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 小样 园儿 整理 | 园儿 图 | 小样
2022年春节前夕,我在北京的一家独立书店寻找关于地方刊物的书籍,书店老板推荐给我《1000小食》——一个福州女孩围绕家乡本土饮食文化展开叙事的电子刊物。这个福州女孩名叫肖杨,朋友们都叫她“小样”。订阅了《1000小食》电子报后不久我便去了福州,看到了小样策划的展览“两代人的厨房”,虽是第一次到访这座城市,却仿佛走进了寻常人家的厨房,“聆听”到几代人对于食物的记忆。在福州期间,我和小样一起游走在鼓楼老城区的街头,感受本地人安利的小馆子和小地方。小样回北京后,继续围绕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展开书写,同时尝试各种从本土饮食出发连接个人及家庭故事的行动探索。一年后的2023年春节,我和小样聊了聊她的行动之旅。
寄居北方的南方人,在食物里找到“家”
提及最初以食物为媒介展开的行动,小样说“食物”算得上是她的长期兴趣。早年北上求学的经历,最初的文化冲击就是饮食。在北京,不同地方菜系的碰撞也是不同人的碰撞,家乡饮食不仅成为个体身份认同的某种来源,也是陌生人间情感交流最日常的媒介之一。小样也慢慢发现,福州饮食在这座北方城市可谓小众,而她寻找福州饮食的同时也是在寻找家乡的痕迹。
小样:一直以来,大众媒体在关于食物的叙事上往往着重于消费和技术层面的制作方法,却没有深入饮食背后的文化表达。我上学时,《舌尖上的中国》1正在热映,多多少少会受到一些启发和影响,加之自身积累的一些体验和想法,于是在大学的一个暑假我回到福州和同学一起拍了一部探索福州街头小馆的纪录片,也为《homeland家园》2这样的本地杂志撰写关于福州饮食文化的文章。毕业后我选择的实习也和饮食有关,为一个美食探店平台做专题编辑。后来研究生毕业论文也和饮食有关,是从符号学分析的角度探究中国自媒体关于饮食的书写。毕业后我就有了“1000小食”这个想法,当时是想和同学一起,通过一道福州小吃或者一道菜,聊聊大家和家庭的连结,算是我现在行动探索的雏形吧。
《1000小食》在分享什么?
2021年,在北京生活了十年的小样,带着上学时就有的雏形,决定启动“1000小食”行动计划。第一步是回到家乡福州,在熟悉又陌生的环境里,重新和本土、和自己的家建立连结。虽不是专业出身但热爱插画的小样还有个长久以来的心愿——拥有属于自己的公开作品。如此一来,自己撰写文字和创作插画的小报形式成了最合适不过的媒介载体。从本土饮食文化书写的研习和自我成长日志出发,小样开始了她的实践——每周推送《1000小食》电子报,这种方式相比长篇杂志类文章更轻盈、更易坚持,也有利于与读者建立持久的连结。
小样:最开始就是记录每周发生了什么,分享这段时间所研究的一种本土食材,或者和他人就食物展开的对话、新的际遇、自己的体会等等。写下来慢慢形成了两个比较固定的栏目:“饮食书写”和“田野手记”。如果说“饮食书写”是记录我从世界各地收集的灵感,那么“田野手记”则是我给自己出的一个题目,从丰富的中国本土饮食和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并展开探究。
最近我在调研草本植物在福建本土饮食中的应用。尽管印象中小时候夏天有凉茶,但很难回忆起自己喝到的那种具体滋味由来。我问父亲煮凉茶会用到哪些草本植物?他回答我“金银花、白菊花和荷叶”。这个回答令我有点失望,因为我确知这不是小时候喝到的味道。
后来翻资料读到《台湾光华杂志》的文章《现代人与草药》:小孩子出麻疹或水痘时,一般父母都懂得用茅根、甘蔗与胡萝卜同煮,熬出甘甜芳香的汁水给孩子服用,可以解热、清火、祛毒。
原来是胡萝卜!我记忆中的凉茶其实是胡萝卜煮水的味道!也无怪乎父亲没有印象,因为从小到大负责熬煮家庭解暑饮料和甜汤的人都是母亲。我立刻给母亲发了条消息问她:“你以前夏天是不是用胡萝卜煮水给我喝的?”后来母亲回拨电话聊了好久。除了胡萝卜煮水,我还从她的记忆里找到了夏天喝的新鲜白茅根水、淡竹水、麦冬水,还有上小学起夏天书包里都会揣上的一瓶蜂蜜水;妈妈还告诉我说,“小时候你从来不喝白开水,胡萝卜水煮出来甜甜的你就会喝......”
