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一叶舟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前情
2022年3月,我通过食通社1的“农场实习生计划”来到广州银林生态农场,三个月的实习结束后,我出乎自己意料地留在银林村,认真生活。当年9月,我又出乎自己意料地深度参与了2022年广州丰年庆——一场为搭建城乡可持续网络而生的综合庆典。由此,我有了多重维度的身份立场:一是银林村的生活者,关照自我在土地之上的可持续生活;二是银林生态农场的工作人员,配合农场经营而开展工作;三是广州丰年庆共创团队工作者,统筹宣传以协助丰年庆传播城乡互助的理念。
这些身份立场令我得以从银林生态农场出发,逐步结识银林村乃至岭南生态食农圈的许多伙伴。恰逢《比邻泥土香》就“生活作为志业”议题约稿,于是我邀约了身在不同维度的伙伴——银林民宿寒舍主人秋秋、银林生态农场主人郭锐、可持续生活公益人朦朦,共同聊一聊彼此的生活、工作与互动。改稿的磨砺之中(没有吐槽编辑的意思,才怪),我从自己的经历出发,愈发理解不同伙伴的位置和关系。这种出乎意料的人类学参与观察的视角给予了我“第三只眼”,跳出质朴的生活描述,去辨析从银林村到广州乡城之间的生长、流动、链接与改变。不过,此文仍然回到具体的生活情景里,试图逐步呈现“犹如桃花源的银林村生活何以可能”。
自为——桃花源是心之所向
日出,阳光照进寒舍,秋秋起身,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搞卫生、扫院子、喂鸡、喂猫、洗被子、晒被子......寒舍的日常事务简单,也繁杂。不过,秋秋从不以“完成”为目标,就连寒舍主营的课程活动,也只是勉励自己至少一月办一次。好好生活,才是这里永恒的主题。
六年前,秋秋决定离开城市,到乡村寻找亲近土地和自然的可持续生活。打开地图,绿绿2的从化吸引了她,其中一处名为“银林生态农场”的地点最终抓住了她探索的心——“或许这附近的乡村会是不错的落脚点?”这样想着,秋秋随即拜访了银林生态农场。
彼时,是银林生态农场从常规农业转型做生态种植的第三年。农场主郭锐是本地村民,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在外工作两三年后回乡创业,种地卖菜。多亏了郭锐的帮助,秋秋很快租到了村里的房子。就这样,身上仅有5000元的秋秋在银林村开启了新的生活。
很长一段时间里,秋秋只是收拾破败的屋子,整地种菜,专心读书,不去想如何在乡村谋生。在城市时,秋秋过着“上班、辞职、找工作、上班、辞职”的循环生活,不满足于现状,却也不知什么才是自己需要的。直到有一天,秋秋接触到心灵成长课程,才最终明白根植于内心的需求——“做对自己生命成长有益而且也可以帮助到别人的事情”。重新认识了生命的意义,于是她重新定义自己生命的轨迹,从城到乡,从跟随主流大众到跟随内心的声音。银林村的一隅,破败的村屋仿佛枯木逢春,秋秋愈发坚定成长的生命让这里新生如桃源。而在这种改变之下,秋秋在银林村的生活之道也愈渐明朗。
后来,秋秋将自己所住的村屋命名为寒舍,并开始在此开办心灵成长课程,或是静心营,或是茶道课,等等。与其说这些课程是寒舍的谋生经营方法,不如说是寒舍的修行之路——秋秋既是活动的带领者,更是参与者。由此,秋秋不仅结识了她的丈夫高峰,也为更多的人创造了改变人生的契机,其中,也有人因此搬到银林村,成为实践可持续生活的新村民。
