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是岸:貴州流芳村案例的啓示

貴州省黎平縣村民正在收割老品種糯米
貴州省黎平縣流芳村村民正在收割老品種糯米。(詹煒/社區伙伴)

文 / 李青 (社區伙伴項目官員-生態農業)

+ 擊點放大圖片
流芳村農田裏種有不同的老品種米
流芳村農田裏種有不同的老品種米,包括飯稻和香禾糯。
(李青/社區伙伴)
流芳村農田間種稻穀
流芳村農田間種稻穀,前面一排是黑米,後面大片本地品種飯稻。
(李青/社區伙伴)
貴州省黎平縣村民正在收割老品種糯米
貴州省黎平縣村民正在收割老品種糯米。
(詹煒/社區伙伴)
農民在稻田中養育肥魚
稻-鴨-魚種植模式是流芳村的傳統種植文化,農民在稻田中養育肥魚。
小孩在稻-鴨-魚的田中好奇地看鴨子如何捉害蟲
小孩在稻-鴨-魚的田中好奇地看鴨子如何捉害蟲。

  在現代的農田裏,我們依靠科技研發許多農作物新品種,但卻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因爲每一個新品種都會伴隨一套相關規範化或標準化的種植技術,這些種植技術都離不開化肥農藥。事實上,很多外來的新品種不能適應當地的氣候條件,容易招蟲生病;同時爲了保證收成,農戶在種植過程中也是不得不使用大量化肥農藥。而那些適宜本地氣候的傳統品種,卻很抗蟲抗病,即使遇到異常天氣也不會絕收。一些例子顯示,改種新品種的農村,後來發現種植傳統品種有更多更大的好處,都轉回種植傳統品種,貴州黎平縣的流芳村是個好例子。

  貴州黎平縣流芳村早年在雜交稻推廣期間,種過一段時期的雜交稻,2003年起村民又陸續返回種傳統水稻,一直堅持至今,不僅全村都種傳統水稻,還影響了周圍的村寨一些農戶來種傳統水稻。提起返回種植傳統水稻的原因,他們的理解不僅僅要擺脫農藥化肥帶來對健康和環境的危害,還有更多……

結合傳統文化的種植方式

  不管是日常生活還是各種節慶,居於流芳村的侗族人都離不開稻米、魚和鴨,所以侗族傳統上就有稻-鴨-魚的種植模式。這種植模式不僅讓農田提供豐富的食物,更能保育健康的生態環境,因爲稻田中的鴨和魚覓食稻田中雜草和害蟲,它們的糞便又可爲稻田施肥,形成一個健康的生態循環,毋須施用化肥農藥。然而,種植雜交稻需要投入化肥農藥,這就污染了稻田,使得村民沒法在田中養魚養鴨。

傳統品種美味可口

  流芳村民都覺得老品種大米口感好,味美,用他們的話說就是飯香。許多村民即使外出打工,也會自己帶米出去,因爲吃不慣外面的米飯,也擔心它們用了化肥農藥不安全。

傳統品種更適宜當地環境

  一方水土不僅養一方人,也選擇一方品種。村裏有一些位置不好的田塊,例如那些山上的冷水田和銹水田[],栽種外來的雜交稻時産量低,都不如種老品種産量高。有這樣田塊的農戶,即使在以前村裏大面積種雜交稻時,他們都還保持種老品種。

更能節省勞力和外部投入

  在返回種植傳統稻米,開展有機農業之初,很多人是抱著靠種有機米賺錢的想法,但是幾年過後,發現靠種大米確實賺不了甚麽錢。在有些地方,不賠本就已經很好了。儘管現在村裏還是有部分大米拿出去賣,但是每年收穫的大米一定是先滿足自己,剩餘的才拿出去賣。但村裏人認爲健康是最重要的,生病了自己受罪也要花錢,吃生態大米才會健康少得病。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青年人外出打工,農業勞動力很不足。有農戶說雜交稻産量一般是比常規稻高,但是也很費事啊──從收割、加工到儲藏,要爲多出的幾百斤米費很多勞力。雜交稻價格低,又不賺錢,種植時還要買種子、化肥和農藥,不划算。

  農戶這麽自信,還得益於這幾年全村返回種傳統水稻之後,農田良好的生態環境恢復了,稻田有隨處可見的蜘蛛幫忙捉蟲,稻株上病蟲害很少,又有鴨子和魚幫忙除草施肥,再加上稻種都是自己留的,投入大大减少了。

  這幾年,當鄰村的農戶在田裏辛苦打農藥時,流芳的農戶却在悠閑地唱歌。他們一方面覺得流芳人不勤快,一方面也在暗自觀察取經。現在周圍一些村的農戶也開始嘗試生態種植,流芳有機種植協會也給大家送去各種老品種種子。改變,就是從種子開始的。


註:

冷水田:多半處於山坡上最高、最上、最偏的地方,大的不過一席,小的不可立足。那田裏的水特別冷,比周圍水田的水冷上幾度,種植的品種要耐寒一些。

銹水田:又稱煤銹田、煤水田、銹毒田、發紅田。其成因絕大多數是受含硫、鐵的煤礦滲出(或排出)水引起。田的水面浮有紅褐色的氧化鐵薄膜,或土壤表面沉積有銹色的絮狀物。鐵銹膜的覆被嚴重阻礙土壤中氣體更換和環境更新,會影響水稻生長而减産。

冷水田和銹水田都是水肥條件不够好的田塊,是"瘦田",不是"肥田"。

最新故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