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伙伴扎根基层,始终在推动可持续生活。2017年在北京设立代表处,让我们有更多机会了解各部门和其他机构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思考与实践,也让社区实践的深耕经验与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及相关政策能对接起来。2017-2018年,社区伙伴分别与中华环保联合会(以下简称联合会)、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促进会(以下简称研促会)合作,就是一起探索生态文明政策在社区落地、实践的方向,既有城乡社区环境教育,也有农村社区生态农耕在宏观层面的跨界对话等等。
一般认为提升环保意识需要认知、情感体验、环保行动倾向三个过程。然而多年来的环境宣傳教育活动往往是一时一地的,下一次活动又是另外的场景、另外一群人,活动与行动之间也缺少清晰的连接。与联合会合作的社区环教项目的活动设计,是深化宣傳教育活动的形式,加强与社区的连接。
相比一次性的环教活动,这个项目较为注重延展,有理论和知识的培训,也有针对前次培训的实践活动。如实践互动环节设计的芽苗菜和酵素制作取得不错的效果。芽苗菜种植是一种零碳种植方法,在家庭里可以操作,又方便与邻里分享经验。活动后,有的社区自己组织了芽苗菜评比活动;而酵素制作活动后,酵素瓶集中放在居委会,第一个月需要社区骨干轮流值日来给酵素瓶放气,并做登记日志。相比一次性的活动,这类活动还能让事情继续发酵,让社区骨干与居委会在这个议题上持续合作一段时间。这些设计也让环境宣传教育从单纯的知识传播,过渡到行动倡导、身体力行。
在生态文明战略视角下,生态农耕的多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些多功能的呈现,需要多元群体的参与。
以往的生产者、消费者、教育者等等单一身分的圈子正有所改变,需要多方的互动和合作,协力建立支持农业生态转型的社会制度体系。作为社会组织,社区伙伴的角色与位置,是通过提高人们认识农业的“多元功能”,支持多元群体实践、搭建网络平台,促进对话与合作,推动城乡互助连结的模式,支持社区为本的实践与行动。为此,我们与研促会合作,在2017年承办了“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惠州年会”之“乡村振兴•生态农业”分论坛,并以“乡村振兴与农业绿色发展”为主题,全国农业、环保、林业、生态领域方面的专家学者及相关管理部门代表,通过跨领域的交流与对话,增加理解和包容,共同协力可持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