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莊妙慈
從白玉蘿蔔說起
2018年結束前夕,社區伙伴工作團隊拜訪筆者服務的蘆荻社區大學(簡稱「蘆荻社大」),同行者包括位於高雄的旗美社區大學同仁。事後為了對蘆荻的接待表示感謝,旗美伙伴特別寄來一箱美濃當季收穫的白玉蘿蔔。為了不辜負這份食材的盛名,蘆荻社區灶咖工作人員淩君邀請三蘆在地社區伙伴,來自美濃且85歲高齡的林享亭老先生,帶著幾位社大學員使用美濃人特有的方法醃漬白玉蘿蔔。未料同學因不熟悉製作流程導致風味不如預期,於是商請教授上海菜、大陳島二代的廖德勝老師,為製作失敗的醃漬蘿蔔進行救援,加入了特製秘方的花椒辣油。醃漬品獲得重生,不僅保有白玉蘿蔔的脆甜,更增添了花椒辣油畫龍點睛的驚艷。
這個看似平常的料理故事,涉及不同地方之間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著不同食材與食物製作的生產勞動,更蘊含島內外移動的人文故事。
林享亭先生,1934年生,高雄美濃客家人,在高雄子弟學校任教40餘年,2001年退休後隨兒子定居蘆洲。蘆荻社大是在2015年推動食農教育到社區辦講座時認識林老師的,當時林老師非常熱忱地分享自製蔭鳳梨和醃白玉蘿蔔的料理方式。
廖徳勝老師是蘆荻社大「家常•宴客經典中國菜」的老師,出生於中和眷村,之所以成為廚師與父親有關。廖老師的父親是1949年來台的軍人,為了謀生,來台後拜師學藝成為一名素食廚師。廖老師高中時經常跟著父親到達官貴人家中擔任私廚,耳濡目染之下也成為素食主廚,後來又拜一位上海師傅為師,幾年前在蘆洲開了一間上海菜小館,後來與蘆荻社大結識而被邀請開課。以上兩位都不是三重、蘆洲的在地人。被找來參與制作白玉蘿蔔的蘆荻灶咖學員,多數也不是土生土長的在地人,有的是從山東聊城嫁來台灣不到5年的新住民姊妹、有的是在台灣苗栗農村長大嫁到蘆洲的家庭主婦,也有先生是福州人現已退休定居於蘆洲的商場女強人,也有從科技業退休後居住在三重的台北人。
至於淩君,10年前是蘆荻的學員及志工,4年前加入蘆荻工作團隊,成為社區經營的工作伙伴,一個徹頭徹尾在台北都會區長大、不懂食材、不會料理的小孩,現在定居在蘆洲,是蘆荻社區灶咖的負責人。
這個故事裏還有一個要角——成立於2017年底的蘆荻社區灶咖。由於台灣的社區大學沒有自己專用的校舍,必須向公私立學校租借教室,長期以來受盡沒有固定場地之苦。2017年適逢蘆荻社大所在的鷺江學校改建老舊大樓,原來的烹飪教室被迫遷出。於是我們決定在社區裏另覓場地打造社區廚房,命名為「蘆荻社區灶咖」,除了深度進入社區庶民生活以外,也希望它不只是一間教室,而是一個串起人與人關係、人與食物關係的廚房,取名叫「灶咖」(台灣閩南語意為廚房),期待能在都會區裏拓展一個猶如你家我家灶咖般的親密空間!期許以人、食材、料理等為元素,在社區裡發展出富有人情味的美味關係。這些因為不同緣由在不同時期來到三重、蘆洲的住民,因為蘆荻社大這所在地經營20年的社區大學而交會,都是讓來自美濃的白玉蘿蔔變身為桌上佳餚的靈魂人物。在這個故事裏,無論是人台
或食材或空間,都是地方感的真實展現。
先來後到與移民小島
台灣是移民的島嶼,移動與勞動的故事不斷在這塊土地上演。隔著淡水河與台北毗鄰而居的三重、蘆洲地區,是台北都會的衛星城,因二重疏洪道的建設與淡水河圍繞成一個形狀像島嶼的生活圈,這座台灣島中之移民小島,也蘊含著許多地方的故事。
20世紀70年代隨著台灣經濟起飛,產生一群白手起家的自營工廠黑手頭家1,家庭即工廠,遍佈街頭巷弄。他們也是創造當年台灣經濟奇跡的幕後英雄之一,結合原本已經在地數十年的務農家族,工、農階層混合兼備的特性鮮明。後期再加上從東南亞及中國大陸遠渡重洋嫁來台灣的新住民姊妹,勞工群聚是三蘆生活圈的人口特色。近年來因都市更新、土地重劃、捷運開通,三重、蘆洲高樓大廈林立,帶動新一波都市年輕上班族的移民潮。三波移民潮形成三個不同時期新舊移民交錯的景象。
