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光斌老师教学生陀螺表演。(王健) |
文 / 詹玉平(社区伙伴项目经理-广西);社区伙伴编辑
+ 击点放大图片 | |
退休干部莫主任主持生态农业交流会。(黄结青) | 黎友明和他的生态农耕试验田。(黄结青) |
黎友明在屋顶进行水稻育苗。(王健) | 黎友明酿制的野生葡萄酵素。(詹玉平) |
何光斌老师教学生陀螺表演。(王健) | 何文兵以录像记录社区生活,关怀生态环境,乐此不疲。(王健) |
里湖广场社区纪录片放映。(黎夏) | 2013年王尚地区「小年」节日,鸣枪迎客,旅游开发後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而来。(黎夏) |
2013年初,我再回到社区伙伴工作,负责广西项目,便开始参与在广西南丹县里湖乡白裤瑶社区的“可持续生活”项目,协助社区在面对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冲击下,努力保存自身宝贵文化的工作。转眼三年多过去,目睹白裤瑶社区的转变和挣扎,我深深敬服他们的智慧与韧性。这激发我记录他们这几年的变化,以及在社区伙伴同行下,他们追求可持续生活的甘苦顺逆。
最初,我们在里湖乡租了一层民房,建立了简陋的项目办,实施由社区伙伴与广西区民族博物馆(下称“民博”)合作的“白裤瑶社区可持续生活”项目。当时的里湖乡,与一般的偏远乡镇并没有什麽两样。访点期间,我和同事与伙伴三人合住乡上唯一一家陈旧的旅馆,洗澡水常常是凉的。
改善物质生活与传承文化之间的拉扯
在追求更好的物质条件和传承文化的拉扯下,白裤瑶社区仍有不少人竭力与发展大潮共存,保育濒危的文化遗産。在早年的一次出差行程,我见到白裤瑶社区在农业现代化的影响下,仍有有心人执着传承生态农耕。那次,我参加了负责生态农业工作的县农业局退休干部莫主任组织的年终交流会,交流过去一年生态水稻种植及品种试验的经验。不会瑶话的莫主任高举稻穗,用桂柳话向台下围着白头巾,穿着白裤子的村民们介绍不同品种水稻收成情况,情景让我至今难忘。莫主任亲手绘制的生态农业宣传海报上,清晰标注着不同水稻品种的取样田块和时间,让我惊叹莫主任的认真和一丝不苟。同时,我们还走访了生态农户黎友明家,参观他自留的水稻种,观看他自拍的生态农业试验短片。另一方面,在民博支持下组建的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馆员黎夏告诉我们,他们的寨子属於博物馆范围,但正建起越多越多的水泥新房,古老的土房子越来越少。生态博物馆“以村寨爲单位,保护和保存文化遗産的真实性丶完整性和原生性”的理念受到越来越大的内外挑战。
保护和传承文化的努力与挫折
这种挑战和村民回应的努力与挫折陆续有来。一年後项目进行终期评估,莫主任忧心忡忡地跟我讲,村民对生态农业的积极性越来越低,他的工作很难做。一个主要原因是过去比较聚焦水稻的生态试验,而前两年的试验发现,尽管不用农药化肥也有收成,但産量却减少。这让本来就土地面积不多的农户慢慢丧失信心。来自广西水稻研究所及外出交换的常规品种,尽管也有抗旱抗虫耐贫瘠等特性,适合当地生长,但産量还是赶不上杂交稻。因此,愿意继续生态水稻种植的农户只剩下三五户。最怀热忱的是50多岁的友明叔,可惜的是,虽然他多次召集村民开会,动员大家坚持生态种植,从长计议,但收效甚微。最後只剩下友明叔一个人。
社区伙伴支持的文化保育工作,其中一个板块是协助在怀里小学任教的何光斌老师继续他的陀螺传承课。何老师既热爱文学,又热爱自己的传统文化。在他的记忆里,白裤瑶男孩从小爱玩陀螺,老少都会。逢年过节,村村寨寨的男人们会聚在一起赛陀螺,场面甚爲壮观。他也因此从小就迷上了陀螺。近二十年来,他发现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玩陀螺的人越来越少,小孩子对陀螺的兴趣也越来越少,何老师觉得心里不是滋味。2008年左右,他开始钻研陀螺的新玩法,希望引起孩子们的兴趣。经过摸索,他创造了一套花式陀螺玩法,开始在他班级的体育课上教给孩子们玩。当时,社区伙伴除了支持他购买一点简单的陀螺教具,还带他和其他老师与云南丶金城江等地的同行交流乡土课程经验。