天气晴朗的早上,秋秋喜欢到寒舍后的观音山徒步,登高望远,长长的银林村在观音山两边环绕、延伸。六年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沿着各自的因缘际会,来到银林村。新的村民或老或少,都像秋秋一样,有着在土地之上可持续自给自足生活的愿望。从生态耕种到互助育儿,从中医养生到心灵成长,乃至社区内购、物物交换、共捡垃圾......银林生态社区从每个人的桃花源之心中发芽、生长。而秋秋,作为最早的新村民,如今也在尝试从自己的生活中更进一步,推动社区的公共对话,组织银林开放日等等,让银林村内有更多的链接,让银林村外有更多的触动。
作者:秋秋
平衡——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打磨自我
银林生态农场的工作开始得很早:夏季六点,冬季七点,负责蔬菜种植的阿姨便开始了摘菜、分拣、挑选,或整地、浇肥、修枝、种菜、拔草等一系列农务。而农场主郭锐则会来得晚些,一般早上八九点,从家里骑电动车到农场。有时候,他会先关注养在大棚水池里的鱼苗,喂喂它们,偶尔甚至能遇见来“偷鱼”的翠鸟。之后会巡田,看看两个小组的种植情况,或者直接去处理一些要紧的事务,比如修理挖掘机,接待访客,打印微店订单等等。在农场,郭锐来得迟,走得也晚。往往夜晚有什么突发事件需要处理,也都是仍然身在农场的郭锐解决。
这样的日子十年如一日。从2007年入坑种植创业后,郭锐的生活几乎天天如此,如此忘我,也如此辛苦。不过,郭锐并不这样认为。对他而言,他就是种菜的,种菜就是他的生活,也是他的理想。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的生活就是幸福和顺一片大好,相反,被理想套牢的生活也有许多的辛酸和焦虑。生态蔬菜经营不易,菜少时供不应求,菜多时卖不出去,好在和搭档配合默契,农场可以持续运营,越做越大。心头挂着生产的安排和计划,郭锐因此常常晚睡,偶尔也会失眠。对抗焦虑的常用方法是刷手机——郭锐看着手机开挖掘机也是农场一景。
不过,郭锐并非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回乡种菜是理想主义,但是没有在创业初期就鲁莽地直奔生态农业;2013年转型做生态种植是理想主义,但没有为了生态主义而排斥所有非生态的做法。郭锐很清醒,也很务实,耕种是第一要务,如果试验了三年不用地膜种不出草莓,那就在草莓种植上用地膜;如果因为广东的台风暴雨种不出露天蔬菜,那就搭建透气的遮雨棚,人工调节蔬菜用水。这些做法固然会引来圈内的质疑,而郭锐则选择默默接纳,继续在农场里专心地开电动车、挖掘机和五菱宏光。
郭锐是默然的,踏实的,专注的,但并不自我封闭,而是开放、自省且谦逊。对外,郭锐常说,自己并非是好的经营者。的确,走过十几年,银林生态农场的生产经营仍然常常在收支平衡和亏损间浮动,极端气候下突发的干旱、暴雨或霜冻不时会让农作物减产甚至失收。而郭锐更关心“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十几年来,郭锐从未停止学习的步伐,从土壤改良到活力农耕到自然农法到朴门,甚至专程以休假和学习之名去到其他农场做“临时工”3。学习让郭锐不断地改进自己的耕作技术,同时,也让他换个角度去理解做农场的目标——或许,那并非为了赚钱,而是为了生活,为了更加贴近土地和自然的生活。
这个目标很难,也很简单。身在农业生产与经营大难题中的农人,大概不得不持续地平衡、磨砺,然后才能更加坚定。真实的桃花源从来不会因为画地为界、界限清晰、封闭内卷而成为桃花源,一份理想、一种环境、一种生活都是在开放交互、动态平衡、波动前行之中磨出心中坚如磐石、润如明玉的信念。
链接——转化和融合是更多可能性的起点
多年以来,银林生态农场不仅成为广州可持续生活圈内的一个地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移居乡村、采购生态食材、实践生态种植等等,同时,它也是珠三角地区众多可持续行动及相关组织参访、开办工作坊、团建、开会的首选之地。朦朦就是这样与银林生态农场和银林村结缘的。早在2015年,朦朦便认识了银林生态农场,后来又因为深度参与和协作春田计划、深度生态学工作坊等等,常常来走访、办活动和工作坊。
