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一葉舟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陶淵明《桃花源記》
前情
2022年3月,我通過食通社1的「農場實習生計劃」來到廣州銀林生態農場,三個月的實習結束後,我出乎自己意料地留在銀林村,認真生活。當年9月,我又出乎自己意料地深度參與了2022年廣州豐年慶——一場為搭建城鄉可持續網絡而生的綜合慶典。由此,我有了多重維度的身份立場:一是銀林村的生活者,關照自我在土地之上的可持續生活;二是銀林生態農場的工作人員,配合農場經營而開展工作;三是廣州豐年慶共創團隊工作者,統籌宣傳以協助豐年慶傳播城鄉互助的理念。
這些身份立場令我得以從銀林生態農場出發,逐步結識銀林村乃至嶺南生態食農圈的許多伙伴。恰逢《比鄰泥土香》就「生活作為志業」議題約稿,於是我邀約了身在不同維度的伙伴——銀林民宿寒舍主人秋秋、銀林生態農場主人郭銳、可持續生活公益人朦朦,共同聊一聊彼此的生活、工作與互動。改稿的磨礪之中(沒有吐槽編輯的意思,才怪),我從自己的經歷出發,愈發理解不同伙伴的位置和關係。這種出乎意料的人類學參與觀察的視角給予了我「第三隻眼」,跳出質樸的生活描述,去辨析從銀林村到廣州鄉城之間的生長、流動、連接與改變。不過,此文仍然回到具體的生活情景裏,試圖逐步呈現「猶如桃花源的銀林村生活何以可能」。
自為——桃花源是心之所向
日出,陽光照進寒舍,秋秋起身,開始了一天的生活。
搞衛生、掃院子、餵雞、餵貓、洗被子、曬被子......寒舍的日常事務簡單,也繁雜。不過,秋秋從不以「完成」為目標,就連寒舍主營的課程活動,也只是勉勵自己至少一月辦一次。好好生活,才是這裏永恆的主題。
六年前,秋秋決定離開城市,到鄉村尋找親近土地和自然的可持續生活。打開地圖,綠綠2的從化吸引了她,其中一處名為「銀林生態農場」的地點最終抓住了她探索的心——「或許這附近的鄉村會是不錯的落腳點?」這樣想著,秋秋隨即拜訪了銀林生態農場。
彼時,是銀林生態農場從常規農業轉型做生態種植的第三年。農場主郭銳是本地村民,畢業於華南農業大學,在外工作兩三年後回鄉創業,種地賣菜。多虧了郭銳的幫助,秋秋很快租到了村裏的房子。就這樣,身上僅有5000元的秋秋在銀林村開啟了新的生活。
很長一段時間裏,秋秋只是收拾破敗的屋子,整地種菜,專心讀書,不去想如何在鄉村謀生。在城市時,秋秋過著「上班、辭職、找工作、上班、辭職」的循環生活,不滿足於現狀,卻也不知什麼才是自己需要的。直到有一天,秋秋接觸到心靈成長課程,才最終明白根植於內心的需求——「做對自己生命成長有益而且也可以幫助到別人的事情」。重新認識了生命的意義,於是她重新定義自己生命的軌跡,從城到鄉,從跟隨主流大眾到跟隨內心的聲音。銀林村的一隅,破敗的村屋彷彿枯木逢春,秋秋愈發堅定成長的生命讓這裏新生如桃源。而在這種改變之下,秋秋在銀林村的生活之道也愈漸明朗。
後來,秋秋將自己所住的村屋命名為寒舍,並開始在此開辦心靈成長課程,或是靜心營,或是茶道課,等等。與其說這些課程是寒舍的謀生經營方法,不如說是寒舍的修行之路——秋秋既是活動的帶領者,更是參與者。由此,秋秋不僅結識了她的丈夫高峰,也為更多的人創造了改變人生的契機,其中,也有人因此搬到銀林村,成為實踐可持續生活的新村民。
