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 | 小樣 園兒 整理 | 園兒 圖 | 小樣
2022年春節前夕,我在北京的一家獨立書店尋找關於地方刊物的書籍,書店老板推薦給我《1000小食》——一個福州女孩圍繞家鄉本土飲食文化展開敘事的電子刊物。這個福州女孩名叫肖楊,朋友們都叫她「小樣」。訂閱了《1000小食》電子報後不久我便去了福州,看到了小樣策劃的展覽「兩代人的廚房」,雖是第一次到訪這座城市,卻彷彿走進了尋常人家的廚房,「聆聽」到幾代人對於食物的記憶。在福州期間,我和小樣一起遊走在鼓樓老城區的街頭,感受本地人安利的小館子和小地方。小樣回北京後,繼續圍繞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展開書寫,同時嘗試各種從本土飲食出發連接個人及家庭故事的行動探索。一年後的2023年春節,我和小樣聊了聊她的行動之旅。
寄居北方的南方人,在食物裏找到「家」
提及最初以食物為媒介展開的行動,小樣說「食物」算得上是她的長期興趣。早年北上求學的經歷,最初的文化衝擊就是飲食。在北京,不同地方菜系的碰撞也是不同人的碰撞,家鄉飲食不僅成為個體身份認同的某種來源,也是陌生人間情感交流最日常的媒介之一。小樣也慢慢發現,福州飲食在這座北方城市可謂小眾,而她尋找福州飲食的同時也是在尋找家鄉的痕跡。
小樣:一直以來,大眾媒體在關於食物的敘事上往往著重於消費和技術層面的製作方法,卻沒有深入飲食背後的文化表達。我上學時,《舌尖上的中國》1正在熱映,多多少少會受到一些啟發和影響,加之自身積累的一些體驗和想法,於是在大學的一個暑假我回到福州和同學一起拍了一部探索福州街頭小館的紀錄片,也為《homeland家園》2這樣的本地雜誌撰寫關於福州飲食文化的文章。畢業後我選擇的實習也和飲食有關,為一個美食探店平台做專題編輯。後來研究生畢業論文也和飲食有關,是從符號學分析的角度探究中國自媒體關於飲食的書寫。畢業後我就有了「1000小食」這個想法,當時是想和同學一起,通過一道福州小吃或者一道菜,聊聊大家和家庭的連結,算是我現在行動探索的雛形吧。
《1000小食》在分享什麼?
2021年,在北京生活了十年的小樣,帶著上學時就有的雛形,決定啟動「1000小食」行動計劃。第一步是回到家鄉福州,在熟悉又陌生的環境裏,重新和本土、和自己的家建立連結。雖不是專業出身但熱愛插畫的小樣還有個長久以來的心願——擁有屬於自己的公開作品。如此一來,自己撰寫文字和創作插畫的小報形式成了最合適不過的媒介載體。從本土飲食文化書寫的研習和自我成長日誌出發,小樣開始了她的實踐——每周推送《1000小食》電子報,這種方式相比長篇雜誌類文章更輕盈、更易堅持,也有利於與讀者建立持久的連結。
小樣:最開始就是記錄每周發生了什麼,分享這段時間所研究的一種本土食材,或者和他人就食物展開的對話、新的際遇、自己的體會等等。寫下來慢慢形成了兩個比較固定的欄目:「飲食書寫」和「田野手記」。如果說「飲食書寫」是記錄我從世界各地收集的靈感,那麼「田野手記」則是我給自己出的一個題目,從豐富的中國本土飲食和日常生活中尋找靈感並展開探究。
最近我在調研草本植物在福建本土飲食中的應用。儘管印象中小時候夏天有涼茶,但很難回憶起自己喝到的那種具體滋味由來。我問父親煮涼茶會用到哪些草本植物?他回答我「金銀花、白菊花和荷葉」。這個回答令我有點失望,因為我確知這不是小時候喝到的味道。
後來翻資料讀到《台灣光華雜誌》的文章<現代人與草藥>:小孩子出麻疹或水痘時,一般父母都懂得用茅根、甘蔗與胡蘿蔔同煮,熬出甘甜芳香的汁水給孩子服用,可以解熱、清火、祛毒。
