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朱隽颖
永续发展(同“可持续发展”)是近年炙手可热的议题。联合国在2015年定下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1,对应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包括贫穷、不平等、气候变化、生态危机等等。各国政府、跨国企业等也纷纷成立专责部门,投放资源研究及实践永续发展。
城市日记于2012年成立,是香港首个以社区故事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非牟利组织,通过收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故事,并以文章、照片、插画、纪录片、导赏团等不同的非虚构叙事形式呈现,期望这些故事能为社区规划拾遗,成就城市的可持续未来。
缘起:利东街保育运动的启示
2003年,香港市区重建局(简称“市建局”)启动重建湾仔利东街项目(代号为H15),引发了一场民间保育运动。当时,旧区等于残旧、贫穷、居住环境恶劣、康乐设施不足等,是社会大众的主流印象,也是政府和市建局持有的论调,而大规模的清拆重建,就是最佳解决方案——惟有翻天覆地,将一切推倒重来,才能重新规划,才最有效益。
但随后,社会大众渐渐意识到,旧区发展并非只有全面清拆重建一途,也可以在翻新、改善环境的同时,尽量保留原有特色,以及累积多年有机形成的邻里关系。虽然利东街的民间方案最终被否决,但也由此引发民间保育人士的深思:论述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其中包括更根本的问题:常言“凝聚共识”十分重要,但共识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共识如何推动社会的发展?
以利东街为例,清拆重建为主的推土机式发展观,一度受主流社会认可,但其后出现的保育呼声,如今却同样被公众记住,成为利东街的印记。当中牵涉的是两套论述,前者由上而下来自掌握大权的机构,以公告、新闻稿等形式出现;后者由下而上来自民间,以访谈、纪录片、新闻报道等方式呈现。
城市日记策展人黎颖诗当时任职记者,她意识到,要让一套论述跟主流论述并驾齐驱,“说故事”是关键。当然,这古老的技艺并不是任何人的专利,无论是掌权者还是老百姓,都可以说故事。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故事或许微小,却绝非微不足道,因为那是真实的经验,透露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想象与期待。
同样关注H15发展的建筑师罗健中发现,尽量从社区和街坊的角度去了解事件,比传统训练中由上而下做决定更为全面,而且高手在民间,城市中有许多普通人做了许多了不起的事,只不过很少被记录下来,因而也无人知晓,但其实都是建设更美好将来的重要力量。
2012年,罗健中邀请黎颖诗成立非牟利机构“城市日记”,透过收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故事,整理成文章、照片、插画、纪录片,并于同名网站刊出,也会举办展览与导赏团,以非虚构叙事的方式推动香港的永续发展。
社区实地专题
除了出版和网站,城市日记亦策划在社区实地展示的专题计划,尽量在没有预设、低引导性的平等交会中,收集社区故事,勾勒出真实的生活面貌,以展览、小志、讲座和导赏团等多元形式呈现。
承接2012年对利东街重建项目和保育运动的反思,城市日记于2014年开展的“同话深水埗”计划,同样旨在集合民间声音,回应市建局的重建计划。我们不但访问多位深水埗街坊,整理成小志和短片,更邀请街坊成为协作者,借出旧照片、日用品,并且绘画其眼中的社区面貌,然后借用街坊的成衣店地铺作为展览馆,展出成果,呈现大家对深水埗的共同记忆。展览期间,白天成衣店运作如常,只是多了些展品;晚上店铺打烊后,就变为讲座场地,由资深香港史研究者兼旧照片收藏家高添强主讲,分享深水埗作为香港第一个新市镇的历史。此外,亦举办文学散步团,带参加者边漫步边认识深水埗文艺的一面。自此,以多声道、多视角、跨学科、跨媒体展现社区故事,成为城市日记的看家本领。
