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梁少雄
2023年初春,蒲韩新青年公社四个家庭开启了“共种一亩田”计划。我们坚持统分结合的原则,一半公田共同种植玉米、花生、黄豆、土豆、红薯、西瓜、香瓜等作物,一半私田由各个家庭按照自身的需求和喜好种植蔬菜。虽然只有一亩田,但承载了我们家庭生态食物自足、亲子互动、社群连接、村民关系等多重需求,在此基础上,伙伴们还畅想了未来开启一亩果园和五亩主粮等计划。
其实,我们返乡后的第二年就在黄河滩开启了占地面积15亩的老石农场1探索。当时满怀理想地在农场种植了20多种作物,后来因为忙于建造猪舍发酵床,加上农场灌溉设施匮乏,以及自身种植经验不足等,导致作物管理非常不到位,也就没什么收成。我们也因此得出一个贴近事实但又简单粗暴的结论——年轻人搞不好生产。对此,我认同作为返乡伙伴,我们不需要大规模生产以承载生计,但一定要从生活的需求出发参与生产,以实现自给自足落地生根。这个愿望在我们返乡的第九年终于开始落地,内心踏实而喜悦。
这几年有不少师友询问过我,返乡后最大的收获和困难是什么。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解放自我,让我们不必再陷入以金钱和消费为导向的文化价值观念中而迷失且消耗,在乡村安身立命的过程中让工作与生活融合生长,也让自己活在通透中张弛有度地追寻个体生命价值和社会理想。因为这样的收获,我们没有碰到过特别大的困难,我也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只要不犯低级错误,我们就能继续稳步前进。
返乡九年,从最初通过公益项目支持青年人参与乡村建设,到推动农户参与有机种植,我们的工作都是在不确定性中不断调整,积累经验,与生活交融,并跟随季节气候来调整工作内容和节奏。对于参与其中的伙伴来说,既要适应忙闲分明,也要重新体验“生活拉扯”的价值和意义——这是乡村工作和生活的特质,与大自然的节律保持同频共振。
其实,我们并没有做出多少可视化的显著成绩,但依旧满怀信心通过线上训练营、集中来访交流、人才培养计划等,支持和陪伴青年人成长,推动山西省内生态农友的联合发展,促进高校青年老师与一线实践者的紧密合作。最为重要的,不是我们给别人传达所谓成功的经验,而是以自己为参照,践行可持续生活方式,潇洒自如地迈步在永无止境的乡村建设大道上。对于那些与我们产生连接的伙伴而言,我们的存在就是价值。
作为从大学时期就接受乡建宏观思想启蒙并积极走入乡村实践场域历练自我的乡建实践者,我曾经意气风发,满怀激情和执念地追求社会理想。和周围的同伴一样,用艰苦奋斗的精神指引生活的方向,将谈论自己的生活视为小资情调。这是新中国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留下的历史遗产和时代烙印,也是当代乡村建设运动从新世纪初步履蹒跚积累发展至今,社会大众广泛参与的密码之一。
2015年3月返乡后,我带着疑惑和期待开启了身心合一的探索,慢慢对“生活”有了更多的理解和体验。2015年12月去台湾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实习,让我真正“看见生活”,并在意识层面决定要回乡村落地生根。随后的探索都是在重新看见生活价值的基础上,将其与个人成长和乡建事业发展进行有机融合。
那么,生活到底是什么呢?
现代社会中,谈论生活对很多人来说是奢侈或单一的。奢侈是因为在主流的文化价值与生活方式中,人们要拼命挣钱来支付各种开支,无暇顾及生活。单一是因为在时代快速发展的潮流中,购买和交易已经无孔不入,人们无心体验生活的丰富性。我认为,生活本身很简单,就是吃穿住行用,但却影响甚至决定着我们的工作、健康和教育的品质,和中国的大道至简一样,也最容易被忽视。
首先,生活是工作的源头。我们工作是为了促进生活更自如而有品质,在生活的琐碎中体验生命的丰富度,而不应为了工作而丢掉生活的底色,被金钱所囚禁,被关系所困扰。
工作中,沟通、合作和行动能力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素养,而基础素养的训练就是看见人的不同。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我们看见差异、理解差异、欣赏差异的场景。我和爱人刚成家后要自主做饭,最开始经常因为炒菜放盐多少而争吵,后来才慢慢理解,这背后透露出我们彼此不同的生活经历,在理解的基础上我们才能一步步接纳和调整。与村民农户相处亦然,乡村老百姓,百人百性,沟通交流中时常自带乐趣、调侃和幽默的讽刺,很少一本正经地谈论工作。因此,我们是在农户对我们保持客气与尊重中积极回应大家日常的需求,包括代发快递、买车票、交话费、修理电器等,并主动创造“麻烦”他们的机会,如借农具、组织活动等,从中构建信任关系和沟通方式,当然,我们很难摆脱书生气而自如地与大家交流,这是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持久练习的功课。