我希望做的不只是一种文化写生或记录,更希望本土传统饮食文化能在当下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生活里“活起来”。我们常说家乡美食,但把像素再缩小一点,其实家是每个人味觉记忆的最小单位,所以从我做起,我希望能够激发更多个人化的书写;我不想提供某种结论,而是希望提供视角和启发;我不希望本土饮食是遥远的乡土/他乡故事,而是每个人都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发展出的自我叙事。
中国家庭食谱记录
2022年7月,小样通过“1000小食”发起了名为“寻找1000位中国家庭食谱记录者”的共同行动计划:以家庭食谱为核心,通过记录、连接与创造,重建中国家庭食谱,探索本土饮食文化活在当下的永续生活方案。之后的《1000小食》电子报中也多了一个月度更新栏目:“1/1000家庭食谱记录”。外婆的油炸茄子把把、妈妈的番茄炒蛋、奶奶的糖汁浸泡芋头,等等。截至2023年中,已经收集到过百份家庭食谱纪录。
2022.9.21 来信:畅
关于普通茄子和线茄子,我也不太清楚。小时候外婆用的肯定是普通长茄子,现在我用的是自家小菜园里种的茄子,个头介于普通茄子和线茄子之间,茄子把的个头略小,所以如果能剥出完整把子,吃起来会过瘾一点。
关于茄子把的童年画面,就那一次:我想外婆当初剥下的肯定是完整的茄子把,因为成品很大只,而且估计只有两个。出锅时我就迫不及待地吃掉了一个,外婆还派我给对面楼里的小伙伴送了一个,可能正是这一路激烈的内心斗争,我才把这件事情记到了现在。
尝试主要在面糊的问题上,调整过几次,最后这次跟记忆中的口感很相像了。还有就是,第一次做的时候甚至都不知道里面有个硬芯,吃的时候才发现。另外,也试过将茄子把切碎和面糊拌在一起煎成小油饼,做起来方便一些,但是受欢迎程度远远比不上这个油炸的版本。
其实我想谢谢你和你的1000小食计划,如果不是因为对你的承诺,我可能不大会去挖掘我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像你说的,剥茄子把并没那么容易,等我自己动起手来,才真切地体会到外婆的用心,她把这个本不起眼的边角料变成我最美好的童年记忆之一,这一刻,真的好想她~
2023.3 来信:春艳
我能想到孩子们最喜欢吃的一道食物是小汤包。在南京只在街头小吃店才会买到,在家里基本不会自己动手去做。在孩子们小的时候,我带他们回南京,因为爸爸是回民,不允许在家里吃猪肉,所以妈妈会带孩子们去外面吃家里没有的食物,于是小汤包成为孩子们最深的记忆。
我尝试在法国给孩子们复制,没有那么美满,但也一点点成型。回到中国,一下飞机,孩子们在机场就嚷着去吃小汤包,吃完却很失望地说,没有妈妈在法国做的好吃。我在法国费劲地包出不破皮、能有汤汁的小汤包端给我的孩子和丈夫时,孩子会小心翼翼咬开一个洞,倒灌进一些醋,冷却汤汁,很享受地吱吱地吸完汤汁。而丈夫则直接拿起刀叉把汤包分成四块,说汤汁太烫了,他无法下嘴,毕竟法国人吃饭是不允许发出吮吸声音的。
饭桌上的家