庶民百姓為了生存離開家鄉外出打拼而移動,人在他鄉落地生根,宗教信仰成為辛苦勞動生活的精神寄託,神明隨著庶民而移動,在寸土寸金的都會形態中,巷弄間的大小宮廟林立,是過去移動與勞動的歷史見證。在現代化社會的沖刷下,三蘆島上仍保有傳統宮廟文化以及綿密的勞動社群關係網絡,彷彿是一座看不見的村落,自成一格。
蘆荻社大多數學員來自三重、蘆洲,此一區域特性為勞動階層群聚之地,「移動與勞動」是三蘆地區豐富多元的人文地景,更是重要的庶民記憶,也是當初蘆荻社大選擇創校於此的主因。
看不見的村落,還見庶民之美
「地方」原是人文地理學的一個基本概念,但「地方」一詞與日常生活也息息相關,一個包裹於常識的字眼,在庶民生活的日常用語中除了單純指涉區位,也常指涉一個人和特定區位(Location) 或建築物的某種關連,包括所有權、隱私、歸屬感等。
人文地理學家提姆•克瑞斯威爾(Tim Cresswell)曾指出,地方也是一種觀看、認識和理解世界的方式,抗拒世界理性化(重視空間甚於地方的觀看方式)的行動,是人與環境豐富且複雜的相互影響。所以,「地方」是生活在其中的人們對空間進行意義的詮釋,讓我們自己決定強調什麼,貶抑什麼,因地方而衍生記憶、想像與認同等主觀情感上的依附,就是地方感。
在三蘆島上,移動與勞動的庶民百姓不只是為生計拼搏,也為生命拼搏,搏的是一種人際、社群網絡的凝聚,搏回在經濟掛帥底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係;搏的是鄉愁轉化、落地生根之後,對生活美好的追尋與行動;搏的是一種對生命、生存、生活的尊嚴,搏回對過去歷史的詮釋權,並重新賦予意義,世代傳承,成為年輕後輩重要的經驗價值與資產。每個人都是自己和這個社會的歷史學家。
這種拼搏不只為了生計,也是為了生存意義。不同於被收藏在權力廟堂的資產階級美學,平民百姓的庶民美學是一種體現在生活日常中的拼搏之美,我稱之為「庶民之美」。所以,庶民之美,無處不在。
雖然這座移民之島的人來自四面八方,因為各種原因移居到三蘆地區落地生根,任憑現代化浪潮的沖刷,「人因土而親」的地方感一直在這個看不見的村落持續生長。在一個外地人的新故鄉談「原鄉」,其實是一種鄉愁的託付與投射,更多時候是被拿來用在政治選舉時的人際動員。
社區經營:接地氣、在地化
社區大學,顧名思義坐落在社區中,應秉持「以社區為本」的理念,但理念必須有相應的條件與方法才能實踐出來。所以,如何透過「在地化」貼近庶民生活,讓民眾產生認同感,而願意付出行動參與,是非常重要的。所謂「在地化」,換成當代的流行語就是「接地氣」,不能脫離庶民日常生活。
在地化(Localization)是相對於全球化(Globalization) 而產生的概念,意指在全球化之下地方各自發展的區域特色。「全球化」作為一個概念的出現,大概是在20世紀60年代,伴隨著運輸與通訊科技改良所帶來的「時空壓縮」,將原本完整的國家、區域乃至地方的社會與經濟發展過程進行轉變,但是,全球化的網絡與流動空間,必須藉由地方空間的實踐與接軌才有機會實現。
2001 年台灣學者提出「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的辯證觀點,在地領域與全球流動不應被視為二元對立的地理想像,而是由全球流動與地方特定歷史的交接、重疊與共存的過程,這兩種力量與社會空間是辯證發展的,任何一個地點都不僅被視為「存在」的焦點,更應該被看作一個「形成」的瞬間。所以,我們更在乎這個形成的過程,也運用這樣的概念開展社區工作。
以下透過幾個社區工作的案例分享蘆荻社大如何運用「在地化」以及「共創地方感」作為社區發展的方法。
以神為名:神將文化體驗營
蘆洲地區在台灣的開發史上其實發展很早,舊名為「和尚洲」,因為淡水河的沖積形成許多沙洲,造就非常肥沃的耕地,早期人口務農佔地利之便,兼具河港的繁華。隨著先民開墾時帶入的信仰,宮廟林立,每年農曆九月十九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日前一天,在地信仰中心涌蓮寺會聯合在地所有宮廟神將陣頭出巡繞境,為民祈福,居民則會在自家門前擺設香案、備妥水果恭迎聖駕,相當熱鬧,俗稱「蘆洲大拜拜」,是蘆洲地區每年的重要盛事,近百年來未曾改變,即使都市快速發展也仍維持傳統,只是形式逐年簡化。
