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霍偉亞
在智能手機等電子設備及各種社交媒體平台的籠罩下,人們從早晨睜眼醒來到深夜合眼休息,全天都奔忙於自己用0和1搭建起來的互聯網世界,循環往復不能自拔,這已成為當下我們最熟悉的生活景觀。
其實,生活並非從來如此,這種景觀的生成也只花了30年的時間。在如此短暫的時間裏,計算機、互聯網、智能手機、社交媒體等信息技術變革陸續嵌入到生活裏,重新塑造了我們日常的信息交流和社會互動,而電子屏幕也成為了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有人甚至形容它已成為我們人體的一個器官,片刻不能離開。這樣的生活變革,對於我們每個人意味著什麼呢?我們如何理解和言說?
還記得智能手機剛普及時,逐漸有越來越多的人在巴士、地鐵裏低頭看手機,被媒體描述為「低頭族」。而如今這樣的討論和反思已經很少了,大家似乎接受了這種變化,默認了它的不可逆轉,放棄了反思及對另類生活的想像和嘗試。
在本期「見·遠」欄目我們以「慢媒體與生活」為題,企圖去剖析這種生活的新景觀,並挖掘一些認知和實踐上的另類探索。
在策劃和組稿時,我們也面臨一些挑戰。首先是概念的使用,比如信息、傳播、媒介、社交媒體等概念,既相近又各有指向,不同人因經歷、關懷不同,用詞也有所側重;第二個挑戰是,當往這個方向探索時,我們發現自身所接觸的案例還很有限,只能在有限的範圍內做嘗試。
儘管諸多挑戰,但我們還是邀請到一些朋友,一起探討該主題。在第一篇,我們與三位媒介經驗豐富的伙伴通過對話,呈現了各自在媒介變遷過程中的體驗、反思與想像,以此嘗試粗略描摹出一幅「媒介變遷與日常生活」的現實圖景;第二篇是關於我們特別想分享的兩個理念——「慢媒體」(Slow Media)與「生態媒介素養」(Ecomedia Literacy),文章來自宋燕波以詹妮弗·勞赫(Jennifer Rauch)和安東尼奧·洛佩茲(Antonio López)的著作為基礎進行的疏理和提煉,反映了英文世界對「生活與媒介」話題的一些思考和想像;第三篇我們邀請了「木刻波流」發起人之一的黃奕,分享他們通過木刻版畫進行社群共創的故事;最後一篇,深耕慢媒多年的山地,與堅信「慢即是美」的薩提斯·庫瑪(Satish Kumar),就運作了半個多世紀的《再生》(Resurgence & Ecologist)進行了一番對話。國內外慢媒體實踐案例的分享,與他們的實踐相比,「慢媒體」或許是一個後來的視角,我們希望新視角下的解讀,能豐富我們對他們實踐的理解與認知。
信息技術構建了新的媒體形態和人類交互方式,進而也重構了人們的生活,使其呈現為如今的樣貌。但這是我們想要的生活嗎?如果不是,我們則需要在此前提下進一步反思,什麼是我們想要的生活,以及我們要做怎樣的探索。希望本欄目的文章在此方向上能對大家有所啟發。
- 霍偉亞 社區伙伴傳訊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