朦朦是一位视角开放的公益人。从云南到广东,一直以来,朦朦都在可持续生活领域深耕,目前,她也倾向于将自己定义为可持续生活的协作者。这样的工作是她许多年来生活的重心,也是她高中时因为一本《全球十大污染事件》而痛哭流涕的初心。作为公益工作者,她非常清晰自己的立场和理想目标,也明白问题的过去、现状和可能的未来,更清楚自己以及伙伴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在整个系统中的位置。朦朦是本着这样的视角去行动和工作的,去与银林村产生关系,去与秋秋、郭锐等伙伴互动联结。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视角和工作方法,朦朦或许比秋秋、郭锐更能说清他们所做的事情的意义,更能厘清他们所创造的桃花源的价值——因为意义和价值并非在自现自证中产生,而是源于关系和网络中的互动、协商、争论与妥协,朦朦这样的协作者便是促成信息在网络中传递和流通的节点。
不过,工作并不是朦朦生活的全部。以教育推动更多人实践可持续生活是她的工作重心,而如何让自己的生活也可持续同样是她生活的重点。她的心里也有杆秤,权衡着是否可以点外卖、如何让水果的塑料包材被循环使用、是否使用纸巾等等琐碎细节,也权衡着工作坊、会议和去菜市场找阿姨聊天、刷剧玩游戏在生活中的比重。可持续生活领域的工作实践着朦朦的理想,也影响和改变着她的生活。尽管常年的工作经验和惯性让朦朦暂且定义自己为工作者,但她认为自己也是有生活者关注内在和日常生活的面向。或者说,模糊了工作者和生活者的界限才是她真实的状态,甚至也是秋秋、郭锐和很多人的真实状态——活在理想中,工作或者非工作的生活只是形式不同,但都是理想本身,都是生活本身,都是个体自我安住的每一个当下。
这样的模糊状态绝不同于“996”的生活——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后者是主体被动卷入充斥剥削和层级的系统,从而在工作和生活中失去越来越多的自主权,前者则是主体在社会洪流中主动地叩问、反思、权衡和选择;前者网络之中的互动、链接并不出于彼此间的竞争和压迫,而在于同行者的互相看见和启迪。
因为这样的链接,即使见证了公益领域的至暗时刻,朦朦也能因为诸如秋秋、郭锐这样仍然在前行和实践的可持续生活伙伴而保持希望;因为这样的链接,长期在农场工作中焦虑的郭锐能够在其他农场的参访和学习中,厘清自己开办农场的初心和愿望;因为这样的链接,秋秋可以因为春田计划的举办而有了协作整个银林社区互动、行动的想法;因为这样的链接,工作者可以有生活者的关怀,生活者可以有工作者的视角;因为这样的链接,银林村并没有成为一两个人自嗨的死水,而是因为认同、转化和融合,聚集了越来越多互不相同的人,让这个桃花源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让桃花源得以成为桃花源。
一树花开,是源于一粒种子的向往;一片花海,则是源于每棵树都看见了森林。
1. “食通社”是关于可持续食物和农业的知识、信息和写作社区,由一群长期从事农业和食物实践及研究的伙伴们共同发起和管理。
2. 因植被繁茂,所以在地图上呈现绿色。
3. 2022年夏天,农场上下合力支持郭锐休假。而郭锐选择了去全国各地的农场参访学习,第一站是绿我农场,正逢农忙,于是郭锐起早贪黑,帮忙晒麦子。
- 一叶舟 人类学流浪人,广东城乡互助网络工作者,斜杠杠杠的乡村生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