天氣晴朗的早上,秋秋喜歡到寒舍後的觀音山徒步,登高望遠,長長的銀林村在觀音山兩邊環繞、延伸。六年後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沿著各自的因緣際會,來到銀林村。新的村民或老或少,都像秋秋一樣,有著在土地之上可持續自給自足生活的願望。從生態耕種到互助育兒,從中醫養生到心靈成長,乃至社區內購、物物交換、共撿垃圾......銀林生態社區從每個人的桃花源之心中發芽、生長。而秋秋,作為最早的新村民,如今也在嘗試從自己的生活中更進一步,推動社區的公共對話,組織銀林開放日等等,讓銀林村內有更多的連接,讓銀林村外有更多的觸動。
作者:秋秋
平衡——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打磨自我
銀林生態農場的工作開始得很早:夏季六點,冬季七點,負責蔬菜種植的阿姨便開始了摘菜、分揀、挑選,或整地、澆肥、修枝、種菜、拔草等一系列農務。而農場主郭銳則會來得晚些,一般早上八九點,從家裏騎電動車到農場。有時候,他會先關注養在大棚水池裏的魚苗,餵餵它們,偶爾甚至能遇見來「偷魚」的翠鳥。之後會巡田,看看兩個小組的種植情況,或者直接去處理一些要緊的事務,比如修理挖掘機,接待訪客,打印微店訂單等等。在農場,郭銳來得遲,走得也晚。往往夜晚有什麼突發事件需要處理,也都是仍然身在農場的郭銳解決。
這樣的日子十年如一日。從2007年入坑種植創業後,郭銳的生活幾乎天天如此,如此忘我,也如此辛苦。不過,郭銳並不這樣認為。對他而言,他就是種菜的,種菜就是他的生活,也是他的理想。當然,這並不意味著他的生活就是幸福和順一片大好,相反,被理想套牢的生活也有許多的辛酸和焦慮。生態蔬菜經營不易,菜少時供不應求,菜多時賣不出去,好在和搭檔配合默契,農場可以持續運營,越做越大。心頭掛著生產的安排和計劃,郭銳因此常常晚睡,偶爾也會失眠。對抗焦慮的常用方法是刷手機——郭銳看著手機開挖掘機也是農場一景。
不過,郭銳並非是純粹的理想主義者。回鄉種菜是理想主義,但是沒有在創業初期就魯莽地直奔生態農業;2013年轉型做生態種植是理想主義,但沒有為了生態主義而排斥所有非生態的做法。郭銳很清醒,也很務實,耕種是第一要務,如果試驗了三年不用地膜種不出草莓,那就在草莓種植上用地膜;如果因為廣東的颱風暴雨種不出露天蔬菜,那就搭建透氣的遮雨棚,人工調節蔬菜用水。這些做法固然會引來圈內的質疑,而郭銳則選擇默默接納,繼續在農場裏專心地開電動車、挖掘機和五菱宏光。
郭銳是默然的,踏實的,專注的,但並不自我封閉,而是開放、自省且謙遜。對外,郭銳常說,自己並非是好的經營者。的確,走過十幾年,銀林生態農場的生產經營仍然常常在收支平衡和虧損間浮動,極端氣候下突發的乾旱、暴雨或霜凍不時會讓農作物減產甚至失收。而郭銳更關心「自己還能做些什麼」。十幾年來,郭銳從未停止學習的步伐,從土壤改良到活力農耕到自然農法到樸門,甚至專程以休假和學習之名去到其他農場做「臨時工」3。學習讓郭銳不斷地改進自己的耕作技術,同時,也讓他換個角度去理解做農場的目標——或許,那並非為了賺錢,而是為了生活,為了更加貼近土地和自然的生活。
這個目標很難,也很簡單。身在農業生產與經營大難題中的農人,大概不得不持續地平衡、磨礪,然後才能更加堅定。真實的桃花源從來不會因為畫地為界、界限清晰、封閉内捲而成為桃花源,一份理想、一種環境、一種生活都是在開放交互、動態平衡、波動前行之中磨出心中堅如磐石、潤如明玉的信念。
連接——轉化和融合是更多可能性的起點
多年以來,銀林生態農場不僅成為廣州可持續生活圈內的一個地標,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移居鄉村、採購生態食材、實踐生態種植等等,同時,它也是珠三角地區眾多可持續行動及相關組織參訪、開辦工作坊、團建、開會的首選之地。朦朦就是這樣與銀林生態農場和銀林村結緣的。早在2015年,朦朦便認識了銀林生態農場,後來又因為深度參與和協作春田計劃、深度生態學工作坊等等,常常來走訪、辦活動和工作坊。