2022年秋天,小样带着她的中国家庭食谱存档簿《食谱特辑》(从《1000小食》电子报衍生出的第一本实体纸质刊物)参加了杭州abC艺术书展(art book in China),其中不仅汇集了十二期中国家庭食谱和味觉记忆故事,还采用了活页设计,让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添加自己的家庭食谱,让这本“书”可以随着时间而逐渐丰厚。除此之外,小样还在现场做了一个互动式的展览——“饭桌上的家”。
小样:一直以来,“1000小食”都希望为离开家的人,在饭桌上建立家。这个“家”或许是塑造我们的家,也可能是我们正在建立的家。杭州展览上,我们的布展其实就是一张圆形的饭桌,上面摆放着用道具模拟的8道菜及对应的菜谱,都是之前大家投稿的家常菜,比如干煸豆角、酸菜饺子、番茄炒蛋等。看展人有结伴而来的朋友、有老人带着孩子,也有年轻的情侣......互不相识的人们围坐在一个饭桌上,仿佛一家人。我觉得对于“家”来说,“饭桌”不只是一次次的结果,更是过程,每一份家庭食谱都有其生命力,书写着家庭经验,也是当下生活中大家与本土饮食文化建立连接的方式。对我而言,呈现“过程性”是重要的,它能让人更有指引地记录,借由食物去修复我们与家乡、与自己、与生活的关系。
在地厨房:动动手,回到生活现场
关注“1000小食”的朋友,除了订阅电子报的读者外,还有不少是参与小样线下活动“在地厨房”的伙伴。在台湾桃园大溪南兴地区,“双口吕文化厨房”创办人从保存外婆做粿的手艺出发,逐渐将厨房发展为一个围绕台湾米食文化展开的料理教室。受此启发,小样开始了“在地厨房”的探索,创作《1000小食》电子报的过程也让小样更加确认:对食物的亲身体验是任何知识和技能都无法替代的,我们要从食物中持续汲取生活的能量,得亲自去问、亲口去尝、亲手去做。
小样:“在地厨房”有别于市面上流行的注重技法的烘焙教室,我希望在鼓励人们动手的同时,也把传统饮食文化拉回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希望以食物为媒介,建立人与人之间持久而深入的连结。因此,“在地厨房”的体验是“在当季、在本土、在当下”。
“当季”,是因为我们想通过食物过一种“有时间感的生活”,体验的食谱会优先考虑当季食材。比如在第一期“福州芋泥”的备料上,我们选择了秋冬食用的芋头,而且是在活动城市能够比较方便购买到的芋头品种。
“本土”,即食谱来源是具有地域饮食文化特色的本土食谱。因此,不同于请专业厨师教学的烹饪课堂,我们会邀请对某种本土食物具有深刻味觉记忆和家庭烹饪方案的“本地人”来做每一期的分享。
尽管我希望设计一个具有文化性和知识性的体验,但很担心它一不小心又变成一个“课堂”。在我看来,烹饪和食物与我们最重要的联系还是生活。《日本公立学校一千天》3里介绍日本学校的每月食育主题给我很大启发,即关注人们当下的生活状态。为此,我们每期食谱体验的设计会围绕一个“当下”的生活主题来展开,通过制作和品尝食物,从中找到每个人自己对“问题”的解答。比如芋泥那场,如果大家都觉得传统的芋泥今天吃起来太甜的话,“我们又该如何创造更符合当下的甜呢?”
