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妇织布以自制衣履。(社区伙伴) |
文/谭秀贞(社区伙伴传讯主任)
车子徐徐从广西鳯山县城开到这僻山之上,告别了城里的喧嚣尘扬,享受着山上的清新空气和日光明媚,欣赏满布秋收稻草的梯田。我终於来到这个广西壮族的小村──那莫屯,展开殷切期待却又短暂的两天访程。
那莫屯只有200多村民,几乎与世无争,粮食高度自给自足。若数行程中最难忘的环节,莫过於目睹村民颂唱山歌的投入和欢愉,我更从他们的歌本中,发现以下一段直闯心腑:
男方向女方对唱(壮语歌词汉译)
乐就乐十六 象刺笋楠笋
(寻乐就要始於十六岁,像幼嫩的笋和楠一样)
笋不吃笋消 楠不吃楠老
(笋和楠不吃白不吃,便会老掉衰残去)
年轻不玩乐 明日空老去
蚁搬土作窝 你想乐已晚
虽是情歌,却浅白真切地透出了及时行乐丶追寻幸福的普世追求;事实上,追寻快乐的内容,不时都在那莫山歌中出现。从这种单纯求乐的人生向往,我尝试了解社区伙伴与村民同行了四年,一起探索可持续生活的过程中部分点滴,能带来甚麽乐的因子,又有甚麽挑战与局限。
踏上山间小路 细听生态农耕作业
行程首站是跟项目团队踏走一条新开辟的山间小路,一路上有那莫屯村民小组组长黄忠永(人称「队长」)受访解说。这条长两千米宽三米的小路,对支持村民继续在耕种时使用农家肥(牲畜猪马牛粪便),助益不可小觑,因为村民要从牲畜所在处的山上,运肥到山下田间实是艰辛,一运就需几千斤至上万斤。从前没有好路,须走陡峭黄泥巴山路,要不运输需时多天,要不泥泞山路危险令村民却步,情愿把田丢荒不种。
社区伙伴资助开辟山路,於2014年底建成,转变随来。队长说,有些村民从前因运肥困难而丢荒田地,现在都复种了。运肥较前容易,便节省了时间和人力,让村民多干点别的生计增加收入。
那莫人过去的耕作传统是运用农家肥,但也受过农业产业化的冲击,幸好他们对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害处早有警觉。例如,他们和邻村一样,发现放过化肥的泥土变硬,种植困难,插秧手都疼;牛只在放牧出外吃草时,因吃了别村喷有除草剂的草後死掉,於是全村达至共识:禁用除草剂。
2012年社区伙伴参与村子项目之前,部分村民因面子问题而持续使用化肥农药,因为邻村瞧不起那莫村民,说他们没有钱买不起化肥。化肥遂成了有钱的身份象徵,所以一些家庭明知化肥不好而碍於面子使用)。但经培训和参与交流之後,早有健康意识的村民很快就认同生态农耕的价值。现在,全村均用生态肥,除了农家肥,辅以绿肥(种植可作肥料的植物如艾草和姜龙)。
在健康的种植下,那莫屯不单有稻米馀量,还有其他作物如黄豆丶山茶油丶花生丶板栗丶红薯丶玉米丶芝麻䢄和多种蔬菜水果,加上饲养鸡鸭,粮食丰富自足。
复兴传统土布衣履 成就生计活路与社区自尊
第二站走访一所共育那莫屯和附近村寨孩子的小学,探索另一项可持续生活的作业──恢复自制土布丶复兴传统民族衣履。
刚好课间时段,穿着传统壮族衣饰作校服的孩子,在操场跑跑跳跳,乐透无忧;在活泼与孩子气中,透着对传统的浓情。这里的学生和教师所穿的壮族校服,成为那莫屯可持续生计的一项社区经济,更激发那莫人对自身传统恢复自豪感和自信心。
学生和老师们都欢喜穿上自身的传统民族服装,而经伙伴机构鳯山县外资扶贫办努力联系,获得了县政府的支持,出于保育民族服饰的愿景,愿意担承出资供应上述小学的学生和教师民族特色校服,由那莫村民自织土布兼缝制校服,让村子的传统布衣制作多了一个销路。
面对现代化的挑战,那莫屯年轻一代不会做土布,很少穿民族衣履,有的年青男子感到土味难看,但中老年人却珍视土布衣的好处:能吸汗丶凉快丶耐磨耐脏。社区伙伴在村里发展项目之初,曾召集村民讨论土布土衣作业的价值和存废抉择。结果,村民选择保留作业,因为成品既能自穿又卖钱,传统服饰亦能强化身份认同。
社区伙伴提供社区小资金丶协助举办传统服饰展览丶拍摄纪录片记下工艺工序丶向支农大学生宣扬保育农村社区传统文化,以支持村内扩大织布和制作传统服饰的活动。同时,随着社区伙伴在那莫支援保育民族文化的工作产生效应,那莫在县内外开始出名,以及广西三月三传统歌墟成爲法定假日,节庆要穿民族服装,人们遂对那莫民族服装渐有需求,订造的人越来越多,民族服装复兴随来。队长说,在社区伙伴项目进入前的2011年,村里只有3家人织布,今天已增至20多户参与其中。访问得悉,村妇们做完农务和带子孩之馀,织布造衣造绣花鞋帮辅生计,每年收入3000至5000元(人民币,下同)。