面對這樣的地方盛事,社區大學當然不能置身事外,但作為一個成人學習的教育單位,該如何與在地的信仰民俗發展關係呢?2014 年我們接受蘆洲區公所委託攝製《神將的故鄉》紀錄片,藉由影片拍攝的需要進行田野調查,深入了解蘆洲在地宮廟的故事,並在拍攝過程中認識各宮廟的神將會。在廟會活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陣頭種類繁多,形式各具,其中負責扛起巨大神將偶的人稱為「神將腳」,而神將會就是由神將腳組成的團體。這次的拍攝激發出舉辦神將文化親子體驗營的構思,並於第二年付諸實行。
2015 年我們舉辦了在地首創的神將文化親子體驗營,讓這些神將腳現身說法,分享自身的生命經驗,並引導民眾體驗扛神將的滋味。
我們還會透過專人指導讓民眾鑽進神將偶中,也做一回神將腳。平常在廟會出巡時看見高大威武的神將,竟然可以近在眼前甚至置身其中,不再神秘令人畏懼,對社區民眾來講是一個非常難得的經驗,大家都攜家帶眷踴躍報名。
透過這個親子體驗營,父母與孩子的親子關係得以柔軟地在文化的底蘊下拉近,而社區民眾也因此更了解並深刻體會民俗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的珍貴意涵,並跳脫信仰的局限,以更寬廣的文化面向看待傳統民俗及宮廟神將,也更認識蘆洲在地的文化特色;而神將腳也因為在這樣的社區活動中公開現身,從而更有自信去發展與現代社會的關係。
蘆洲神將數目及精緻度屬台灣第一,一向有「神將窟」「神將的故鄉」等美名。宮廟文化是蘆洲地區的在地資產,2015年之後由區公所舉辦的神將文化祭,每年都將神將體驗納入其中。除了每年的蘆洲大拜拜神將出巡的盛事之外,蘆荻社大也持續舉辦在地小旅行,將宮廟神將納入在地文化探索點之內,這些嘗試正在創造民俗信仰與現代社會相互滋養共生的條件,並建立社區認同,讓民眾更加了解自己所在的文化生活圈。
在地小旅行:消失的傳統
技藝與不一樣的地方創生
木屐又名「查甲」或「目甲」(台灣閩南語發音,南北部稱呼不同),意指用木頭製作的鞋子。用未經加工的天然木材所製作的「木屐」,讓雙腳回歸最原始的觸感,是古早人(台灣閩南語意指舊時代、古時候的人)愛用的環保概念鞋。「扣!扣!扣!」走路時木屐所發出的聲音,是老一輩人的共同記憶。然而,隨著價格便宜的塑膠鞋普及,人工愈來愈高的木屐生意大受影響。
木屐從發展興盛到衰退沒落,也訴說著蘆洲在地歷史與經濟發展的故事。蘆洲在台灣光復時期有70多家木屐業者在中山二路開店,使得這條路成為有名的「木屐街」,光在台北縣市,全蘆洲木屐店一天的銷售量就有10000多雙,外縣市的木屐,很多都是從蘆洲進貨的。
蘆荻社大有位志工叫李有諒。有諒的阿公李全城創建全城木屐店,三個兒子開枝散葉,都在木屐街開店。有諒的父親李志富是當時木屐的專屬大盤商,而其他兩位兄弟則是大小盤商,所以只有兩間店面,在門口賣木屐。隨著塑膠拖鞋在工業化下的快速普及,其便利性及生產速度,使得木屐產業面臨嚴峻挑戰。時代的演進導致中山二路的木屐店一家接一家地關門,最後只剩有諒家族的兩間店面,而有諒家裏的店面則更改為小型模具加工,持續至今。
2013 年蘆荻社大展開各項社區工作計畫,以「移動與勞動」為視角整理在地居民的口述歷史,才得知正值青壯年的李有諒家族三代一直都在蘆洲從事木屐產業,於是在次年舉辦了一場木屐分享會。當時有諒的專業是模具加工,卻從此一頭栽進木屐文創飾品的研發世界。現在的他是木屐達人,也會自稱木屐第三代傳人。談到木屐,他眼睛發亮,侃侃而談,從前的沉默寡言不擅表達早已不復見。有諒身上強烈的傳承使命感,也激勵了蘆荻工作團隊中的年輕人。
張榮真,1992年生,土生土長的三重人,也是移民到三蘆島的第三代;念大學時到蘆荻社大實習、工讀,畢業後成為正式工作人員,至今六年多。榮真的阿公從淡水移居到三重,開設中藥行,後由兒子接手,開業六十多年,是三重地區小有名氣的老藥房。