原來是胡蘿蔔!我記憶中的涼茶其實是胡蘿蔔煮水的味道!也無怪乎父親沒有印象,因為從小到大負責熬煮家庭解暑飲料和甜湯的人都是母親。我立刻給母親發了條消息問她:「你以前夏天是不是用胡蘿蔔煮水給我喝的?」後來母親回撥電話聊了好久。除了胡蘿蔔煮水,我還從她的記憶裏找到了夏天喝的新鮮白茅根水、淡竹水、麥冬水,還有上小學起夏天書包裏都會揣上的一瓶蜂蜜水;媽媽還告訴我說,「小時候你從來不喝白開水,胡蘿蔔水煮出來甜甜的你就會喝......」
我希望做的不只是一種文化寫生或記錄,更希望本土傳統飲食文化能在當下人們特別是年輕人的生活裏「活起來」。我們常說家鄉美食,但把像素再縮小一點,其實家是每個人味覺記憶的最小單位,所以從我做起,我希望能夠激發更多個人化的書寫;我不想提供某種結論,而是希望提供視角和啟發;我不希望本土飲食是遙遠的鄉土/他鄉故事,而是每個人都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發展出的自我敘事。
中國家庭食譜記錄
2022年7月,小樣通過「1000小食」發起了名為「尋找1000位中國家庭食譜記錄者」的共同行動計劃:以家庭食譜為核心,通過記錄、連接與創造,重建中國家庭食譜,探索本土飲食文化活在當下的永續生活方案。之後的《1000小食》電子報中也多了一個月度更新欄目:「1/1000家庭食譜記錄」。外婆的油炸茄子把把、媽媽的番茄炒蛋、奶奶的糖汁浸泡芋頭,等等。截至2023年中,已經收集到過百份家庭食譜記錄。
2022.9.21 來信:暢
關於普通茄子和線茄子,我也不太清楚。小時候外婆用的肯定是普通長茄子,現在我用的是自家小菜園裏種的茄子,個頭介於普通茄子和線茄子之間,茄子把的個頭略小,所以如果能剝出完整把子,吃起來會過癮一點。
關於茄子把的童年畫面,就那一次:我想外婆當初剝下的肯定是完整的茄子把,因為成品很大只,而且估計只有兩個。出鍋時我就迫不及待地吃掉了一個,外婆還派我給對面樓裏的小伙伴送了一個,可能正是這一路激烈的內心鬥爭,我才把這件事情記到了現在。
嘗試主要在麵糊的問題上,調整過幾次,最後這次跟記憶中的口感很相像了。還有就是,第一次做的時候甚至都不知道裏面有個硬芯,吃的時候才發現。另外,也試過將茄子把切碎和麵糊拌在一起煎成小油餅,做起來方便一些,但是受歡迎程度遠遠比不上這個油炸的版本。
其實我想謝謝你和你的1000小食計劃,如果不是因為對你的承諾,我可能不大會去挖掘我的記憶,更重要的是,像你說的,剝茄子把並沒那麼容易,等我自己動起手來,才真切地體會到外婆的用心,她把這個本不起眼的邊角料變成我最美好的童年記憶之一,這一刻,真的好想她~
2023.3 來信:春豔
我能想到孩子們最喜歡吃的一道食物是小湯包。在南京只在街頭小吃店才會買到,在家裏基本不會自己動手去做。在孩子們小的時候,我帶他們回南京,因為爸爸是回民,不允許在家裏吃豬肉,所以媽媽會帶孩子們去外面吃家裏沒有的食物,於是小湯包成為孩子們最深的記憶。
我嘗試在法國給孩子們複製,沒有那麼美滿,但也一點點成型。回到中國,一下飛機,孩子們在機場就嚷著去吃小湯包,吃完卻很失望地說,沒有媽媽在法國做的好吃。我在法國費勁地包出不破皮、能有湯汁的小湯包端給我的孩子和丈夫時,孩子會小心翼翼咬開一個洞,倒灌進一些醋,冷卻湯汁,很享受地吱吱地吸完湯汁。而丈夫則直接拿起刀叉把湯包分成四塊,說湯汁太燙了,他無法下嘴,畢竟法國人吃飯是不允許發出吮吸聲音的。
飯桌上的家