只可惜,除了他继续在自己的班级开设陀螺课外,其他老师响应不大。尽管经过几年的训练,何老师成了远近闻名的陀螺王,他和他的学徒们也应邀到各地表演,但他的文化传承班经验幷没有得到更多的认可和推广。2014年,何老师调离怀里小学,陀螺班也暂告一段落。
开发旅游迎来冲击浪接浪
冲击大潮一浪接一浪。2014年,白裤瑶开始大规模开发旅游。先是政府投资数千万元整体改造里湖集镇,打造里湖白裤瑶民俗风情小镇。这个少数民族的社区,整个集镇的房子外墙被刷成统一的浅黄色,屋顶被改造爲汉族传统的徽派建筑风格;还新修了带水车的文化广场,广场周围新建了若干传统粮仓。怀着对旅游开发的美好憧憬,镇上新增了两家宾馆,三家餐厅。
另外,资金实力雄厚的当地老板亦刻意重金打造了“歌娅思谷-中国白裤瑶民俗风情园”。当年政府在当地甘河附近建立的仿白裤瑶村寨的旅游景区,从建立之初就基本闲置。而今,这里建成了最低价499元(人民币)一晚的泥巴房酒店。与景区靠天然溶洞相连的王尚屯,在2009年左右整村旧房改造之後,迎来新一轮大开发。新修的宽阔水泥路与景区连爲一体。村民被请到景区进行刺綉和铜鼓表演,以及景区维护。
旅游开发吸引了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每年的农历六月“小年”和正月“年街”,小镇挤得水泄不通。年轻人告诉我,以前的“年街”,十里八乡的老百姓到街上赶集,唱古歌,斗鸟斗鶏赛陀螺,都是群衆自发行爲。而且,参加赶街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当地人。而这几年,年街的节目成了表演,参加者多是受邀而来,展示陀螺丶古歌丶刺綉工艺丶斗鶏斗鸟等。
随着无良旅行社对白裤瑶女性服饰的低俗宣传,越来越多游客出於猎奇心态,常常未征得村民同意,拿起相机就对着村民拍个不停。个别愤怒的村民威胁要砸烂游客的相机,也有村民向游客要钱。更有人要求村民表演砍牛。在白裤瑶地区,砍牛是葬礼上颇爲神圣的习俗,村民觉得要求过分,觉得外人直接触及了他们的底綫。
旅游开发的双刃剑强化文化保育意识
在旅游开发的大环境下,保护和传承白裤瑶的文化传统,成爲各界白裤瑶人希望破解的难题。
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一群年轻人成立了“乡土文化社”,旨在保护和传承白裤瑶文化,加入的白裤瑶人亦不少,後於2011年正式注册爲“南丹县白裤瑶民俗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下称“协会”)。在早期,协会主要开展文化调查与整理,希望编写历史和文化丛书。但在写书的过程中,越多越多会员意识到白裤瑶文化的急剧断层,并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内外冲击。把文化记录下来固然重要,但更紧迫的任务是让年轻人在生活中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而不是等文化消亡之後,从书本中回忆白裤瑶文化。於是,协会与社区伙伴走到一起,探讨合作推动白裤瑶的文化传承工作。“白裤瑶文化博大精深,我对古歌的研究发现,白裤瑶的起源甚至和山海经描述的内容存在关联。”对白裤瑶文化颇有研究的协会秘书长陆朝金不无忧虑地说:“但是现在没有年轻人能听懂古歌,如果不通过我们中年人作爲桥梁,让老年人教会年轻人,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就可能会断层。”
年轻人以影像反思当下生活与本土文化
协会之外,另一股年轻的力量不得不提,那就是热衷影像拍摄的白裤瑶青年人团队。他们以影像记录村内的生活和近年变化,以及本土传统文化的价值,并先後有十来人加入“白裤瑶青年影像小组”。
