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朱雋穎
永續發展(同「可持續發展」)是近年炙手可熱的議題。聯合國在2015年定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1,對應全球共同面對的問題,包括貧窮、不平等、氣候變化、生態危機等等。各國政府、跨國企業等也紛紛成立專責部門,投放資源研究及實踐永續發展。
城市日記於2012年成立,是香港首個以社區故事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非牟利組織,通過收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故事,並以文章、照片、插畫、紀錄片、導賞團等不同的非虛構敘事形式呈現,期望這些故事能為社區規劃拾遺,成就城市的可持續未來。
緣起:利東街保育運動的啟示
2003年,香港市區重建局(簡稱「市建局」)啟動重建灣仔利東街項目(代號為H15),引發了一場民間保育運動。當時,舊區等於殘舊、貧窮、居住環境惡劣、康樂設施不足等,是社會大眾的主流印象,也是政府和市建局持有的論調,而大規模的清拆重建,就是最佳解決方案——惟有翻天覆地,將一切推倒重來,才能重新規劃,才最有效益。
但隨後,社會大眾漸漸意識到,舊區發展並非只有全面清拆重建一途,也可以在翻新、改善環境的同時,盡量保留原有特色,以及累積多年有機形成的鄰里關係。雖然利東街的民間方案最終被否決,但也由此引發民間保育人士的深思:論述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其中包括更根本的問題——常言「凝聚共識」十分重要,但共識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共識如何推動社會的發展?
以利東街為例,清拆重建為主的推土機式發展觀,一度受主流社會認可,但其後出現的保育呼聲,如今卻同樣被公眾記住,成為利東街的印記。當中牽涉的是兩套論述,前者由上而下來自掌握大權的機構,以公告、新聞稿等形式出現;後者由下而上來自民間,以訪談、紀錄片、新聞報道等方式呈現。
城市日記策展人黎穎詩當時任職記者,她意識到,要讓一套論述跟主流論述並駕齊驅,「說故事」是關鍵。當然,這古老的技藝並不是任何人的專利,無論是掌權者還是老百姓,都可以說故事。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故事或許微小,卻絕非微不足道,因為那是真實的經驗,透露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想像與期待。
同樣關注H15發展的建築師羅健中發現,盡量從社區和街坊的角度去了解事件,比傳統訓練中由上而下做決定更為全面,而且高手在民間,城市中有許多普通人做了許多了不起的事,只不過很少被記錄下來,因而也無人知曉,但其實都是建設更美好將來的重要力量。
2012年,羅健中邀請黎穎詩成立非牟利機構「城市日記」,透過收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故事,整理成文章、照片、插畫、紀錄片,並於同名網站刊出,也會舉辦展覽與導賞團,以非虛構敘事的方式推動香港的永續發展。
社區實地專題
除了出版和網站,城市日記亦策劃在社區實地展示的專題計劃,盡量在沒有預設、低引導性的平等交會中,收集社區故事,勾勒出真實的生活面貌,以展覽、小誌、講座和導賞團等多元形式呈現。
承接2012年對利東街重建項目和保育運動的反思,城市日記於2014年開展的「同話深水埗」計劃,同樣旨在集合民間聲音,回應市建局的重建計劃。我們不但訪問多位深水埗街坊,整理成小誌和短片,更邀請街坊成為協作者,借出舊照片、日用品,並且繪畫其眼中的社區面貌,然後借用街坊的成衣店地舖作為展覽館,展出成果,呈現大家對深水埗的共同記憶。展覽期間,白天成衣店運作如常,只是多了些展品;晚上店舖打烊後,就變為講座場地,由資深香港史研究者兼舊照片收藏家高添強主講,分享深水埗作為香港第一個新市鎮的歷史。此外,亦舉辦文學散步團,帶參加者邊漫步邊認識深水埗文藝的一面。自此,以多聲道、多視角、跨學科、跨媒體展現社區故事,成為城市日記的看家本領。
