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霍伟亚
在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及各种社交媒体平台的笼罩下,人们从早晨睁眼醒来到深夜合眼休息,全天都奔忙于自己用0和1搭建起来的互联网世界,循环往复不能自拔,这已成为当下我们最熟悉的生活景观。
其实,生活并非从来如此,这种景观的生成也只花了30年的时间。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计算机、互联网、智能手机、社交媒体等信息技术变革陆续嵌入到生活里,重新塑造了我们日常的信息交流和社会互动,而电子屏幕也成为了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有人甚至形容它已成为我们人体的一个器官,片刻不能离开。这样的生活变革,对于我们每个人意味着什么呢?我们如何理解和言说?
还记得智能手机刚普及时,逐渐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公交、地铁里低头看手机,被媒体描述为“低头族”。而如今这样的讨论和反思已经很少了,大家似乎接受了这种变化,默认了它的不可逆转,放弃了反思及对另类生活的想象和尝试。
在本期“见·远”栏目我们以“慢媒体与生活”为题,企图去剖析这种生活的新景观,并挖掘一些认知和实践上的另类探索。
在策划和组稿时,我们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概念的使用,比如信息、传播、媒介、社交媒体等概念,既相近又各有指向,不同人因经历、关怀不同,用词也有所侧重;第二个挑战是,当往这个方向探索时,我们发现自身所接触的案例还很有限,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做尝试。
尽管诸多挑战,但我们还是邀请到一些朋友,一起探讨该主题。在第一篇,我们与三位媒介经验丰富的伙伴通过对话,呈现了各自在媒介变迁过程中的体验、反思与想象,以此尝试粗略描摹出一幅“媒介变迁与日常生活”的现实图景;第二篇是关于我们特别想分享的两个理念——“慢媒体”(Slow Media)与“生态媒介素养”(Ecomedia Literacy),文章来自宋燕波以詹妮弗·劳赫(Jennifer Rauch)和安东尼奥·洛佩兹(Antonio López)的著作为基础进行的梳理和提炼,反映了英文世界对“生活与媒介”话题的一些思考和想象;第三篇我们邀请了“木刻波流”发起人之一的黄奕,分享他们通过木刻版画进行社群共创的故事;最后一篇,深耕慢媒多年的山地,与坚信“慢即是美”的萨提斯·库玛(Satish Kumar),就运作了半个多世纪的《再生》(Resurgence & Ecologist)进行了一番对话。国内外慢媒体实践案例的分享,与他们的实践相比,“慢媒体”或许是一个后来的视角,我们希望新视角下的解读,能丰富我们对他们实践的理解与认知。
信息技术构建了新的媒体形态和人类交互方式,进而也重构了人们的生活,使其呈现为如今的样貌。但这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吗?如果不是,我们则需要在此前提下进一步反思,什么是我们想要的生活,以及我们要做怎样的探索。希望本栏目的文章在此方向上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 霍伟亚 社区伙伴传讯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