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伙伴支持農民種植傳統品種作物,舉辦種子交流活動,讓雲南、貴州、四川和廣西的農民匯聚一起,介紹老品種種子及相關種植資訊。(林志光/社區伙伴) |
文 / 譚秀貞 (社區伙伴傳訊主任)
現代農業興起,許多農民都以外來新培植的農作物品種取代傳統地方品種。種植新品種的種類較傳統品種少,而且許多時傾向單一化,使農業多樣性漸次消失。然而,保育作物傳統品種是生態農業一個重要主題,因為保護農作物遺傳資源,進而提高農田的生物多樣性,對糧食安全帶來重要保障,亦是發展可持續農業的重要條件。
農業生物多樣性包括了農田裏的生態系統、品種和作物基因都能多元化,從而提升農產量、保障產量的穩定性、提升生態系統的功能、對環境友善、加強農作物的適應性及農業系統的復原能力,以及減少因環境條件變化、作物失收、市場波動或蟲害病害帶來的風險。
糧食作物多樣性已大量損失
可是,現代農業發展引致傳統作物品種減少,農業多樣性降低,是世界性的現象,亦是當下農業面臨的重大危機。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估計,從1900至2000年一個世紀裏,糧食作物多樣性已損失了75%;在中國,因生物科技的發展及品種單一化,傳統農作物品種正以每年15%的速度遞減,造成遺傳多樣性的大量喪失。要保障中國逾13億人口的糧食安全,及提高生存和生活質素,將要靠賴農作物遺傳資源的保育和利用,亦即保育傳統品種。
除了加強產量及其穩定性外,多元的食物供應亦帶來更好的營養和健康。許多研究亦證明,更多元的生態系統,較簡單的生態系統有更高生產力。在中國曾有一項研究,發現小麥若與玉米間種,產量較其單一種植高出74%;而小麥與黃豆間種,則小麥產量高出53%。研究亦發現,間種可以改善作物吸收所需營養──花生因缺乏鐵質變得枯黃是常見疾病,但當與玉米間種時,情況有所改善,估計原因是玉米有效吸收鐵質的過程,帶動花生也能更好利用鐵質。作物多樣化亦可減少農田絕收的危機,因為某種作物失收,亦有其他品種補上。不少研究均發現,農業多樣性有助緩和作物的蟲害和病害,這亦保障一定的作物產量和減低失收風險。
因此,我們倡導保護地方品種,不單是在乎某一個品種的存亡,更關鍵的是要恢復對維護農業生物多樣性的精神及意識。
現代農業危機重重
面對全球暖化危機,首當其衝的農業卻能在生物多樣性較高的環境下,應對氣候變化具更強的適應性及復原力。一個例子是在非洲的馬里,因種植傳統多樣品種的高粱,令其在1978至1998年二十年遭遇天旱的情況下,仍能維持高粱的產量和生產力。在生物多樣性高的生境中,動植物更有條件發展出新的品種,這些新品種反過來更能適應自然環境條件的變化,這對應付氣候危機有一定幫助。
此外,引入的外來作物,通常只聚焦提高產量,未必適應當地的自然環境,因而往往須投入大量化肥和農藥來確保高產量,對農田生態帶來嚴重破壞。另外,農民還要投入資金購買種子,構成種子安全的風險,農民得倚賴外來糧食源頭,以致不能自給自足。現代農業改變了農民作為種子守護者的角色,逆轉傳統農耕通過採用不同品種來適應生態的順應自然邏輯,陷農業於重重危機。
保育傳統品種恢復生機
由於傳統品種是當地農民世世代代憑種植經驗來選育,能適合當地環境條件、產量穩定、抗風險能力高,以及較少依賴外部投入;同時亦能滿足當地人的口感和食物喜好,與當地的文化和傳統習俗元素相扣連。
傳統文化裏農民看種子是生命體,種子是富有靈魂的。工業化農業成功把種子轉化成農資的概念,好比工廠裏機械化生產的資本,與一根螺絲無異。近代的轉基因作物進一步把種子推向非自然物、非生命化的極端。因此,保育作物傳統品種,重新讓我們體現豐盛生機。