本土饮食联结彼此
我自己亲身参加过两次“在地厨房”的体验活动,一次是做山西手擀面、一次是做福州清明粿。虽然两次体验都发生在一个公共的开放厨房,但都给了我去小样“家”做饭的感觉,而且都是主人精心准备、食材地道应季、客人五湖四海且充满故事。重点是,在食物面前,每个人的发言都是自然的、亲切的,相比初见之欢,更有种相识已久的感觉,像是同城的一群人,如约而至,赴一场不吵不闹但温暖熟络还冒着热气的家庭派对。
手擀面那场的“本地人”山西小伙分享了他与姥姥和妈妈在厨房学做手擀面的画面,我还记得他不由自主地感叹:“为了和小样一起筹办这次活动,竟一不小心让家传手艺免于失传。”随后大家一起上手做的时候,我看着他几乎一模一样地复刻着视频里长辈擀面的手法时,忽然觉得食物也是有记忆的,某种程度上像血脉或DNA一样串联着家庭的不同代际,也标示着一个家庭独有的风格。
清明粿场结束后的伴手礼里有一片叶子,是用来垫清明粿的,也借用了其中的草木香。听小样说,叶子是她托朋友在福建山里采摘后寄到北京的,深夜回家路上提着它,好像提了“一叶”福建的山一样,勾画出许多关于福建的自然感观记忆,特别是植物散发在空气中的味道,令人怀想。
作为在城市里长大的自然缺失症典型患者,对我而言,食物很多时候像是从妈妈、姥姥的厨房里“蹦”出来的,从餐厅桌子上和超市货架里“长”出来的,或是外卖员“变”出来的......学做饭后,中间添加了一个菜市场和有机农场的距离,但也仅此而已。食物与我的距离,时间上看似迅捷,但在更长久的生活中,我对食物本身缺乏深刻的、绵延的、实感的连结。“在地厨房”的体验,向我展示了一种传统食物在家庭几代人里的延续,食材产地的风土、老字号的发展历史和其在当代生活中的姿态,仿佛重新把我和一碗拌面、一颗清明粿之间的诸多细节铺开,再让我用手一点点把它们攒起来,握在手里。
2021年12月至今,小样已经落地了多场“在地厨房”,西安混合北京风味的“槐花麦饭”、杭州的“木莲豆腐”、福州的“烧仙草”、“石花膏”等等,场景也从固定的共享厨房拓展到艺术书展、咖啡厅、酒吧、郊野民宿、美食市集,突破了“生态农场”、“大自然”等食育/食农行动发生的场景印象。小样说,“我常想,传承本土饮食文化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其实说到底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所以,我希望‘1000小食’做的不只是埋头书写的档案工作,更要去到今天年轻人真实的日常生活现场,鼓励每个人动动手,最后回到他/她自己的生活里,回到属于他/她的家里。”
聊到最后我问到小样,“你觉得‘1000小食’是一个怎样的行动,怎么看待它的影响?”小样说,“它首先是我在当下充满不确定因素的环境中为自己找到的一件确定而有力量的事;它也是一个充满开放性和持续性的探索行动,就像一个无限期的大型工作坊,而1000只是个虚数;也是丰富的、充满细节的、永远有待发掘的本土饮食文化的隐喻,也承载着食物背后具体的个人、家庭对于生活的理解。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我希望能够为聚焦在个体的本土饮食文化发展出更丰富多维的表达方式,比如播客、出版物、纪录片等等,从我身边的同类人开始,给更多人以本土饮食的视角去看待生活、实践生活,彼此找到连结,也结识更多的共创者。”
1. 中国中央电视台出品的美食类纪录片,围绕中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而展开,通过串联具体人物故事讲述中国各地的美食生态。
2. 《homeland家园》,福建本土城市生活杂志,创刊于2005年,由福州日报社全资主办,作为福建本土城市文化杂志,多年来不仅在“了解生活的城市”,也在“关注脚下的土地”,将推广福建本土历史文化、有趣的人、可玩味的好东西与可借鉴的生活方式视为杂志的责任,致力于记录城市与乡土变迁,并以策划展览活动、社区营造等方式参与城市和乡村的发展进程。
3. 作者谭琦,2021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园儿 自由职业者,关注并实践于社区艺术、自组织发展、代际共融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