全村最资深的60岁衣匠妈达(壮语称呼,因女儿名黄彩达,妈达即阿达的母亲)不单自己大量织布造衣,也正教授其他村妇承传工艺。妈达笑意盈盈,漫谈造衣布的几十年人生,对於近年人们再度重视壮族布衣,亦有销路,感到很鼓舞,她35岁的女儿妈敏也是她的高徒。因着土衣布在村里复兴,妈敏选择生计时就多了自由──她曾出城打工,却感失去自由,事事被人管着,而且乡中孩子也要人带。现在,既然回乡有生计活路,便回来与妈妈搭挡赚食了。
复兴土衣布亦让那莫人减少了外购衣服的消费,同时回复了对自身传统的自信心。回答我的提问时,妈达温婉又自豪地说:「我一辈子都穿传统衣布,不穿外来服,否则,我就变了外族人了!」
保育山歌与自由选择的意志
最趣味盎然的行程算是了解山歌保育。那莫人的山歌没有文字记录,世代口唱心记,音节简单重复,随时由歌者自行调整创作。61岁的「歌王」黄昌谋最热衷传承山歌,伙伴机构跟他协作,把搜集得的800多首山歌,以壮语汉文音译记下,辅以汉文翻译,期能把山歌留传,又计画於未来出版歌书和制作光碟,让已不懂又不唱山歌的年轻人学唱。
访问当天,歌王就即席唱了三分钟的「十二月歌」(参看文末影音录像)。我虽听不懂,也不太能欣赏,却感到清脆嘹亮又谐和悦耳的嗓音,已是一种享受。
那莫山歌最多的是男女对唱的情歌,另有劳动歌丶苦歌(诉说个人凄苦)丶赞美歌(赞美山水丶田地丶公路丶房子和人等各样的感恩抒怀)丶祝寿歌。生活中各种经历和感受都可以入歌,例如种棉花丶种水稻丶种树丶酿酒造饼……
作为外人,我曾经怀疑保育山歌的意义,简单重复的音节,对心思复杂的现代人和城市人来说,或感沉闷不爽,保育传统文化总应有特定的价值和目的,并不为保育而保育。但观乎我们与村民搭档复育山歌的过程,和与村民的访谈,让我改观。村民的反应热烈,过去已办了四年「三月三歌墟」,年青人认识山歌後喜爱的程度比想像中好。最让人亮眼称奇的,是村里的中老年人连结出城打工的年轻人和鳯山县的其他不相识的人,利用手机的QQ网路群组对歌。访程首晚,就看到一群中年男村民用手机与另一端的男女对唱,乐不可支!
我问歌王热衷承传山歌的意义,他低头思考片刻後说:「我都不太清楚,只想山歌一个传一个。」他说不出抽象的意义,却在谈话和表情中,读到那种摰爱发自肺腑,他喜孜孜谈到最喜爱情歌:「那些慢一点的拉音最迷人!最厉害!」然後倒能说出爱山歌的个人意义:消遣丶散闷丶舒心。
我问几位村民有没有听外面的流行曲?喜欢吗?山歌好听还是流行曲好听?回应是:有从电视听流行曲,但不懂听不懂唱,因是汉语;却喜爱流行曲的音调,山歌和流行曲各自精彩!
至此,我知道他们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倒有选择。只是,当他们真心选择传统时,而传统却不致於被时代压毁崩塌,仍可乐悠悠地有所选择,这是否就是可持续生活的真粹,保育传统的意义?
上下求索永续快乐 孰易孰难?
健康农耕丶复育土布衣履和山歌,一定程度提升了身心的饱满;但幸福之路常是遥遥,那莫人寻求可持续生活的挑战也多着。
全村的经济收入来源相当靠赖年轻人出城打工,六成的年轻人跑到广东觅活,村里留下长者丶妇女和小孩是个不可持续的光景。不单村子因缺少劳动力而令农业後继堪虞,村民整体靠土地来改善生活也相当困难。例如村民估计,生态种植出来的好米每年就有馀粮15,000斤,却只有很少量向外销售,其馀用以喂猪,因为运输成本高之馀,没有人全身投入搞宣传品牌,难在城市的市场立足,但村子里年长村民都无意欲或条件投入於此,就如歌王说:「要做的功夫太多,除非我现在是40岁,才投进去,我现在这般年纪,不会做了。」可见,能够让年轻人留在村子里,参与建设农村,将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面对生活局限,那莫人正积极拓展新路。在社区伙伴及伙伴机构的协作下,村民学习一些方法,例如认识合作社的经验,尝试寻找有效途径,将那莫的生态农産品及土布服饰等透过销售与更多人分享,惠己惠人。
可持续生活必有快乐相随,那莫人单纯求乐,总得经过一番不简单的上下求索;这历程中,有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和互动,亦有城乡如何共存共荣的思考。
歌王黄昌谋喜唱「十二月歌」──颂述那莫人全年每个月的工作和生活── 一月整理田土;二月掉粪下田;三月满山花开;四月秧田;五月插秧;六月松田;七月稻苗开花;八月谷熟金黄;九月收成;十月田地一片空;十一月农闲玩乐;十二月谢祭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