動了「堆肥篤農家」項目,在全國不同區域組織生態新農夫學習,旨在培養一批能研究、肯實幹、會傳播的生態農業種子人才,掌握堆肥的原理與技術本質,能夠獨立觀察和思考,根據各自本地情況活學活用,研究適合本地材料的堆肥技術,並促進堆肥技術的傳播與推廣。這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池田老師想要找我一起著手的那件事。池田老師說:「生態農業的發展要靠大家,未來生態農業的希望就寄託在這樣的新農夫身上,我希望通過多年的經歷告訴大家,大家可以做得更好。我60多歲才開始都可以做到,大家更加可以做到。」
為了堆肥篤農家工作坊,80多歲的池田老師頻繁穿梭于不同的城市,經常是一場培訓連著一場培訓。每次看見池田老師在候機室或者課間打盹休息,我都覺得特別感動。曾經有位農友拍了一張池田老師課間坐在椅子上打盹的照片,後來用作了電腦桌屏。他說,每次看見老師這張照片都會感到莫大的鼓舞和力量。
池田老師的授課每次都有新內容,可以看出他對每場培訓都很用心,而且一直在學習,結合大家的需求和回饋持續不斷地改進授課的內容和方式。有一次,兩個工作坊連著辦,趕路已讓人疲憊,老師卻還在途中修改講課內容。我很納悶,忍不住追問原因,老師回答說:「我一邊休息一邊思考。」他就是這樣,一直專注於更好地傳授堆肥與土壤改良的方法。
堆肥材料的碳氮比至關重要,為了讓大家更好理解碳氮比的方法,池田老師絞盡腦汁,終於在一次工作坊中想到一個圖文並茂深入淺出講解碳氮比的方法,讓大家一目了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你這樣的專業教育背景,一定要找到大家能夠理解的辦法,為此我一直在考慮和琢磨。」池田老師跟我說。參加過堆肥篤農家工作坊的農友大多回饋說,堆肥課程內涵非常豐富,跟老師學習到的不只是堆肥的技術,還有他對於農業和土壤的熱忱,觀察自然與認識自然的思維方式,以及研究生態農業技術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他那種專注篤定的精神,這一切都讓人終身受用。
自2018年10月開始堆肥篤農家工作坊以來,池田老師一直讓我擔任助教,我知道這是老師有意要培養我。有一次在工作坊中,我講完負責的部分之後就到一邊喝茶休息,沒有加入大家的自由討論和交流。等大家都走了之後,池田老師跟我說:「你要做的不僅僅是教給大家一些知識,還要去了解他們。」我感覺好像被當頭棒喝一般,突然意識到自己被知識本身灌醉了,忘了知識只是工具,人才是根本。池田老師講堆肥也並不只是講堆肥,更重要的是作為引路人,幫助大家意識層面的成長,打破思維的限制,找到自己本自具足的獨立觀察、思維與行動的能力。這麼一來,讓我幡然醒悟。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每每想到池田老師,我總會想到清代鄭燮的《竹石》,這首詩可謂池田老師在中國二十餘年經歷的寫照。從當下的問題開始探索,一旦決定了方向就義無反顧,堅持不懈,直到問題解決,就是這種篤定的精神成就了今天的他。
池田老師一生都在學習。退休後他用了十年時間鑽研農業,再用了十年時間研究推廣堆肥。如果再有十年時間,池田老師一定可以帶領我們找到每個人內在的成長路徑,以堆肥和生態農業為媒介,找到自己本具的智慧和能力,瞭解自然,成為自然,創造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方式,為更美好的世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萬般慶倖,我們已經啟程。
1. 沃土可持續農業發展中心成立於2014年12月,是在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民政局正式註冊的民辦非營利組織,通過參與農場或農戶生產方式轉變過程中,協力新農民技術提升,減少外來投入,從理論到技術範疇,引入可達到自然農業或生態上合理的可持續農耕方法。自成立以來,出版《可持續農業》雜誌內刊,組織生態農業相關培訓,在不同區域發起田間學校,傳播可持續農業技術與理念。
■ 彭月麗 沃土可持續農業發展中心工作人員,廣州、成都等多所田間學校聯合發起人,沃土農耕學校教務協調人,堆肥篤農家項目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