2016年的「同話香港仔」,則聚焦在香港南隅的香港仔和鴨脷洲,以海洋視角訴說香港的城市發展。這個計劃不但疏理了香港的海岸變遷史、造船業興衰史,也訪問了漁民、水上人家和屋邨居民,成果刊於城市日記網站,也在香港仔海傍實地展覽。
2017年的「我是灣仔文化人」計劃則訪問了多位文化人,分享他們在灣仔的生活經驗。這些街坊不一定居住在灣仔,可能只是在灣仔工作,或時常在灣仔流連。例如香港藝術中心的時任總幹事林淑儀,在灣仔長大,會細數灣仔的建築和文化活動如何自幼培養她對藝術的興趣。又如活現香港(Walk In Hong Kong)共同創辦人祁凱達,小時候常常隨祖母到羅素街露天市集和舊灣仔街市買菜,聽祖母談昔日的灣仔,啟發了他與友人一起創辦活現香港,通過導賞團跟新舊街坊細訴灣仔的故事。後來這個計劃還配合新詩和散文工作坊等,邀請參加的街坊一起書寫灣仔,部分作品亦收錄在同名書籍《我是灣仔文化人》中。
「香港時地人」學員袁曉敏作品《石排灣邨Comfort Food》局部
「香港時地人」計劃
舊區重建不斷、天星皇后碼頭消失、高鐵取代農田,加上社會的急劇變化,香港近年興起一股懷舊熱潮,無論是社交平台或新聞媒體,但凡出現老店結業、舊建築面臨清拆危機等,總出現一窩蜂的報道和轉載。然而,當老店、街坊、舊區、人情味成為社區故事的關鍵詞甚至套路,難免沉悶,亦削弱了這些故事本身的力量。
並非說老店、街坊、舊區、人情味不值得被看見,只是,社區是多彩多姿的,可以從更多元的角度去記錄。舊區重建鏟除的不只是鄰里間的人際網絡,還有連根拔起的大樹,那些大樹既是人們候車時的乘涼處,也是白頭翁等雀鳥的家,大家看見了嗎?知道樹的品種嗎?
關鍵在於轉換視角。正如在城市日記成立之先,黎穎詩意識到舊區發展並非只有鏟平重建一途;說香港的發展,不一定只有「漁村變成國際大都會」一個版本;認識城市,當然也可以有人類中心以外的角度。
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我們掌握了一些進入社區收集故事的技巧,累積了一些觀察與紀錄的經驗,希望跟更多有心人分享,鼓勵大家以多元豐富的角度,藉不同的媒介和形式來表達。講社區故事,萬變不離「時、地、人」三個元素構成的背景脈絡,於是誕生「香港時地人」計劃,城市日記的工作重心也從自己記錄書寫,轉向支持協作大家共同記錄和書寫。
「香港時地人」計劃分初階和進階系列工作坊,內容包括敘事實踐、非虛構敘事、生態文學導賞、社區旅行設計以及香港城市生態等,鼓勵參加者鍛煉更敏銳的觀察力,以更親和的溝通方式進入社區,採納主流以外的角度訴說社區故事。除了室內課堂,學員也會跟隨富有導賞經驗的導師遊走不同社區,實地考察。
2020年至今,「香港時地人」已完成六季,吸引200多人參加。大家背景各異,有全職媽媽、全職爸爸、教師、社工、文職人員、環保政策倡議者等等,當中有社區工作的前線人員,也有正籌組義務社區活動的協作者,前來學習更多元靈活的組織技巧。
以「自然」角度說香港故事
我們在香港時地人計劃中,特別加入課堂介紹香港城市中的生態,以及生態文學導賞,盼能擴闊參加者的眼界,嘗試以城市中心、人類中心以外的角度去理解社區。跟導師之一的吳泳攀遊走九龍公園後大家會驚喜地發現,不但增進知識,也深受觸動,不但嘗試盡用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去感受周遭,也學會撰寫自然筆記,以便記錄和分享。
