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我关系犹如婚姻

赤牛仔(左)与妻子阿默在展销他们的废弃改造家居用品。

文 / 李文新(社区伙伴於四川成都的伙伴机构丶成都高新区万市自然教育中心工作人员,负责组织农场体验丶自然体验等自然教育活动)
(本文大小标题乃社区伙伴编辑加插)

编按:

  2016年1月5-14日,作者参加了由社区伙伴四川办公室统筹的台湾社区营造交流团,考察内容主要围绕城市和农村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如何促进生态友善和社区治理,以及城市和农村社区的互助合作,在主流经济发展模式以外开辟另一条生活之道。十天左右的行程中,参访了约十二个访点,包括福利协会丶生态社区丶社区营造中心丶市集丶社区厨房丶社区发展组织,以及在台湾颇闻名的旧物改造工坊和品店“阿默的家”。本文是作者记述参访心得,分享所见所闻,尤其在“阿默的家”的观察和体会,从而反思现代社会的消费文化。

+ 击点放大图片
赤牛仔(左)与妻子阿默在展销他们的废弃改造家居用品。
「阿默的家」在搜集废弃物再造新産品。
赤牛仔用三脚架丶刹车鼓丶裁断贴片做成的枱灯。(李文新)
赤牛仔用废木头丶汽车废材丶回收的一次性筷子做成的吊灯。(李文新)
赤牛仔把废木被白蚁蛀蚀的部分处理乾净,刷上回收的废机油防腐,最後再做成置物架。现在架上摆放着书籍和赤牛仔的作品。(李文新)
在树合苑,大家动手做豆花。透过动手做,建立和食物更亲近的联结。(李文新)

  物是什麽?物以不同形象不同角色进入我们的生命中,满足着我们的不同需求。碗和筷子是物,我们需要工具来盛装食物,再将食物送入口中,满足口腹之欲;衣服是物,我们需要衣物蔽体;手机是物,方便我们与人沟通。这是我们对物的实际需求。

对物需求失控,全速消耗资源

  社会在发展,对物的需求层次也在递增。物不仅要满足甚至超出了我们的实际生活需求,还得跟上我们不断膨胀的欲望,又或同社会地位挂鈎。我们需要用不同样式的食具去布置餐桌丶或者根据心情选择食具;需要购买当季新款或代表一定社会地位的衣物;需要更换有着更多功能的手机,满足快节奏的工作和娱乐生活……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人们对物的需求似乎开始失控,毫无节制地消费,用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替换物品,用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耗着地球资源。

  不过在这个时空中,有这样一些人,用朴素而坚定的行动,代表着与消费主义截然不同的立场和态度。今年1月份,有幸跟随社区伙伴四川办公室举办的台湾社区营造交流团,到台湾学习和交流。期间拜访了台湾不同的社区机构,在了解和学习社区营造的过程,对物和消费观念也有着更新的认识。

经济发展,也可资源友善

  社区的经济发展不一定全是资源索取式的模式。1999年921地震後,需要重建的南投县埔里镇桃米生态社区,在当地水保局丶林务局丶县政府等公部门的辅导和陪伴下,将危机变转机。灾後社区资源调查中,发现桃米社区有着其他乡镇比不上的生态资源——青蛙丶蜻蜓丶鸟类等生物物种非常丰富,桃米社区利用这些当地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进行社区産业转型,发展成爲兼具经济丶生态丶文化丶生活丶观光之本土生态村。桃米社区培养当地人成爲社区生态环境解说员丶开展生态旅游丶经营民宿和乡村风味餐厅……生态産业经济化,在保护当地生态资源的同时,也促进了桃米社区的生态经济发展。

  还有用朴门永续设计原则,将没落的钓虾场改造成了绿建筑的树合苑,是一个多功能的环保活动空间,这空间也采用了环境友善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思想。树代表绿意盎然的朴门生态;合代表理念社群合作的伙伴;苑代表时间成长的园地。树合苑经过一年的打造,带着“问题就是机会,有愿就有力”的态度,在钓虾场本身的空间构造上进行合理设计,使建筑和环境成爲一个有机整体。

  原有的钓虾池,现在成爲了树合苑産品的陈列场地,陈列着合朴农学市集的産品。合理规划和设计空间,节约了重填虾池需要消耗的资源。钓虾场原有的厠所区域被拆掉墙壁後,留下了如何改造厠所下水道的难题。按照一般的处理方式是直接用水泥回填。而树合苑利用下水道的特性,将其改造成了一个绿空间生态池。生态池里放置了木炭净化水质,养着小鱼和水生植物。生态池正上方的屋顶位置特意开了一处天窗,增加了室内采光和通风。下雨时,生态池正好可以盛接从天窗落入室内的雨水。搜集到的过多雨水,则可以通过下水管道排出,保持生态池水量的稳定,避免池水外溢。

