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褲瑤社區回應現代化的 "民族文明密碼"

何光斌老師教學生陀螺表演。(王健)

文 / 詹玉平(社區伙伴項目經理-廣西);社區伙伴編輯

+ 擊點放大圖片
退休幹部莫主任主持生態農業交流會。(黃結青) 黎友明和他的生態農耕試驗田。(黃結青)
黎友明在屋頂進行水稻育苗。(王健) 黎友明釀制的野生葡萄酵素。(詹玉平)
何光斌老師教學生陀螺表演。(王健) 何文兵以錄像記錄社區生活,關懷生態環境,樂此不疲。(王健)
裏湖廣場社區紀錄片放映。(黎夏) 2013年王尚地區「小年」節日,鳴槍迎客,旅遊開發後吸引了不少遊客慕名而來。(黎夏)

  2013年初,我再回到社區伙伴工作,負責廣西項目,便開始參與在廣西南丹縣裏湖鄉白褲瑤社區的“可持續生活”項目,協助社區在面對現代化和城市化的衝擊下,努力保存自身寶貴文化的工作。轉眼三年多過去,目睹白褲瑤社區的轉變和掙扎,我深深敬服他們的智慧與韌性。這激發我記錄他們這幾年的變化,以及在社區伙伴同行下,他們追求可持續生活的甘苦順逆。

  最初,我們在裏湖鄉租了一層民房,建立了簡陋的項目辦,實施由社區伙伴與廣西區民族博物館(下稱“民博”)合作的“白褲瑤社區可持續生活”項目。當時的裏湖鄉,與一般的偏遠鄉鎮並沒有什麽兩樣。訪點期間,我和同事與伙伴三人合住鄉上唯一一家陳舊的旅館,洗澡水常常是凉的。

改善物質生活與傳承文化之間的拉扯

  在追求更好的物質條件和傳承文化的拉扯下,白褲瑤社區仍有不少人竭力與發展大潮共存,保育瀕危的文化遺産。在早年的一次出差行程,我見到白褲瑤社區在農業現代化的影響下,仍有有心人執著傳承生態農耕。那次,我參加了負責生態農業工作的縣農業局退休幹部莫主任組織的年終交流會,交流過去一年生態水稻種植及品種試驗的經驗。不會瑤話的莫主任高舉稻穗,用桂柳話向台下圍著白頭巾,穿著白褲子的村民們介紹不同品種水稻收成情况,情景讓我至今難忘。莫主任親手繪製的生態農業宣傳海報上,清晰標註著不同水稻品種的取樣田塊和時間,讓我驚嘆莫主任的認真和一絲不苟。同時,我們還走訪了生態農戶黎友明家,參觀他自留的水稻種,觀看他自拍的生態農業試驗短片。另一方面,在民博支持下組建的裏湖白褲瑤生態博物館,館員黎夏告訴我們,他們的寨子屬於博物館範圍,但正建起越多越多的水泥新房,古老的土房子越來越少。生態博物館“以村寨爲單位,保護和保存文化遺産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原生性”的理念受到越來越大的內外挑戰。

保護和傳承文化的努力與挫折

  這種挑戰和村民回應的努力與挫折陸續有來。一年後項目進行終期評估,莫主任憂心忡忡地跟我講,村民對生態農業的積極性越來越低,他的工作很難做。一個主要原因是過去比較聚焦水稻的生態試驗,而前兩年的試驗發現,儘管不用農藥化肥也有收成,但産量却减少。這讓本來就土地面積不多的農戶慢慢喪失信心。來自廣西水稻研究所及外出交換的常規品種,儘管也有抗旱抗蟲耐貧瘠等特性,適合當地生長,但産量還是趕不上雜交稻。因此,願意繼續生態水稻種植的農戶只剩下三五戶。最懷熱忱的是50多歲的友明叔,可惜的是,雖然他多次召集村民開會,動員大家堅持生態種植,從長計議,但收效甚微。最後只剩下友明叔一個人。

  社區伙伴支持的文化保育工作,其中一個板塊是協助在懷裏小學任教的何光斌老師繼續他的陀螺傳承課。何老師既熱愛文學,又熱愛自己的傳統文化。在他的記憶裏,白褲瑤男孩從小愛玩陀螺,老少都會。逢年過節,村村寨寨的男人們會聚在一起賽陀螺,場面甚爲壯觀。他也因此從小就迷上了陀螺。近二十年來,他發現外出打工的人越來越多,玩陀螺的人越來越少,小孩子對陀螺的興趣也越來越少,何老師覺得心裏不是滋味。2008年左右,他開始鑽研陀螺的新玩法,希望引起孩子們的興趣。經過摸索,他創造了一套花式陀螺玩法,開始在他班級的體育課上教給孩子們玩。當時,社區伙伴除了支持他購買一點簡單的陀螺教具,還帶他和其他老師與雲南、金城江等地的同行交流鄉土課程經驗。