學員中有不少自然愛好者,也認得幾種樹,但在人來人往的城中公園擁抱一株白千層,感受樹皮柔軟的觸感,還是第一次;輕揉白千層的葉子,更能聞到一陣似曾相識的氣味——好像白花油啊!大家也不知道,原來在全球屬極度瀕危品種的小葵花鳳頭鸚鵡,常常在尖沙嘴自由自在地飛舞,舉頭就能看到。公園內的蒲葵樹上,要是有垂下的樹葉,很可能就藏了一群熟睡的短吻果蝠,而附近那株青果榕,就是那群毛茸茸豬鼻子飛行動物最喜愛的食物。這個城中公園,其實大家此前都走過許多遍了,卻從不意識到其精彩,通過跟導師的深度行走,大家對它有了全新的感受和體驗,從而深化了對於香港城市生態的認知。
而生態文學導賞則是理論性較強的課堂。我們邀請到香港大學文學及文化硏究碩士課程統籌導師余麗文博士,介紹生態批評(ecocriticism)的理論及發展史,鼓勵透過科學、哲學、歷史、地理、倫理、文化、經濟等多角度思考,關注文學中人與自然密不可分的關係,並揭示全球環境議題中的濫權與剝削。工作坊中亦會選讀跟香港有關的文本,包括吳煦斌的短篇小說《木》,董啟章的文學實驗《地圖集》,以西九文化區植物為主題的《自由如綠》等,邀請大家一起思考,有關香港的論述中,除了強調其「都市」面向外,是否也有「自然」的面向,如果有,這個自然面向又如何建構香港的文化身份認同?通過深入的學習與反思,大家會獲得全新且更整全的視角去理解社區,理解香港。
學員的社區故事
學員在完成時地人系列工作坊的學習後,須自選社區和主題創作個人作品,以分享所學所得,並呈現社區的多元面貌。我們十分鼓勵學員以自由多元的形式、媒介,呈現其所發掘到的社區故事。既然理解社區不只一種角度,表達這些故事,也可以多彩多姿——
學員文軒以一棵橡樹的角度,配合歷史文獻疏理與親身訪問,撰寫了一篇關於灣仔石水渠街百年變遷的短篇小說《橡》——
「這百多年來,我一直長、一直長,想把石水渠街一帶都收在眼底,可是身邊的環境不斷在變。十年前,人們談要保育歷史悠久的藍屋,榕卻留不下來了。那天我看見她被承辦商用貨車載走,我輕輕說了一聲再見,可能她聽不見,因為四圍的街坊都在大聲罵移樹的行動不可理喻。不知我將來會否也像榕一般,被人連根拔起?
榕消失了,海岸線也悄悄地從我看得見的地方消失。而石水渠街以北的盡處,一幢幢唐樓漸漸被拆,換來一幢幢高不可攀的摩天大廈,四周也沒有再比我更高的同伴。」
「香港時地人」學員黃文軒作品《橡》局部
學員Sesame的「雀鳥聚居熱點@烏溪沙」則是一件可觸藝術品,透過仔細觀察和紀錄,配合實地錄音,以不同觸感物料,創作了一件色彩繽紛、有聲兼能觸摸的作品,呈現那個特別受黑領掠鳥和八哥歡迎的角落的畫面。
「時值冬天,鴿子們集在台灣相思的樹冠內休息,身體圓滾滾的鴿子們大多背向日光,非常可愛。途人們不會過度打擾,悠閑的狀態與城中鴿子予人的感覺非常不一樣。總結整個觀察過程,烏溪沙沙灘比我想像中擁有更豐富的生態,是馬鞍山區內可容許雀鳥群棲息的地方。有見馬鞍山區內新建樓宇不斷落成,希望即使人口增加,有情眾生與新市鎮內的居民也可維持彼此的生活空間和平衡。」
「香港時地人」學員李美儀作品《雀鳥聚居熱點@烏溪沙》局部
成立十年來,城市日記收集了許多故事,也探索了各種說故事的方式,近年更設計了一個開放性的框架,培養更多同道中人,為城市的永續發展而努力。面對城市變遷,我們不一定只有認命,只要我們一起,繼續對社區有期待有想像,努力把社區的命運和生活緊握在自己手中,或許就能成就出另一個版本的未來故事。
1. 可持續發展目標於2015年9月由聯合國所有會員國一致通過,作為《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組成部分,該議程制定了實現17個目標及其相關具體目標的15年計劃。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具體包括:無貧困;零饑餓;良好健康與福祉;優質教育;性別平等;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體面工作和經濟增長;產業、創新和基礎設施;減少不平等;可持續城市和社區;負責任消費和生產;氣候行動;水下生物;陸地生物;和平、正義與強大機構;促進目標實現的伙伴關係。
- 朱雋穎 城市日記項目統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