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百越的先民就開始利用沼澤地種植糯稻,沼澤地「生機勃勃」,微生物、植物、動物,它們「相克」而又「相生」,一切也因而和諧、延續——「稻魚共作」也是百越古老栽培體系的延續。
在貴州省黎平縣流芳村的侗族人,以稻田為基礎的「稻—鴨—魚」共作農耕方式,有著獨特的文化價值和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意義。侗族人祖祖輩輩喜食糯稻,節日裡,家中也會制作糯米酒、粽子、糯米粑粑等傳統的食物。稻田中的鯉魚被做成腌魚、酸魚,成為村民招待貴客的菜品。這種種養結合的持續性農耕系統,自然而興旺。
源於流芳侗族豐富的傳統知識與智慧,2005年開始,社區夥伴與村民共同努力,實踐有機農業,按照本土「稻—鴨—魚」共作的農耕方法開始有機水稻種植。
由於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傳統農耕習慣,一直以來村民很少使用化學農藥,化肥也只是最近幾年外出打工導致勞動力缺乏,少數農戶用一點點。
美麗的流芳村
天時地利人齊心,2006年村民在縣民政局注冊成立了流芳有機農業協會,並建立了自己的有機生產管理系統,逐步停用有害的化學品,2005年村裡只有12戶參與種植有機水稻,到了2006年全村538畝稻田全部轉換為有機耕作。短短3年時間,流芳大米已經獲得南京有機產品認證中心有機產品認證。
協會副會長何宗美第一次知道了「有機農業」,並且發現「有機耕作」方式與侗族傳統的農業「稻田養魚(鴨)」十分相似,區別就是以往的種植中多用了一些化學農藥和化肥。做了3年的有機種植,她對有機食物的口感已非常敏感,並自豪的告訴我們,家裡的豬也是吃健康食物長大的有機豬。
當古老的方法再次展現出她的活力的時候,我們更有理由相信:沒有農藥、化肥同樣可以種出好的水稻,而這一切也不再僅僅是水稻和魚的問題,它還關系到農民增收,環境保護及生活的可持續……
收獲時,在田裡開挖魚溝,把魚收到溝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