2022年秋天,小樣帶著她的中國家庭食譜存檔簿《食譜特輯》(從《1000小食》電子報衍生出的第一本實體紙質刊物)參加了杭州abC藝術書展(art book in China),其中不僅匯集了十二期中國家庭食譜和味覺記憶故事,還採用了活頁設計,讓每個人都可以在其中添加自己的家庭食譜,讓這本「書」可以隨著時間而逐漸豐厚。除此之外,小樣還在現場做了一個互動式的展覽——「飯桌上的家」。
小樣:一直以來,「1000小食」都希望為離開家的人,在飯桌上建立家。這個「家」或許是塑造我們的家,也可能是我們正在建立的家。杭州展覽上,我們的布展其實就是一張圓形的飯桌,上面擺放著用道具模擬的8道菜及對應的菜譜,都是之前大家投稿的家常菜,比如乾煸豆角、酸菜餃子、番茄炒蛋等。看展人有結伴而來的朋友、有老人帶著孩子,也有年輕的情侶......互不相識的人們圍坐在一個飯桌上,彷彿一家人。我覺得對於「家」來說,「飯桌」不只是一次次的結果,更是過程,每一份家庭食譜都有其生命力,書寫著家庭經驗,也是當下生活中大家與本土飲食文化建立連接的方式。對我而言,呈現「過程性」是重要的,它能讓人更有指引地記錄,借由食物去修復我們與家鄉、與自己、與生活的關係。
在地廚房:動動手,回到生活現場
關注「1000小食」的朋友,除了訂閱電子報的讀者外,還有不少是參與小樣線下活動「在地廚房」的伙伴。在台灣桃園大溪南興地區,「雙口呂文化廚房」創辦人從保存外婆做粿的手藝出發,逐漸將廚房發展為一個圍繞台灣米食文化展開的料理教室。受此啟發,小樣開始了「在地廚房」的探索,創作《1000小食》電子報的過程也讓小樣更加確認:對食物的親身體驗是任何知識和技能都無法替代的,我們要從食物中持續汲取生活的能量,得親自去問、親口去嚐、親手去做。
小樣:「在地廚房」有別於市面上流行的注重技法的烘焙教室,我希望在鼓勵人們動手的同時,也把傳統飲食文化拉回年輕人的日常生活,希望以食物為媒介,建立人與人之間持久而深入的連結。因此,「在地廚房」的體驗是「在當季、在本土、在當下」。
「當季」,是因為我們想通過食物過一種「有時間感的生活」,體驗的食譜會優先考慮當季食材。比如在第一期「福州芋泥」的備料上,我們選擇了秋冬食用的芋頭,而且是在活動城市能夠比較方便購買到的芋頭品種。
「本土」,即食譜來源是具有地域飲食文化特色的本土食譜。因此,不同於請專業廚師教學的烹飪課堂,我們會邀請對某種本土食物具有深刻味覺記憶和家庭烹飪方案的「本地人」來做每一期的分享。
儘管我希望設計一個具有文化性和知識性的體驗,但很擔心它一不小心又變成一個「課堂」。在我看來,烹飪和食物與我們最重要的聯繫還是生活。《日本公立中學一千天》3裏介紹日本學校的每月食育主題給我很大啟發,即關注人們當下的生活狀態。為此,我們每期食譜體驗的設計會圍繞一個「當下」的生活主題來展開,通過製作和品嚐食物,從中找到每個人自己對「問題」的解答。比如芋泥那場,如果大家都覺得傳統的芋泥今天吃起來太甜的話,「我們又該如何創造更符合當下的甜呢?」
本土飲食聯結彼此
我自己親身參加過兩次「在地廚房」的體驗活動,一次是做山西手擀麵、一次是做福州清明粿。雖然兩次體驗都發生在一個公共的開放廚房,但都給了我去小樣「家」做飯的感覺,而且都是主人精心準備、食材地道應季、客人五湖四海且充滿故事。重點是,在食物面前,每個人的發言都是自然的、親切的,相比初見之歡,更有種相識已久的感覺,像是同城的一群人,如約而至,赴一場不吵不鬧但溫暖熟絡還冒著熱氣的家庭派對。
手擀麵那場的「本地人」山西小夥分享了他與姥姥和媽媽在廚房學做手擀麵的畫面,我還記得他不由自主地感歎:「為了和小樣一起籌辦這次活動,竟一不小心讓家傳手藝免於失傳。」隨後大家一起上手做的時候,我看著他幾乎一模一樣地複刻著視頻裏長輩擀麵的手法時,忽然覺得食物也是有記憶的,某種程度上像血脈或DNA一樣串聯著家庭的不同代際,也標示著一個家庭獨有的風格。