年輕的榮真雖然從小在三重長大,但對於生活就學的地方並沒有太多認同與情感,即便在蘆荻社大工作,也是一直在尋找自己對社區工作的界定與答案。直到看見有諒認真投入沒落的家業,她才開始認同自己在地人的身份,聯合社大其他年輕人和有諒一起組織了「老幹新枝爆青芽——蘆三小團隊」,2016、2017 連續兩年舉辦了三蘆在地小旅行,並把有諒家的木屐、榮真家的中藥行都列入參訪點,希望以這個團隊組合號召在地青年人認識在地文化,凝聚在地認同,通過集體行動共同創造出屬於年輕人的地方感。所謂地方,可以指涉任何空間、地理位置,它並不局限於「原鄉」,更可能是隨著人們移動與勞動而落腳的日常生活住居之處。
庶民觀點的《三蘆社區報》
2011年,蘆荻社大秉持庶民辦報的精神,創立《熱炒久久·三蘆社區報》,對各行各業的社員進行在地培訓,從社區踏查、採訪、寫稿、編輯、送報,全部自己動手來,試刊整整一年才正式創刊。七年來,這份社區刊物定期發行三重、蘆洲二百多個新聞站及派報點,刊物內容從實用性的生活知識到環境生態的認識、從庶民的心聲到勞動百工的人文關懷、從社區大小事的報導到社會議題的探討,社員們不僅對出刊事務駕輕就熟,並且實踐出「社區人報道社區事、在地人寫在地事」的階段性目標。
一份在地刊物所涵蓋的意義多元而豐富,在社區經營上所發揮的效應更是巨大。成員來自社區,他們是學習者,也是報道者,同時也是行動者,透過這份媒體的製作,認識公共、報道公共、現身公共、參與公共,除了刊物本身作為發展社區關係的伴手禮之外,內容的製作也是共創地方感非常重要的一環。發行初期的試刊階段,我們曾經製作過「移動的時光·共同的記憶」專題,邀請社區報參與成員分享親身的經驗,後來這個專題報道引起非常大的迴響,民眾踴躍投稿,連續幾期,欲罷不能。很多女性成員都娓娓道來在三重、蘆洲落地生根的故事,她們都是早期從農村移居到都市討生活的女性勞動力,跟著丈夫一起落腳在三重、蘆洲,夫妻倆經營小工廠,辛勤工作,是創造台灣經濟奇跡年代的幕後英雄之一,眾多「黑手變頭家」故事裏的頭家娘,也是三蘆移民島上最經典的勞動故事主角。
這些庶民記憶的出土,以一份社區報紙集體展現,讓說故事的主角和聽眾都能夠更好地肯認三蘆移民島上的人與事。不管久居或暫駐,大家都有移動與勞動的故事,這是每位庶民百姓身上共同的記憶,也是這塊土地上珍貴的文化資產。
都會新生活 · 共好新村落
人不能離開土地,無論是生存或生活;人因土而親,無論來自何方。
地方,存在於庶民的日常生活;地方感,發生在社群的關係活動之中。
蘆荻社大以「共創地方感」及「在地化」作為社區凝聚與文化認同的方法,貼近庶民生活,發掘在地特色,並設計相關教育活動與課程,激發社區民眾公共參與的動力,發揮由下而上的精神,回到以社區為本的目標,這是教育者和運動者應盡的職責,也是社區大學的使命之一。
2019年蘆荻社大將滿20歲,作為一所坐落在都會區、在地經營20年的成人學校,我們提供學習資源,催化各種學習社群的形成,讓社區居民透過繪畫、影像、文字、烹飪、音樂舞蹈等多元化的表達形式,再現庶民記憶,呈現成人之美,學習之樂,共同打造「都會新生活•共好新村落」這樣的「好地方」。它不只是一所學校,更是我們對未來的期許。
移動與勞動的故事不分世代一直在上演;不分你我,不分組織者或社區居民,都在共創屬於我們自己的地方感,打造屬於我們的新村落!
從農村到都市
漂丿2的春風少年兄
青春孤女的願望
漂洋過海的姊妹花
先來後到
為生活打拼的人們呐
日久他鄉變故鄉
或是人親土更親
落地生根 處處是我家
落葉歸根 還給親愛的土地吧
在這移動與勞動的三蘆島上
故事正在上演,關係正在發生
成人之美 學習之樂
都會新生活 共好新村落
1. 黑手即苦力勞動者,頭家指老闆,黑手變頭家是台灣經濟起飛的助力之一。
2.「漂丿」,此處讀作「撇」,是台灣閩南語發音的詞彙,意指英俊瀟灑。
■ 莊妙慈 台灣新北市蘆荻社區大學社區中心執行長,庶民之美影像方案指導老師,《熱炒久久·三蘆社區報》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