  只可惜,除了他繼續在自己的班級開設陀螺課外,其他老師響應不大。儘管經過幾年的訓練,何老師成了遠近聞名的陀螺王,他和他的學徒們也應邀到各地表演,但他的文化傳承班經驗並沒有得到更多的認可和推廣。2014年,何老師調離懷裏小學,陀螺班也暫告一段落。

開發旅遊迎來衝擊浪接浪

  衝擊大潮一浪接一浪。2014年,白褲瑤開始大規模開發旅遊。先是政府投資數千萬元整體改造裏湖集鎮,打造裏湖白褲瑤民俗風情小鎮。這個少數民族的社區,整個集鎮的房子外墻被刷成統一的淺黃色,屋頂被改造爲漢族傳統的徽派建築風格;還新修了帶水車的文化廣場,廣場周圍新建了若干傳統糧倉。懷著對旅游開發的美好憧憬,鎮上新增了兩家賓館,三家餐廳。

  另外,資金實力雄厚的當地老闆亦刻意重金打造了“歌婭思谷-中國白褲瑤民俗風情園”。當年政府在當地甘河附近建立的仿白褲瑤村寨的旅遊景區,從建立之初就基本閒置。而今,這裏建成了最低價499元(人民幣)一晚的泥巴房酒店。與景區靠天然溶洞相連的王尚屯,在2009年左右整村舊房改造之後,迎來新一輪大開發。新修的寬闊水泥路與景區連爲一體。村民被請到景區進行刺綉和銅鼓表演,以及景區維護。

  旅游開發吸引了不少遊客慕名而來。每年的農曆六月“小年”和正月“年街”,小鎮擠得水泄不通。年輕人告訴我,以前的“年街”,十裏八鄉的老百姓到街上趕集,唱古歌,鬥鳥鬥鶏賽陀螺,都是群衆自發行爲。而且,參加趕街的人,絕大多數都是當地人。而這幾年,年街的節目成了表演,參加者多是受邀而來,展示陀螺、古歌、刺綉工藝、鬥鶏鬥鳥等。

  隨著無良旅行社對白褲瑤女性服飾的低俗宣傳,越來越多遊客出於獵奇心態,常常未征得村民同意,拿起相機就對著村民拍個不停。個別憤怒的村民威脅要砸爛遊客的相機,也有村民向遊客要錢。更有人要求村民表演砍牛。在白褲瑤地區,砍牛是葬禮上頗爲神聖的習俗,村民覺得要求過分,覺得外人直接觸及了他們的底綫。

旅遊開發的雙刃劍强化文化保育意識

  在旅遊開發的大環境下,保護和傳承白褲瑤的文化傳統,成爲各界白褲瑤人希望破解的難題。

  裏湖白褲瑤生態博物館一群年輕人成立了“鄉土文化社”,旨在保護和傳承白褲瑤文化,加入的白褲瑤人亦不少,後於2011年正式註册爲“南丹縣白褲瑤民俗文化保護與發展協會”(下稱“協會”)。在早期,協會主要開展文化調查與整理,希望編寫歷史和文化叢書。但在寫書的過程中,越多越多會員意識到白褲瑤文化的急劇斷層,並面臨越來越嚴重的內外衝擊。把文化記錄下來固然重要,但更緊迫的任務是讓年輕人在生活中理解和學習傳統文化。而不是等文化消亡之後,從書本中回憶白褲瑤文化。於是,協會與社區伙伴走到一起,探討合作推動白褲瑤的文化傳承工作。“白褲瑤文化博大精深,我對古歌的研究發現,白褲瑤的起源甚至和山海經描述的內容存在關聯。”對白褲瑤文化頗有研究的協會秘書長陸朝金不無憂慮地說:“但是現在沒有年輕人能聽懂古歌,如果不通過我們中年人作爲橋梁,讓老年人教會年輕人,我們的歷史和文化就可能會斷層。”

年輕人以影像反思當下生活與本土文化

  協會之外,另一股年輕的力量不得不提,那就是熱衷影像拍攝的白褲瑤青年人團隊。他們以影像記錄村內的生活和近年變化,以及本土傳統文化的價值,並先後有十來人加入“白褲瑤青年影像小組”。