朦朦是一位視角開放的公益人。從雲南到廣東,一直以來,朦朦都在可持續生活領域深耕,目前,她也傾向於將自己定義為可持續生活的協作者。這樣的工作是她許多年來生活的重心,也是她高中時因為一本《全球十大污染事件》而痛哭流涕的初心。作為公益工作者,她非常清晰自己的立場和理想目標,也明白問題的過去、現狀和可能的未來,更清楚自己以及伙伴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在整個系統中的位置。朦朦是本著這樣的視角去行動和工作的,去與銀林村產生關係,去與秋秋、郭銳等伙伴互動聯結。也正是基於這樣的視角和工作方法,朦朦或許比秋秋、郭銳更能說清他們所做的事情的意義,更能釐清他們所創造的桃花源的價值——因為意義和價值並非在自現自證中產生,而是源於關係和網絡中的互動、協商、爭論與妥協,朦朦這樣的協作者便是促成信息在網絡中傳遞和流通的節點。
不過,工作並不是朦朦生活的全部。以教育推動更多人實踐可持續生活是她的工作重心,而如何讓自己的生活也可持續同樣是她生活的重點。她的心裏也有杆秤,權衡著是否可以點外賣、如何讓水果的塑料包材被循環使用、是否使用紙巾等等瑣碎細節,也權衡著工作坊、會議和去菜市場找阿姨聊天、刷劇玩遊戲在生活中的比重。可持續生活領域的工作實踐著朦朦的理想,也影響和改變著她的生活。儘管常年的工作經驗和慣性讓朦朦暫且定義自己為工作者,但她認為自己也是有生活者關注內在和日常生活的面向。或者說,模糊了工作者和生活者的界限才是她真實的狀態,甚至也是秋秋、郭銳和很多人的真實狀態——活在理想中,工作或者非工作的生活只是形式不同,但都是理想本身,都是生活本身,都是個體自我安住的每一個當下。
這樣的模糊狀態絕不同於「996」的生活——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一周工作6天,後者是主體被動捲入充斥剝削和層級的系統,從而在工作和生活中失去越來越多的自主權,前者則是主體在社會洪流中主動地叩問、反思、權衡和選擇;前者網絡之中的互動、連接並不出於彼此間的競爭和壓迫,而在於同行者的互相看見和啟迪。
因為這樣的連接,即使見證了公益領域的至暗時刻,朦朦也能因為諸如秋秋、郭銳這樣仍然在前行和實踐的可持續生活伙伴而保持希望;因為這樣的連接,長期在農場工作中焦慮的郭銳能夠在其他農場的參訪和學習中,釐清自己開辦農場的初心和願望;因為這樣的連接,秋秋可以因為春田計劃的舉辦而有了協作整個銀林社區互動、行動的想法;因為這樣的連接,工作者可以有生活者的關懷,生活者可以有工作者的視角;因為這樣的連接,銀林村並沒有成為一兩個人自嗨的死水,而是因為認同、轉化和融合,聚集了越來越多互不相同的人,讓這個桃花源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讓桃花源得以成為桃花源。
一樹花開,是源於一粒種子的向往;一片花海,則是源於每棵樹都看見了森林。
1.「食通社」是關於可持續食物和農業的知識、信息和寫作社區,由一群長期從事農業和食物實踐及研究的伙伴們共同發起和管理。
2. 因植被繁茂,所以在地圖上呈現綠色。
3. 2022年夏天,農場上下合力支持郭銳休假。而郭銳選擇了去全國各地的農場參訪學習,第一站是綠我農場,正逢農忙,於是郭銳起早貪黑,幫忙曬麥子。
- 一葉舟 人類學流浪人,廣東城鄉互助網絡工作者,斜槓槓槓的鄉村生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