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中尋找力量

在传统中寻找力量

在過去數十年,居住在西雙版納的哈尼族社區砍伐了大量的自然林,用於發展橡膠和茶葉,而紅河流域的哈尼族雖然比較完好的保留了傳統土地利用的格局和文化景觀,但年輕人外出打工掙錢,祖祖輩輩留下來的梯田無人承繼。如何在「發展經濟」與「保護傳統」之間找到平衡,是擺在哈尼族人面前的挑戰。

自2016年開始,我們與雲南民族大學雲南省民族研究所的伙伴一起,提供了一個平台,透過「氛圍營造-引發反思-帶來行動」的思路,讓哈尼族村民與當地相關政府官員一起分析問題的原因,共同探討解決辦法,規劃當地可持續發展的途徑,並付諸實踐。

在西雙版納,伙伴與社區的青年人一起觀察社區生態的變化。青年人透過恢復鳥類棲息地等行動,認識到祖先對森林的佈局和管理有一整套理解和智慧,這些智慧保護著山區的生態和當地族人的生存環境,而維繫這一傳統的正是社區的老年人。青年人開始反思並有了轉化:過去,因為單純考慮經濟的發展,人們砍伐森林,改為種植經濟效益更高的茶葉和橡膠,社區不再重視老年人的意見,不再看重自己的傳統文化,漠視生態的保護;現在,青年人對自己的身份和文化感到自豪,也意識到生態破壞和文化丟失的威脅。

社區認為,只有恢復一些傳統機制,才有可能恢復文化和生態。在壩卡村,社區選舉了九位德高望重的村民作為寨老,恢復了本地的寨老架構。但社區也看到,必須改善和創新傳統的管理機制,才能適應當下需要,於是在寨老管寨的基礎上增加了中年人、青年人和婦女的角色。到2018年3月底為止,西雙版納的兩個項目村壩卡和光明成功地達成了集體決定:以生態友好的原則,重新規劃土地。一個村子決定移除350畝橡膠林的種植,逐步以天然林代替;另一個村決定保留200畝水田作為鳥類棲息地。

在紅河州,哈尼族有世代耕種的梯田、有維繫水源的護寨神山、有每年祭祀神山的傳統,但青年人因為離開家鄉外出打工,敬畏自然之心漸漸淡薄。為此,紅河和西雙版納兩地的哈尼族人開展了對話和互訪,西雙版納的村民向紅河村民瞭解傳統儀式的習俗,紅河的村民一方面對自己保留了哈尼文化感到驕傲,同時看到哈尼族社區開展各種活動,社區既乾淨又熱鬧。紅河的村民意識到,要共同重新梳理傳統文化,關心公共問題,讓社區重新恢復活力。

兩個地區的哈尼族人都意識到傳統文化的價值,社區在傳統中獲得了力量,也找到應對當下難題的答案。這種既兼顧生計又考慮到生態和文化的發展方向,也許正是當地人所追求的可持續生活方式。

(摘自《社區伙伴年報 2017-2018》)

 

 

最新故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