  最初,這幫年輕人只是對攝像機感興趣,在學會基本的拍攝技術之後,開始記錄身邊的生活,並沒有特別的拍攝目的,有些只是爲了完成自己的處女作。他們帶著自己並不成熟的作品參加了幾次影展和對外交流,獲得外界的一些認可和鼓勵之後,對影像的興趣越來越濃。也開始意識到影像作爲一種自我表達的工具的力量。其後,這些年輕人開始思考如何加深與社區的互動。今年年街節,在協會的支持下,影像小組自導自演了首届“白褲瑤鄉村影像展”,又在不同地區進行社區放映,村民反應熱烈,放映至深夜不願離去。

  逐漸,拍攝過程讓年輕人對生活有更大的反思。影像小組成員何文兵,90後,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他注意到,這幾年村子裏的除草劑用得越來越多,辦酒席時的一次性碗筷也越來越流行,而影像小組過去拍攝的紀錄片缺乏了生態和環境的視角。今年的年街過後,廣場上一地的垃圾深深觸動了他。他决定申請阿拉善基金會的“創綠家”項目,希望在項目支持下,將環保議題帶入社區。還希望帶動村裏的年輕人一起跟友明叔學習生態農業。初中畢業的他第一次撰寫項目建議書,第一次參加面試。“無論結果如何,對我都是一次學習。無論是否得到資助,這個事情我都會做下去。”小兵說。其他的小組成員,也開始策劃自己今年的拍攝計劃,包括村莊搬遷、家族歷史、服飾與植物、古歌紀錄等。

傳承文化在挫敗中複現生機

  傳承文化的路途起伏跌宕,挫敗中却又不時復現生機,如此跌跌碰碰堅毅前行。雖然保育生態農耕在白褲瑤波折重重,但只要有人堅持,點滴仍是希望。一個接一個放棄生態種植,只有友明叔留下之後,他在社區伙伴支持的項目影響下,這些年一直在繼續鑽研生態農耕技術與方法。從水稻品種對比試驗,到雜交試驗,都一絲不苟。通過參加品種交換及外出學習等機會,他收集到了20多個常規水稻品種,每年都進行品種篩選試驗,並進行提純復壯。他說,“無論産量高低,我都會把種子留下去。誰知道什麽時候會發生天災或人禍呢?只有種子留在自己手裏,才有主動權。”最近,他萌生建立家庭種子庫的想法,希望把自家建成一個社區生態農業學習中心。在他的帶動下,侄子黎明華去年沒有出去打工,跟叔叔一起學習生態農業;另亦有懷裏村年輕人躍躍欲試,今年的玉米種植嘗試全用農家肥。

  在協會的倡導和教育部門課程改革激勵下,剛上任兩年的裏湖中學楊校長認識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於是將之作爲課改的重點來抓。今年,在校長支持下,協會和裏湖中學銅鼓文學社聯合舉辦了首届民族文化徵文大賽。收到學生投稿500餘篇,極大地提升了師生對民族文化的關注和寫作的興趣。負責徵文活動的蒙老師更曾信心滿滿地說:“明年我要將徵稿對象擴大到社會人士,不僅限於中小學生。”在裏湖中心小學覃校長的帶領和支持下,各村小都建立了陀螺興趣班。懷裏小學中斷幾年的陀螺課,今年也重新開班了。何光斌老師曾教授的學徒,現在成了其他學生的師傅。“我們在‘三月三’中心學校組織的陀螺比賽中,獲得集體競賽一等獎,表演二等獎。”執教陀螺班的體育老師興奮地對我說。

  此外,懷裏小學老師也將服飾傳承班的課堂開到了懷裏村,請村裏的藝人授課。女藝人黎師傅跟我說:“我不期望通過幾節課,就讓孩子們學會我們要用好多年才能學會的服飾製作工藝。但我相信通過課程激發孩子的興趣,她們回家後會跟她們的媽媽們繼續學,將服飾手藝傳承下去。只有穿自己做的衣服才有自豪感。”

白褲瑤的“民族文明密碼”領著社區闊步向前

  作爲一個只有三萬人的瑤族支系,白褲瑤至今仍完好地保留著自己文化的完整性,社區的韌性著實令人驚嘆和欽佩。作爲外來人,我至今也沒能參透白褲瑤人的智慧。我相信他們一定有自己“民族文明的密碼”。對於外來者來說,是否懂得和掌握這些密碼並不重要。只要他們自己能世代相傳,哪怕面臨前所未有的現代化和城市化衝擊,他們也一定能堅韌地闊步向前。而我也欣喜地看到,一個以青年人爲主,老中青相結合的文化傳承團隊正在形成。儘管目前的文化保護和傳承工作仍稍顯零散和孤立,但我相信隨著老中青的合作,將能逐步成就白褲瑤人與自然和與社會的和諧關係。

最新故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