  旧屋绿改造的树合苑对待生活的态度上,也带来了更多的啓示。还记得当时在树合苑的时候,大家一起学做豆花,午餐前听孟凯老师念感恩词……能够感受到,这里更多的是生活方式的呈现。“物”是生活方式的载体,融入其中,而非消费主义中满足购买欲的“物”。我们对“物”倾注了情感,“物”也因此有了意义。这里售卖産品,但却没有强调消费。这里的雨林咖啡,会让你关注公平贸易和雨林保护。这里的豆腐,会让你关注转基因问题和原生种子的保护。

物我关系,如婚姻

  爲什麽再多的消费也无法满足内心无节制的需求。我想下面这段话也给出了一种答案。“所谓‘过生活’,不是指单一性的消费,更不是消费的越多丶消费力越好丶消费单价越高,就等同於拥有美好的快乐。生活,需要透过‘参与’,才能让人重新找回幸福的感动”(摘自合朴农学市集网站)。

  物和我们的关系,似乎和婚姻关系有着一些相同之处。物和囤积者的关系,是互相牵累丶滞留不前丶浑浑噩噩的婚姻。物和浪费者的关系,是昙花一现的婚姻。物和惜物者的关系,是相濡以沫丶举案齐眉丶白头偕老的婚姻。

  台湾之行其中一站,是阿默的家,是一个专门制造和销售废物再造産品的著名家庭。在这里遇见阿默和赤牛仔这对伉俪,他们和家里的改造物,就正如上面所说的第三种关系。他们惜物爱物之心,在「施杂货」(阿默家经营的售卖店)的每个改造物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旧物改造,从不轻松

  赤牛仔之前是做「黑手」的,即汽修一类的工厂技术人员,因爲工作关系会接触到机械上的油渍,常常会把手弄黑,在台湾称之爲黑手。他在汽车修配厂与汽车零件打交道,所以赤牛仔作品的原材料很多是来自於汽车废材。刹车盘丶避震器弹簧丶雨刷杆丶排气管丶变速箱齿轮丶汽车平衡杆丶汽车钢板丶废铁片丶椰子壳丶丝瓜络丶竹子丶木头……这样不受重视的边角料丶废弃物,在赤牛仔的巧手打造丶阿默的旧物改造下,巧妙的融入施杂货这个充满试验性的多功能空间。被风吹倒的树木和汽车钢板可以做成桌子;汽车刹车盘丶避震器弹簧丶雨刷杆结合藤枕,变成灯具;离合器压板成了时钟;上楼的扶手用汽车废材焊成的;别人淘汰的木头,可以用来搭建置物架丶装饰吧台;废油,可以做成清洁皂……每个改造物因爲两人的用心生活而变得有温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发的有生命力。

  对旧物的改造从来不是件轻松活,至少我是这样认爲。旧的木头家具,需要将木头外面的漆打磨掉,才能获得原木本色。这个过程繁琐耗时,不是真正喜欢的人,很难有耐心坚持做完。但是阿默和赤牛仔却能在其中获得生命重生的喜悦。两人皆爲惜物之人,将废弃物再利用,享受物所带来的满足和快乐,却不爲物所累。我想,人和物关系的最高境界也不过如此吧。

物资来之不易,丝缕物力维艰

  如何确定与你共度一生的另一半?有人说,问问自己,是否愿意爲了他/她,放弃以後可能遇到更好的那个人。同样,选择一件物品之前,不妨想想,是否愿意爲了这件物品,放弃以後可能遇到更好的那件物品。古人云(朱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和物品相处时,请珍惜对待,物尽其用。一件物品不要了,想想是否可以像阿默和赤牛仔两人那样加以利用,又或者让给更需要它的人,让它充分发挥作用,而不是随意扔掉丶淘汰。

  如果大家对物的出入都有一个思考的话,相信世界上的物品都可以好好被珍惜被使用,地球上的资源也不会被过多的开发和利用了。

珍惜物资,珍惜自己

  在阿默家里,我买了《黑手玩家》这本书。作者阿默在扉页中写下了一句话送给我:“珍惜物资,就是珍惜自己”。同样的一句话,也送给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

最新故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