最近几年,参加人才计划学习的伙伴大部分都是受温铁军2老师思想的感召来到乡村,往往没有太多乡村生活经验,对乡村建设充满热情也充满困惑。对此,我们有意识地在乡村创造真实的生产生活体验场景,从集体做饭、打扫卫生、维护粪尿分离的生态厕所、与农户共同劳作、在行动中与农户建立连接等生活琐事开始训练,这个过程很有成效,也很刺激,极具挑战。挑战一方面来自于不同伙伴因为行事风格不同而很容易陷入世俗的人际关系评价与结伴中,而有效的沟通对话需要大家不断的练习和磨砺;另一方面源于眼高手低,大家的宏观思想和社会理想与微观行动建立关联需要一点点地沉淀。
对此,我自己非常享受当下的状态,生活中的点滴观察、体验和启发,都可以转化为工作中与伙伴沟通、合作和行动的能力。前些天看到杏树上花果同株,不禁感叹:错过了时节真的就错过昙花一现,由此联想到在支持人的成长中,可以慢,但有些“节”必须自己过,而且“时节”还不能错过,跨不过去可能就一直在原地打转,只是人的生命周期相对于动植物而言更长一些,有较大的周旋空间。
其次,生活是健康的基石。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技术为支撑的医疗条件被人们普遍认为是最先进的治疗手段,我们都在关注如何治病而忽视了一个基本常识,为什么会生病?我们如何理解病症?中国传统哲学讲究“天人合一”和“本自具足”,人的健康深受大自然一年四季能量升降沉浮的影响,人体本来具备自我调节和修复的能力,任何外在的治疗手段都应帮助人体恢复与生俱来的能力,病症本身也是人体排病和提醒的信号。我认为,这是医疗的本质。有了基础的认知后,我们就会发现,健康的密码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我们如果关注自己吃的食材来自哪里,用心增加厨房的温度,也有利于促进亲密关系的生长。也会注意尽量不早晨洗澡,晚上不暴饮暴食,早睡早起,夏天不吃或少吃冰镇食物,冬天不穿露背露脐露脚踝的衣服鞋袜,早晨和冬季尽量不剧烈运动——当我们开始关注日常的琐碎时,也会在体验中感知内心的变化,活得坦然、豁达、充满安全感,以健康的身心去承载和享受事业的价值感。
高中和大学时期,我留着长发又酷爱踢球,喜欢自己在球场上长发飘飘的样子,经常早晨用冷水洗头,冬天也不例外,踢完球就一口气灌一瓶冰镇矿泉水。而现在,有了对健康的基本认知后,我和周围的伙伴一样基本不喝凉水,夏天穿长裤,身体明显能感知到节气的变化和大自然的韵律,对自身和家人的健康也满怀信心。最近几年,参与人才计划学习的年轻伙伴在学习期间也都开启了中医学习和自我身体调理之旅。
最后,生活是教育的土壤。我们返乡很重要的个体原因是希望让孩子在乡村成长。对我而言,这是基于儿时在乡村的童年经历和成长经验:喂牛、干农活、盖房子、兴修水利、划分土地、记工分、团体偷东西搞破坏,精彩纷呈,就连学校的教学安排也是与村庄劳作相结合,包括勤工俭学、户外体验学习、冬天自制火炉和煤块等等。这些经历在当时虽然觉得很艰苦,甚至很不情愿,但现在看来却成了自己创造乡土教育和推动乡村建设的宝贵素材。
我们在乡村以亲自然、亲乡土、亲情的“三亲教育”理念为基础做了八年学龄前混龄教育的探索,充分感知到孩子们在大自然环境中慢慢成长的“差异美”,也曾经试验过两年自办小学,但发现困难比我们想象的多得多。后来在多方的学习交流中就放松和领悟了,教育的本质是关系的构建,夫妻关系和家庭学习环境是影响孩子成长的核心;其次是我们的工作环境和社群氛围;再次是我们生活的村庄大环境;最后才是学校教育。有了这样的基础认知后,我们梳理了孩子教育的四个维度:
1、身心健康——要有体育爱好和不定期的户外运动;
2、阅读——在阅读中开拓视野和安放自我;
3、农耕体验——感知劳作的辛苦和喜悦,体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4、科学和艺术——给孩子创造接触科学和艺术的日常,培养和支持其兴趣爱好。当下,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没有任何焦虑,因为生活中到处都是教育的场景,学习随处可以发生。
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教育和医疗充满无力感,而工作的核心指向也是为了获得所谓好的教育和医疗条件。其实,答案不在远方,而在脚下的生活之中。个体生活方式的改变,不仅有益于家庭,也会开启与连接公共性文化价值的转变。
如今,我们团队扎根于村庄的生态化转型,致力于推动山西省内乡村建设网络的探索,不管具体工作和业务是什么,背后追求的价值理念都是为了践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看见人的多样性,创造更广阔的成长空间。这些改变,都源于我们对生活的体悟,道理不是讲给别人听的,而是留给自己做的。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化实施,城乡之间的物理空间和文化价值观念的隔离会慢慢融合。不管身处何方,身居何位,我们都有条件在生活中舒展自我,追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1. 为纪念恩师刘老石而取名“老石农场”。
2. 经济学家、“三农”问题专家,担任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等职务,主要研究领域为发展中国家比较研究、乡村治理与乡村建设以及农村金融等。
- 梁少雄 山西蒲韩新青年公社联合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