2016年的“同话香港仔”,则聚焦在香港南隅的香港仔和鸭脷洲,以海洋视角诉说香港的城市发展。这个计划不但梳理了香港的海岸变迁史、造船业兴衰史,也访问了渔民、水上人家和屋邨居民,成果刊于城市日记网站,也在香港仔海傍实地展览。
2017年的“我是湾仔文化人”计划则访问了多位文化人,分享他们在湾仔的生活经验。这些街坊不一定居住在湾仔,可能只是在湾仔工作,或时常在湾仔流连。例如香港艺术中心的时任总干事林淑仪,在湾仔长大,会细数湾仔的建筑和文化活动如何自幼培养她对艺术的兴趣。又如活现香港(Walk In Hong Kong)共同创办人祁凯达,小时候常常随祖母到罗素街露天市集和旧湾仔街市买菜,听祖母谈昔日的湾仔,启发了他与友人一起创办活现香港,通过导赏团跟新旧街坊细诉湾仔的故事。后来这个计划还配合新诗和散文工作坊等,邀请参加的街坊一起书写湾仔,部分作品亦收录在同名书籍《我是湾仔文化人》中。
“香港时地人”学员袁晓敏作品《石排湾村Comfort Food》局部
“香港时地人”计划
旧区重建不断、天星皇后码头消失、高铁取代农田,加上社会的急剧变化,香港近年兴起一股怀旧热潮,无论是社交平台或新闻媒体,但凡出现老店结业、旧建筑面临清拆危机等,总出现一窝蜂的报道和转载。然而,当老店、街坊、旧区、人情味成为社区故事的关键词甚至套路,难免沉闷,亦削弱了这些故事本身的力量。
并非说老店、街坊、旧区、人情味不值得被看见,只是,社区是多彩多姿的,可以从更多元的角度去记录。旧区重建铲除的不只是邻里间的人际网络,还有连根拔起的大树,那些大树既是人们候车时的乘凉处,也是白头翁等雀鸟的家,大家看见了吗?知道树的品种吗?
关键在于转换视角。正如在城市日记成立之先,黎颖诗意识到旧区发展并非只有铲平重建一途;说香港的发展,不一定只有“渔村变成国际大都会”一个版本;认识城市,当然也可以有人类中心以外的角度。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掌握了一些进入社区收集故事的技巧,累积了一些观察与纪录的经验,希望跟更多有心人分享,鼓励大家以多元丰富的角度,藉不同的媒介和形式来表达。讲社区故事,万变不离“时、地、人”三个元素构成的背景脉络,于是诞生“香港时地人”计划,城市日记的工作重心也从自己纪录书写,转向支持协作大家共同记录和书写。
“香港时地人”计划分初阶和进阶系列工作坊,内容包括叙事实践、非虚构叙事、生态文学导赏、社区旅行设计以及香港城市生态等,鼓励参加者锻炼更敏锐的观察力,以更亲和的沟通方式进入社区,采纳主流以外的角度诉说社区故事。除了室内课堂,学员也会跟随富有导赏经验的导师游走不同社区,实地考察。
2020年至今,“香港时地人”已完成六季,吸引200多人参加。大家背景各异,有全职妈妈、全职爸爸、教师、社工、文职人员、环保政策倡议者等等,当中有社区工作的前线人员,也有正筹组义务社区活动的协作者,前来学习更多元灵活的组织技巧。
以“自然”角度说香港故事
我们在香港时地人计划中,特别加入课堂介绍香港城市中的生态,以及生态文学导赏,盼能扩阔参加者的眼界,尝试以城市中心、人类中心以外的角度去理解社区。跟导师之一的吴泳攀游走九龙公园后大家会惊喜地发现,不但增进知识,也深受触动,不但尝试尽用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去感受周遭,也学会撰写自然笔记,以便记录和分享。
学员中有不少自然爱好者,也认得几种树,但在人来人往的城中公园拥抱一株白千层,感受树皮柔软的触感,还是第一次;轻揉白千层的叶子,更能闻到一阵似曾相识的气味——好像白花油啊!大家也不知道,原来在全球属极度濒危品种的小葵花凤头鹦鹉,常常在尖沙嘴自由自在地飞舞,举头就能看到。公园内的蒲葵树上,要是有垂下的树叶,很可能就藏了一群熟睡的短吻果蝠,而附近那株青果榕,就是那群毛茸茸猪鼻子飞行动物最喜爱的食物。这个城中公园,其实大家此前都走过许多遍了,却从不意识到其精彩,通过跟导师的深度行走,大家对它有了全新的感受和体验,从而深化了对于香港城市生态的认知。