清明粿場結束後的伴手禮裏有一片葉子,是用來墊清明粿的,也借用了其中的草木香。聽小樣說,葉子是她托朋友在福建山裏採摘後寄到北京的,深夜回家路上提著它,好像提了「一葉」福建的山一樣,勾畫出許多關於福建的自然感觀記憶,特別是植物散發在空氣中的味道,令人懷想。
作為在城市裏長大的自然缺失症典型患者,對我而言,食物很多時候像是從媽媽、姥姥的廚房裏「蹦」出來的,從餐廳桌子上和超市貨架裏「長」出來的,或是外賣員「變」出來的......學做飯後,中間添加了一個菜市場和有機農場的距離,但也僅此而已。食物與我的距離,時間上看似迅捷,但在更長久的生活中,我對食物本身缺乏深刻的、綿延的、實感的連結。「在地廚房」的體驗,向我展示了一種傳統食物在家庭幾代人裏的延續,食材產地的風土、老字號的發展歷史和其在當代生活中的姿態,彷彿重新把我和一碗拌麵、一顆清明粿之間的諸多細節鋪開,再讓我用手一點點把它們攢起來,握在手裏。
2021年12月至今,小樣已經落地了多場「在地廚房」,西安混合北京風味的「槐花麥飯」、杭州的「木蓮豆腐」、福州的「燒仙草」、「石花膏」等等,場景也從固定的共享廚房拓展到藝術書展、咖啡廳、酒吧、郊野民宿、美食市集,突破了「生態農場」、「大自然」等食育/食農行動發生的場景印象。小樣說:「我常想,傳承本土飲食文化到底是為了什麼呢?其實說到底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所以,我希望『1000小食』做的不只是埋頭書寫的檔案工作,更要去到今天年輕人真實的日常生活現場,鼓勵每個人動動手,最後回到他/她自己的生活裏,回到屬於他/她的家裏。」
聊到最後我問到小樣:「你覺得『1000小食』是一個怎樣的行動,怎麼看待它的影響?」小樣說:「它首先是我在當下充滿不確定因素的環境中為自己找到的一件確定而有力量的事;它也是一個充滿開放性和持續性的探索行動,就像一個無限期的大型工作坊,而1000只是個虛數;也是豐富的、充滿細節的、永遠有待發掘的本土飲食文化的隱喻,也承載著食物背後具體的個人、家庭對於生活的理解。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我希望能夠為聚焦在個體的本土飲食文化發展出更豐富多維的表達方式,比如播客、出版物、紀錄片等等,從我身邊的同類人開始,給更多人以本土飲食的視角去看待生活、實踐生活,彼此找到連結,也結識更多的共創者。」
1. 中國中央電視台出品的美食類紀錄片,圍繞中國人對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而展開,通過串聯具體人物故事講述中國各地的美食生態。
2. 《homeland家園》,福建本土城市生活雜誌,創刊於2005年,由福州日報社全資主辦,作為福建本土城市文化雜誌,多年來不僅在「了解生活的城市」,也在「關注腳下的土地」,將推廣福建本土歷史文化、有趣的人、可玩味的好東西與可借鑒的生活方式視為雜誌的責任,致力於記錄城市與鄉土變遷,並以策劃展覽活動、社區營造等方式參與城市和鄉村的發展進程。
3. 作者譚琦,2021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
- 園兒 自由職業者,關注並實踐於社區藝術、自組織發展、代際共融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