最初,这帮年轻人只是对摄像机感兴趣,在学会基本的拍摄技术之後,开始记录身边的生活,并没有特别的拍摄目的,有些只是爲了完成自己的处女作。他们带着自己并不成熟的作品参加了几次影展和对外交流,获得外界的一些认可和鼓励之後,对影像的兴趣越来越浓。也开始意识到影像作爲一种自我表达的工具的力量。其後,这些年轻人开始思考如何加深与社区的互动。今年年街节,在协会的支持下,影像小组自导自演了首届“白裤瑶乡村影像展”,又在不同地区进行社区放映,村民反应热烈,放映至深夜不愿离去。
逐渐,拍摄过程让年轻人对生活有更大的反思。影像小组成员何文兵,90後,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注意到,这几年村子里的除草剂用得越来越多,办酒席时的一次性碗筷也越来越流行,而影像小组过去拍摄的纪录片缺乏了生态和环境的视角。今年的年街过後,广场上一地的垃圾深深触动了他。他决定申请阿拉善基金会的“创绿家”项目,希望在项目支持下,将环保议题带入社区。还希望带动村里的年轻人一起跟友明叔学习生态农业。初中毕业的他第一次撰写项目建议书,第一次参加面试。“无论结果如何,对我都是一次学习。无论是否得到资助,这个事情我都会做下去。”小兵说。其他的小组成员,也开始策划自己今年的拍摄计划,包括村庄搬迁丶家族历史丶服饰与植物丶古歌纪录等。
传承文化在挫败中复现生机
传承文化的路途起伏跌宕,挫败中却又不时复现生机,如此跌跌碰碰坚毅前行。虽然保育生态农耕在白裤瑶波折重重,但只要有人坚持,点滴仍是希望。一个接一个放弃生态种植,只有友明叔留下之後,他在社区伙伴支持的项目影响下,这些年一直在继续钻研生态农耕技术与方法。从水稻品种对比试验,到杂交试验,都一丝不苟。通过参加品种交换及外出学习等机会,他收集到了20多个常规水稻品种,每年都进行品种筛选试验,并进行提纯复壮。他说,“无论産量高低,我都会把种子留下去。谁知道什麽时候会发生天灾或人祸呢?只有种子留在自己手里,才有主动权。”最近,他萌生建立家庭种子库的想法,希望把自家建成一个社区生态农业学习中心。在他的带动下,侄子黎明华去年没有出去打工,跟叔叔一起学习生态农业;另亦有怀里村年轻人跃跃欲试,今年的玉米种植尝试全用农家肥。
在协会的倡导和教育部门课程改革激励下,刚上任两年的里湖中学杨校长认识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於是将之作爲课改的重点来抓。今年,在校长支持下,协会和里湖中学铜鼓文学社联合举办了首届民族文化徵文大赛。收到学生投稿500余篇,极大地提升了师生对民族文化的关注和写作的兴趣。负责徵文活动的蒙老师更曾信心满满地说:“明年我要将徵稿对象扩大到社会人士,不仅限於中小学生。”在里湖中心小学覃校长的带领和支持下,各村小都建立了陀螺兴趣班。怀里小学中断几年的陀螺课,今年也重新开班了。何光斌老师曾教授的学徒,现在成了其他学生的师傅。“我们在‘三月三’中心学校组织的陀螺比赛中,获得集体竞赛一等奖,表演二等奖。”执教陀螺班的体育老师兴奋地对我说。
此外,怀里小学老师也将服饰传承班的课堂开到了怀里村,请村里的艺人授课。女艺人黎师傅跟我说:“我不期望通过几节课,就让孩子们学会我们要用好多年才能学会的服饰制作工艺。但我相信通过课程激发孩子的兴趣,她们回家後会跟她们的妈妈们继续学,将服饰手艺传承下去。只有穿自己做的衣服才有自豪感。”
白裤瑶的“民族文明密码”领着社区阔步向前
作爲一个只有三万人的瑶族支系,白裤瑶至今仍完好地保留着自己文化的完整性,社区的韧性着实令人惊叹和钦佩。作爲外来人,我至今也没能参透白裤瑶人的智慧。我相信他们一定有自己“民族文明的密码”。对於外来者来说,是否懂得和掌握这些密码并不重要。只要他们自己能世代相传,哪怕面临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和城市化冲击,他们也一定能坚韧地阔步向前。而我也欣喜地看到,一个以青年人爲主,老中青相结合的文化传承团队正在形成。尽管目前的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仍稍显零散和孤立,但我相信随着老中青的合作,将能逐步成就白裤瑶人与自然和与社会的和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