而生态文学导赏则是理论性较强的课堂。我们邀请到香港大学文学及文化硏究硕士课程统筹导师余丽文博士,介绍生态批评(ecocriticism)的理论及发展史,鼓励透过科学、哲学、历史、地理、伦理、文化、经济等多角度思考,关注文学中人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并揭示全球环境议题中的滥权与剥削。工作坊中亦会选读跟香港有关的文本,包括吴煦斌的短篇小说《木》,董启章的文学实验《地图集》,以西九文化区植物为主题的《自由如绿》等,邀请大家一起思考,有关香港的论述中,除了强调其“都市”面向外,是否也有“自然”的面向,如果有,这个自然面向又如何建构香港的文化身份认同?通过深入的学习与反思,大家会获得全新且更整全的视角去理解社区,理解香港。
学员的社区故事
学员在完成时地人系列工作坊的学习后,须自选社区和主题创作个人作品,以分享所学所得,并呈现社区的多元面貌。我们十分鼓励学员以自由多元的形式、媒介,呈现其所发掘到的社区故事。既然理解社区不只一种角度,表达这些故事,也可以多彩多姿——
学员文轩以一棵橡树的角度,配合历史文献梳理与亲身访问,撰写了一篇关于湾仔石水渠街百年变迁的短篇小说《橡》——
“这百多年来,我一直长、一直长,想把石水渠街一带都收在眼底,可是身边的环境不断在变。十年前,人们谈要保育历史悠久的蓝屋,榕却留不下来了。那天我看见她被承办商用货车载走,我轻轻说了一声再见,可能她听不见,因为四围的街坊都在大声骂移树的行动不可理喻。不知我将来会否也像榕一般,被人连根拔起?
榕消失了,海岸线也悄悄地从我看得见的地方消失。而石水渠街以北的尽处,一幢幢唐楼渐渐被拆,换来一幢幢高不可攀的摩天大厦,四周也没有再比我更高的同伴。”
“香港时地人”学员黄文轩作品《橡》局部
学员Sesame的“雀鸟聚居热点@乌溪沙”则是一件可触艺术品,透过仔细观察和纪录,配合实地录音,以不同触感物料,创作了一件色彩缤纷、有声兼能触摸的作品,呈现那个特别受黑领掠鸟和八哥欢迎的角落的画面。
“时值冬天,鸽子们集在台湾相思的树冠内休息,身体圆滚滚的鸽子们大多背向日光,非常可爱。途人们不会过度打扰,悠闲的状态与城中鸽子予人的感觉非常不一样。总结整个观察过程,乌溪沙沙滩比我想象中拥有更丰富的生态,是马鞍山区内可容许雀鸟群栖息的地方。有见马鞍山区内新建楼宇不断落成,希望即使人口增加,有情众生与新市镇内的居民也可维持彼此的生活空间和平衡。”
“香港时地人”学员李美仪作品《雀鸟聚居热点@乌溪沙》局部
成立十年来,城市日记收集了许多故事,也探索了各种说故事的方式,近年更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框架,培养更多同道中人,为城市的永续发展而努力。面对城市变迁,我们不一定只有认命,只要我们一起,继续对社区有期待有想象,努力把社区的命运和生活紧握在自己手中,或许就能成就出另一个版本的未来故事。
1. 可持续发展目标于2015年9月由联合国所有会员国一致通过,作为《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组成部分,该议程制定了实现17个目标及其相关具体目标的15年计划。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具体包括:无贫困;零饥饿;良好健康与福祉;优质教育;性别平等;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减少不平等;可持续城市和社区;负责任消费和生产;气候行动;水下生物;陆地生物;和平、正义与强大机构;促进目标实现的伙伴关系。
- 朱隽颖 城市日记项目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